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同期血管内治疗的15例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63.9±9.1)岁(范围:43~79岁);动脉狭窄部位共15处,狭窄程度为75%~95%,其中前循环8处,后循环7处;动脉瘤共17个,最大径(5.3±1.2)mm(范围:3~7 mm),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1个、后循环动脉瘤6个。患者均行同期动脉狭窄支架成形及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处动脉狭窄均成功置入支架(残余狭窄<30%);17个动脉瘤中,10个行单纯弹簧圈栓塞,7个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均完全栓塞。围手术期1例患者出现轻微脑梗死症状,其余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43.8±8.2)个月(范围:24~85个月),患者术后6~12个月均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2例出现无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所有动脉瘤未见复发。截至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缺血性卒中等相关症状。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应根据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数量及两者的位置关系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给予同期血管内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且无冠心病史患者53例,根据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狭窄组33例和小血管组20例。大动脉狭窄组又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15例、颅外动脉狭窄组1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组6例,分别计算各组冠状动脉狭窄和多支狭窄发生率,分析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关系。结果53例患者中,84.9%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0.9%合并冠状动脉狭窄,22.6%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狭窄。大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和多支狭窄比例高于小血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颅外动脉狭窄程度加深,冠状动脉狭窄及多支狭窄发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很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率,甚至在缺乏显著脑动脉狭窄的患者中。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与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无显著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引起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0月,选取7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引起癫痫发作患者,采用住院病例奇偶数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S100β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颅内外动脉狭窄引起癫痫发作患者,给予血管内皮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保护神经功能,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应用价值,并总结硬化性狭窄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行TCD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探讨其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特征。结果在120例患者中,有96例为单纯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15例为单纯的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9例为合并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占比为87.5%(105/120),比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20.0%(24/120)明显偏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多普勒检测能够比较清晰的检查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从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且提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比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偏高。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颅外和(或)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复发或死亡与卒中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全脑血管造影(DSA)证实有颅外和(或)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梗死4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0例;选择药物治疗39例,血管内治疗23例。采集患者既往史(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病等)、个人史(包括吸烟、饮酒等)、血管病家族史及血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电话随访终点事件(复发或死亡)的发生情况。平均随访(354-19)个月。结果DSA结果显示,颅外动脉中、重度狭窄17例(27.4%),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52例(83.9%,P=0.000,其中7例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卒中复发6例,死亡3例,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4.5%。复发或死亡发生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8例(8/39,20.5%)、血管内治疗患者1例(1/23,4.3%,P=0.170)。两种治疗方式对终点事件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管内治疗有优于药物治疗的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12.107,P=0.005)和治疗方式(OR:0.069,P=0.026)是终点事件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年颅内动脉狭窄率(尤其M1段)远高于颅外动脉。对有中、重度动脉狭窄的青年患者采用血管内治疗是积极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联合128-SS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患者行128-SSCTA检查后,2周内行DSA。分别参照华法林-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疾病研究(Warfarin-AspirinSymptomaticIntracranialDiseasStudy,WASIDS)使用的测量方法和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标准(NorthAmericanSymptomaticCarotidEndarterectomyTrial,NASCET)对颅内外血管狭窄率进行分级。以DSA为标准,评价128-SSCTA诊断血管狭窄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28-SSCTA诊断160支血管狭窄或闭塞,轻度狭窄93支,中度狭窄48支,重度狭窄12支,闭塞7支,418支血管正常。DSA诊断155支血管狭窄或闭塞,轻度狭窄104支,中度狭窄33支,重度狭窄11支,闭塞7支,423支血管正常。以DSA为“金标准”,128-SSCTA检出颅内外血管病变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561/578)、961%(149/155)、974%(412/423)、931%(149/160)及986%(412/418)。128-SSCTA和DSA对血管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65,P=0483)。结论128-SSCTA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可作为动脉狭窄筛查与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简介:颅内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作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有种族差异。WASID(theWarfarinvsAspirinforSymptomaticIntracranialDisease)的56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疾病患者的系统分析显示,106例患者发生了缺血性卒中(18.6%),其中77例发生在狭窄动脉供血区(72.6%)。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相应供血区卒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卒中与狭窄率呈线性相关。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卒中史并且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1年发作率为18%(13%~24%),2年发作率为19%(14%~25%)。但对有TIA或卒中发生,并且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发作率则明显下降,1年和2年的卒中发作率分别为6%(4%~10%)和10%(7%~14%)。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发病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缺血性卒中病人283例进行头颈CT血管成像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狭窄151例,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66例,颅内外动脉同时狭窄85例.比较不同颅内外狭窄组别间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尿酸之间的关系.结果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而合并颅外动脉狭窄组患者吸烟率明显高于颅内狭窄组.结论颅内动脉狭窄与血尿酸水平增高呈正相关,吸烟与颅外动脉狭窄相关.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尿酸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20-0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在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60例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TC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应用检查颅内外血管,观察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结果本组160例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中,经TCCD检出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145例,阳性检出率为90.63%;颈动脉超声检出颅内外血管狭窄性病变134例,阳性检出率为83.75%;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高达99.32%,阴性预测值高达100.0%,灵敏度为96.88%,特异性为95.62%。结论TCCD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可预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对诊断病因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狭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均接受TCCS检查,得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结果:60例患者共检查血管128条,116条颅内动脉血管狭窄;TCCS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94.83%、特异度66.67%、准确度92.19%;TCCS对轻、中、重度狭窄的检出的准确性与DSA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血管与狭窄血管,轻度、中度、中度狭窄血管TCCS血流参数差异明显(P<0.05)。结论:TCCS应用价值较高,可准确识别与检出颅内动脉狭窄病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狭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均接受TCCS检查,得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结果:60例患者共检查血管128条,116条颅内动脉血管狭窄;TCCS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94.83%、特异度66.67%、准确度92.19%;TCCS对轻、中、重度狭窄的检出的准确性与DSA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血管与狭窄血管,轻度、中度、中度狭窄血管TCCS血流参数差异明显(P<0.05)。结论:TCCS应用价值较高,可准确识别与检出颅内动脉狭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