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外周静脉不显现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将我科住院患儿3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静脉穿刺,分别采用改良技术穿刺法(观察组)和传统技术穿刺法(对照组),并对两种方法穿刺一针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婴幼儿静脉穿刺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颞浅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经腋静脉、贵要静脉静脉PICC置管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新生儿121例,根据置管方式不同分成3组,腋静脉组(n=29)患儿经腋静脉进行PICC置管,贵要静脉组(n=35)患儿经贵要静脉进行PICC置管,静脉组(n=57)患儿经静脉进行PICC置管,比较3组置管方式的临床情况。结果腋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5%,贵要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1.43%,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98%,3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患儿穿刺时间短于贵要静脉组、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并发症率20.69%,贵要静脉组并发症率28.57%,静脉组并发症率10.53%,静脉组患儿并发症率低于腋静脉组、贵要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贵要静脉以及腋静脉三种方式各具优劣,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安全、适宜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新生儿 腋静脉 贵要静脉 颞浅静脉 PICC置管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筋膜-脑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4年运用动脉-筋膜-脑贴敷术治疗的31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共行36侧半球手术,术后随访6~59个月,平均20个月;临床预后优秀或良好26例(83.9%)。22例术后6~45个月(平均17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血供重建效果良好12例(54.5%)。术后发生脑梗死、硬膜下血肿及头皮缺血各2例,均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只有1例遗留术区头发生长障碍。结论动脉-筋膜-脑贴敷术是治疗烟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烟雾病 颞浅动脉-颞浅筋膜-脑贴敷术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7例小儿肿瘤患者经静脉长期(≥半年)留置PICC管的护理过程,为小儿肿瘤患者经静脉长期保留PICC管提供护理依据。具体包括采用置管方式的选择(盲穿);严格无菌操作规范;妥善固定管道的方法;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做好出院的健康宣教,7例小儿肿瘤患者使用PICC管完成化疗过程。

  • 标签: 小儿肿瘤患者 颞浅静 PICC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型号针头行小儿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住院患儿100例,采取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实验组采用5号头皮针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4.5号头皮针行静脉穿刺,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的方法在穿刺一次成功及穿刺成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χ2=6.21,P<0.05)。结论采用5号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明显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血管 穿刺
  • 简介:摘要对2例以脑缺血为首发表现的儿童烟雾病患者行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行动脉、及肌贴敷术,结果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予以详细的出院指导等,对确保和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烟雾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治疗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烟雾病患者,均采用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手术的方法治疗。结果16例患者随访6~18个月,未再发生脑缺血或脑出血,所有病例都没有新脑梗塞出现,临床症状均好转,复查见颅底血管网增加,血液供应有明显改善,伴侧支血管形成。结论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是治疗烟雾病的一种选择。

  • 标签: 烟雾病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动脉炎(ST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12年5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的STA患者,共18例(STA组),7例行动脉组织活检检查。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近,非STA患者20例为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双侧动脉管壁回声、动脉内径、血管壁厚度、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的差异性。结果①18例STA患者中,16例(88.9%)患者出现CDU异常结果,其中14例(77.8%)患者出现"靶环征",1例(5.6%)出现"靶环征"合并节段性血管狭窄征,1例(5.6%)出现血管壁回声增强、管腔显示不清、无血流信号充盈的血管闭塞征。②经CDU检查,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靶环征"和"靶环征"合并节段性血管狭窄征。1例(5.0%)患者为动脉闭塞,血管结构显示不清,与STA组闭塞患者的CDU结果相似。③STA组的动脉内径为(1.31±0.14)mm,低于对照组的(1.55±0.18)mm;STA组的管壁厚度为(0.86±0.18)mm,高于对照组的(0.34±0.0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TA组与对照组之间的PSV、EDV、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U检查中出现"靶环征"、动脉内径和管壁厚度的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STA。

  • 标签: 巨细胞动脉炎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腕部"H"型深、静脉联合移植修复掌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5年8月,共收治手部严重挤压伤伴掌弓缺损16例,均为手掌部严重创伤,伴有皮肤、掌骨、肌腱、神经及掌弓的损伤,创面以远手指组织无血运,手掌部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0 cm×3.0 cm~10.0 cm×7.0 cm。设计应用腕部"H"型深、静脉联合移植修复动脉弓缺损,对其中7例软组织缺损者同时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覆盖创面,5例行腹部皮瓣覆盖,4例行游离植皮术。出院后通过微信和门诊复查的方式进行随访。结果16例患者手指血运良好,皮瓣完全成活。其中受区创面15例一期愈合,1例游离植皮坏死,遗留创面经过换药后愈合;供区出现1例剥离皮肤坏死,行游离植皮后皮片成活,余供区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5~25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肢受区手部功能:优9例,良5例,差2例。结论腕部"H"型深、静脉具有解剖位置相对恒定、表、取材方便等优点,利用其修复掌弓缺损,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掌浅弓 血管损伤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正确的注射技术,贴心的心理护理,妥善的后续处理是安全、有效进行复方樟柳碱动脉旁皮下注射的保障。

  • 标签: 安全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
  • 简介:目的了解带双侧动、静脉额支筋膜蒂的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下称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修复下颌部瘢痕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7月-2009年12月,笔者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6例下颌部瘢痕患者,采用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进行修复.手术分3期进行: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出动、静脉及其额、顶分支的位置和走行方向.Ⅰ期手术时,以动、静脉为蒂,在额肌下进行剥离,形成容纳扩张器的皮肤软组织腔隙,置人适当大小的扩张器.注水扩张结束后进行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取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修复下颌部瘢痕,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Ⅲ期手术为皮瓣断蒂、蒂部修整及瘢痕修复术.结果本组患者轴型皮瓣面积25cm×6cm~33cm×16cm,扩张时间3~5个月,平均3.6个月,其中10例联合应用颈部皮肤扩张术治疗,皮瓣均成活,伤口愈合.1例患者Ⅱ期手术后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回流障碍,经予解痉、促皮瓣静脉回流等综合处理后康复.供区创面愈合,发际无瘢痕性脱发,毛发生长正常.3例女性患者中,2例皮瓣未携带前发际处毛发;另1例下颌部术区携带前发际少量毛发,其与要求作络腮胡塑形的2例男性患者于出院1~3个月后行激光脱毛处理,效果较好.其他男性患者对术区须发不作特殊处理或自行用剃须刀塑形.16例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皮瓣及胡须(女性患者除外)外形美观,无臃肿,色泽、质地较好,颈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额部双蒂轴型扩张皮瓣除可促进皮瓣的新生血管化、提供更大面积的薄型皮瓣外,剩余扩张皮肤可以直接缝合于发际缘,不需植皮,降低了供瓣区继发畸形的发生率.皮瓣携带部分毛发经旋转后可直接进行胡须重建,使男性患者外形更加美观.

  • 标签: 瘢痕 扩张术 外科皮瓣 下颌 胡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前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患者42例,其中搭桥受体血管为角回动脉者12例(动脉-角回动脉搭桥组),搭桥受体血管为前动脉者30例(动脉-前动脉搭桥组)。回顾性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安全性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189.16±21.23) min vs. (179.46±16.9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患者复查颅脑CT血管成像示吻合血管均通畅。动脉-前动脉搭桥组发生术区脑梗死2例,动脉-角回动脉搭桥组发生术区脑梗死1例,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个月2组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动脉-前动脉搭桥组患者的mRS评分[(0.13±0.115)分]明显低于动脉-角回动脉搭桥组[(0.42±0.2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前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烟雾病 颞浅动脉-颞前动脉搭桥 颞浅动脉-角回动脉搭桥 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利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加肌、动脉、硬脑膜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5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加肌、动脉、硬脑膜贴敷(手术组)21例,内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33例.以生存率和恢复良好率评定2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组生存19例(90.47%),按GOS预后评分其中1级2例(9.52%),2级3例(14.28%),3级9例(42.8%),4级5例(23.8%),5级2例(9.52%l内科保守治疗组生存26例(78.79%),按GOS预后评分其中1级7例(21.21%),2级19例(57.5%),3级4例(12.1%),4级3例(9.09%),5级0例,2组不同治疗方法相比较,生存率和恢复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加肌、动脉、硬脑膜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 颞肌 颞浅动脉 硬脑膜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旁皮下注射改良法的应用。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传统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患者实施传统的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改良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患者实施改良的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疗效;患者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恐惧感。结果改良组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疗效、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相比较传统组更好,P<0.05。改良组恐惧感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的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萎缩等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 标签: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 改良法 应用效果
  • 简介:头颈部外伤性的动脉瘤,特别是影响到颌面部动脉的很少见,多为锐器外伤所致。我们于2004年12月诊治1例由巴掌打击伤后引起左鼓膜外伤性穿孔后出现耳部大出血,经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诊断为动脉假性动脉瘤,并行DSA栓塞治愈,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外伤性颞浅动脉假性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动脉血管造影 颌面部动脉 外伤性穿孔
  • 简介:摘要总结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成功的经验。方法对11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穿刺、封管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小儿浅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危重患儿急救、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方便、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减少了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和恐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结果112例静脉留置时间最短2d,最长9d,平均4.5d。仅3例患儿发生问题,1例足背静脉留置发生堵管,另两例因住院时长留置较久而引起静脉炎,其余均获得患儿和家长良好的支持和配合。结论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应用技巧?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护理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还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已广泛地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但如果临床操作技术不当及留置后护理不当,可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本文旨在介绍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封管液的配制、正确的封管方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帮助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和护理,加强对留置静脉留置针患者的护理观察,减少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复习文献资料,并结合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100例次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护理观察,从穿刺方向及穿刺部位、封管液推注速度、留置时间三个方面,阐述留置静脉针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留置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等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应高度重视患者留针过程中的临床护理观察。结论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应引起我们每位临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