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联合面颈胸旋转皮修复下颌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下颌合并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下颌联合面颈胸旋转皮修复6例因难治性下颌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缺损。结果:应用下颌联合面颈胸旋转皮修复下颌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缺损,所有皮均存活良好,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所有患者语言、吞咽功能良好,面部外形满意。随访16~24个月,平均20.6个月,患者病情均无复发。结论:下颌联合面颈胸旋转皮制备简单、快速,适合同期修复下颌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下颌"L"形缺损合并颊部软组织缺损。

  • 标签: 放射性骨坏死 下颌骨肌瓣 面颈胸旋转皮瓣 下颌骨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难愈性股骨颈骨折新的肌骨及术式。方法在观察标本、复习解剖的基础上,设计了部分臀中蒂大转子部转位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治疗难愈性股骨颈骨折7例,骨折延迟愈合并股骨头缺血1例。结果8例患者全部在术后3~4.5月愈合。结论臀中肌骨转位移植术是治疗难愈性股骨颈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操作方便。

  • 标签: 臀中肌蒂骨瓣 股骨颈骨折 骨折不愈合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选取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10号期间在我院应用游离腓骨修复下颌缺损患者24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结果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游离腓骨修复下颌缺损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游离腓骨 肌皮瓣修复 下颌骨缺损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恢复双侧下颌大范围缺损的解剖外形、重建患者咬合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变累及双侧下颌、需进行(或已进行)节段性切除术的15例患者行术前CT扫描,提取扫描数据,采用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行数字化颅颌面三维重建和下颌实体模型打印。在实体模型上设计截区间和钛网外形,数控成型机冲压钛网,使预成钛网与缺损区下颌外形完全一致。切取腓骨,血管化游离移植联合预成钛网植入完成下颌缺损的修复重建。结果:15例患者腓骨全部存活,创口愈合良好,下颌解剖外形包括自然弧度、曲率和高度恢复满意,同期修复者手术前后容貌无明显变化。结论: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联合游离腓骨移植修复双侧下颌大范围节段性缺损,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重建下颌的自然外形,维持患者容貌,也为种植体植入及咬合功能重建创造了良好条件。

  • 标签: CAD/CAM 快速原型技术 游离腓骨肌皮瓣 下颌骨缺损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改良移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改变张应力及剪应力为纯压缩力,恢复股骨头正常负重面积的治疗手段。方法在青壮年组中,采用移植,用多枚螺钉内固定,改变原张应力及剪应力为纯压缩力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21例。结果21例患者术后平均4.6周可扶双拐离床不负重活动,15.4周可弃拐室内行走。经平均4年以上随访,除一例因骨折特殊未愈合外,其余均获骨折愈合,疗效显著。结论在青壮年组中,对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切开复位治疗,可选择本方法。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方肌蒂骨瓣移植 肌蒂骨瓣
  • 简介:目的:评价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修复Brown2A型上颌缺损的可靠性。方法:以逆行面动脉一颏下动脉下颌修复8例因切除良性肿瘤造成的上颌缺损。男5例,女3例,年龄16~33岁。其中,上颌牙源性黏液瘤3例,上颌纤维异常增殖症和成釉细胞瘤各2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结果:应用逆行面动脉一颏下动脉下颌同期修复Brown2A型上颌缺损,所有均成活,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美观效果及功能恢复。随访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修复上颌缺损快速、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上颌骨 BROWN 2A型缺损 骨肌瓣 重建外科 义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颞开颅与传统大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大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颞开颅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腿骨折并外露应用外固定架与比目鱼转移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7月— 2019 年 7月本院骨科诊治的 108例小腿骨折并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 每组各 54例。对照组行外固定架治疗 , 观察组在其基础行比目鱼转移治疗 , 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 (94.44%) 相比对照组 (81.48%) 高 (P<0.05)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 (15.32±4.32) d, 相比对照组短 (P<0.05) 。观察组术后 3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为 (80.23±5.64) 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为 (81.09±8.21) 分 , 相比对照组评分高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几率 (3.70%) 相比对照组 (16.67%) 较低 (P<0.05) 。结论 外固定架与比目鱼转移联合治疗小腿骨折并外露的效果显著 , 能加快创面愈合 , 提高手术疗效 , 促进下肢功能改善 , 还能减少并发症 , 有利于预后。

  • 标签: 小腿骨折 骨外露 外固定架 肌瓣转移 下肢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皮修复进行总结,介绍皮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5例中,5例皮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结论皮具有血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肌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超低位大减压术与常规开颅颞下减压术对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进行治疗,并且观察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特重型颅脑创伤并伴有脑疝患者开展研究,以手术治疗方法为据,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开颅颞下减压术治疗法,观察组采用超低位大开颅颞下减压术治疗法,每组各3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颅内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从颅内压变化情况来看,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幅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特重型颅脑创伤并有伴脑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超低位大开颅颞下减压术这一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疝 超低位大骨瓣 特重型颅脑创伤 常规骨瓣 开颅颞肌下减压术
  • 简介:减压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由于窗大、减压充分,降压效果好,但存在许多并发症,而大开颅半减压的应用具有许多优越性。回顾分析本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大开颅病人150例,分成去大减压(A组)和去半减压(B组),把两组病例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 标签: 大骨瓣开颅 重型颅脑外伤 减压治疗 去大骨瓣减压 半骨瓣减压 手术中应用
  • 简介:目的介绍单纯应用扩大背阔进行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将背阔周围脂肪组织分为5个区,切取背阔及周围脂肪组织,不应用乳房假体,进行即时或延期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再造乳房261例,其中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后即时再造124例,保留皮肤改良根治术后即时再造43例,改良根治术后即时再造56例,延期再造38例;再造乳房均形态良好.术后16例出现乳头部分坏死;14例胸部皮肤表皮脱落,自行愈合;2例背部供区部分坏死;3例发生背部顽固性血肿,再次手术后愈合.结论扩大背阔乳房再造安全、有效,再造乳房形态良好,尤其适用于中、小乳房的乳房再造.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颞开颅与大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颞开颅治疗,对照组行大开颅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改善。

  • 标签: 颞肌下骨瓣开颅 大骨瓣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脑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腓骨修复上颌前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市口腔医院收治的采用腓骨修复的上颌前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利用患者术前CT数据通过Mimics 23.0软件进行计算机虚拟手术,完成病灶截导板、腓骨塑形导板和腓骨复位导板等手术导板及手术方案的设计,并通过Accunavi-A导航系统设计导航配准点,然后3D打印出上述手术导板。术中在手术导板及导航技术辅助下切取腓骨修复上颌前部病灶切除后的缺损。术后对面部外观及功能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33~56岁。其中5例上颌前部牙龈癌,4例上颌前部成釉细胞瘤,1例上颌软骨肉瘤,1例上颌前部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1例上颌前部牙源性黏液瘤。病灶切除后的缺损范围为5 cm×4 cm~6 cm×5 cm。12例患者病灶截导板与腓骨塑形导板设计准确,术中腓骨复位导板就位成功,导航精确、无移位,移植的腓骨位置与正常上颌位置相符,修复所用腓骨长度为8~10 cm,大小为5 cm×4 cm~6 cm×5 cm,所有腓骨均存活。术后随访1~72个月,平均24.5个月,患者发音清晰,进食时无口鼻腔反流现象,面部外形良好。12例患者随访期间肿瘤未复发。结论在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应用腓骨修复上颌前部缺损是一种较为精确、可行的方法,口鼻腔封闭和语言功能均得到较好的维护,同时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面部外形。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像,三维 打印,三维 外科,口腔 上颌骨 口腔肿瘤 腓骨 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式交叉游离背阔在外伤后胫骨裸露并骨感染,而局部无可选用转移皮覆盖,受区无可供血管缝接情况下的应用。方法设计游离背阔血管与健侧胫后血管形成桥式吻合移植修复伤肢软组织缺损。结果采用该方法治疗6例病人全部成活,创面修复,随访2~4年,伤肢功能良好。结论应用桥式吻合血管游离背阔移植治疗胫骨裸露并骨感染,是解决伤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且受区无可供血管可缝接时的一种理想修复方法。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移植 骨外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14-01
  • 简介: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腓骨重建颌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2例腓骨在修复口腔颌面部术后缺损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用于静脉端-端吻合,共用32个吻合器。结果:微血管吻合器适用于腓骨的静脉端-端吻合,平均吻合时间为3.5~9min,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皮均移植成功,未出现危象或血栓。结论:微血管吻合器在腓骨重建颌缺损中吻合质量可靠,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腓骨肌皮瓣 微血管吻合器 静脉吻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斜方修复颈部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解放军第 202医院收治的 16例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 9例,女 7例,年龄 20—64岁,平均年龄( 42±6)岁,其中高压电烧伤 11例,放射性损伤 5例,采用斜方修复创面,供区 9例植皮, 9例直接缝合。 结果 16例患者斜方均存活良好,供区愈合良好,其中 3例患者术后皮臃肿行二期皮削薄修整; 1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 2年,皮色泽良好,质地柔软,损伤部位功能良好。 结论 采用斜方是修复颈部深度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斜方肌肌皮瓣 修复 颈部深度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方加钛网伞状支撑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我们对11例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股骨头与颈交界处开槽,清除股骨头内死,自体松质移植及股方柱加钛网伞状支撑移植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1例患者,经过1.5—2.5年随访,根据王义生的疗效评价进行评定,优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疗效满意。结论该术式通过自体松质植入及股方柱加钛网伞状支撑对关节软骨起到了有效支撑,防止塌陷,血运丰富,能有效促进软骨下的修复,重建血液循环,临床疗效肯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中青年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股方肌蒂骨瓣 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