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前血管背侧支()瓣转位治疗舟、月骨病变提供了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30侧红色乳胶灌注标本的上肢解剖观测,探讨问前血管背侧支()辩的血供走行,分布和吻合特点。结果前动脉背侧支距桡骨茎突上6.6±1.4cm处穿,在其近端分别向足桡侧发出分支,其中桡骨有一骨膜支较为粗大恒定。背侧支在桡骨茎突上2.6±0.8cm分为内外终支分别与尺桡动脉腕背支吻合,以此为旋转轴点,可形成逆行的()瓣,结论前血管背侧支()瓣可逆行转位治疗月、舟骨病变。

  • 标签: 血管 治疗 桡骨茎突 吻合 骨病 月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制作人体前臂的标本,观察其形态以及毗邻的血管神经,为医学生、青年医生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解剖成年男性前臂标本,观察前臂周围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支,查阅临床应用中采用的定位数据,并突出显露其结构。结果制作出6个完整的前臂及其周围血管神经的标本,较清晰的表现出前臂的形态以及周围血管神经的走行,并对前臂的功能以及受损后重建的临床试验有一定基础指导意义。

  • 标签: 前臂骨间膜 血管神经 临床解剖学
  • 简介:本文报告对单侧膑皱襞采用关节镜检法进行长期治疗的结果(9─87个月)。经证实,所有病人在膝部弯曲时,纤维化炎症的膑皱襞同股骨髁发生不同程度的摩擦,38例有膑软骨软化症状,13例膝部发生接触病变,1例有侧半月板的轻微撕裂。1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但临床无症状。术后第二周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力量测试显示其力量明显下降,其后逐渐恢复。实验结果证实了关节镜检法对青年人,酷爱运动的人疗效显著。

  • 标签: 运动 关节镜检法 等长的 力量 恢复
  • 简介:鱼类肌指位于肌节之间的硬骨小刺,由肌隔结缔组织骨化而成。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肌数目、形态和发生等方面对低等真鱼类肌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今后肌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低等真骨鱼类 肌间小骨 数目 形态 发生
  • 简介:目的评价钛在拔牙后引导生长保持牙槽量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应用技巧。方法选取62例只拔除1颗前牙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21例)为对照组,拔牙后3~4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第2组(20例)为钛组,拔牙后牙槽窝经过修整,放置稍大于牙槽窝的纯钛并将周围组织拉拢缝合。5~6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或钛取出手术。第3组(21例)为钛加人工组.拔牙后牙槽窝即刻填入人工并放置稍大于牙槽窝的纯钛并缝合.5~6个月回院接受种植牙手术或钛取出手术。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牙槽高度的变化。以上各组分别于拔牙后1、2、3及6个月后进行牙槽骨密度的测量。结果在拔牙后5~6个月时,牙槽平均退缩率分别为(26.42±0.89)%,(14.71±0.92)%,(7.434±0.76)%。第1、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1~2个月时.第2、3组牙槽窝骨密度均高于第1组(P〈0.01)。结论钛可以有效保持拔牙后牙槽量.部分病例有拔牙创未能关闭及早期裂开现象,适当处理,未明显影响新生形成。

  • 标签: 骨再生 引导骨再生 钛膜 骨密度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30岁。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次在外院诊断为滑膜炎,予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于2002年6月10日来我院就诊。病人平素健康,无特殊既往史。体检: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左膝部活动受限,肿胀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阵发性加剧。髌骨下方及双则压痛明显,浮髌试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正常。于2002年6月15日行左膝关节滑切除术。

  • 标签: 滑膜骨软骨瘤病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横突融合与椎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腰椎滑脱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横突融合手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椎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植融合情况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的优良率为89.66%,明显高于A组的68.96%(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横突融合。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股骨粗隆骨折由于严重的创伤及内固定的使用不当等原因会发生不连,对此,我们采取Gamma钉内固定植治疗12例,经临床随访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 标签: GAMMA钉 股骨粗隆间骨不连 骨折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滑软骨瘤病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改变特点。方法16例滑软骨瘤病合并性关节炎患者(A组),影像改变均得到病理证实,另16例为单纯性性关节炎患者(B组),观察两组骨关节炎影像学改变特征,并比较两组患者患侧及对侧影像学改变程度。结果A组患侧性关节炎影像学改变与对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侧影像学改变程度与对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比较,A、B两组患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侧关节炎程度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滑软骨瘤病可导致性关节炎程度加重,并加速性关节炎进程。

  • 标签: 软骨瘤病 滑膜 骨软骨瘤病 骨关节炎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胶原复合引导组织再生,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对成样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PLGA及I型胶原制备一种双层结构的引导组织再生,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仪对其表面基团、形貌及亲水性进行测试。将MC3T3-E1成骨细胞系接种到复合上,通过流式细胞术、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红外光谱显示胶原被成功结合到PLGA表面,并且在扫描电镜下呈现出特有的纤维网状特征性微结构,同时其表面亲水性大大改善。MTT及细胞周期检测也表明胶原改性后的复合上生长的细胞活力及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纯PLGA组。结论:本方法制备的PLGA/胶原复合很好地组合成了一个功能整体,结合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优势。

  • 标签: 引导骨组织再生 复合膜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胶原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横突融合内固定与椎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腰椎滑脱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采用横突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椎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融合率为33例(97.06%),对照组的融合率为28例(82.35%),观察组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优于横突融合内固定治疗,椎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疗效
  • 简介:[摘 要]滑软骨瘤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文章阐释了国内外关于滑软骨瘤的影像学诊断的研究现状,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 滑膜软骨瘤 影像学诊断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影像学诊断来分析滑软骨瘤病在影像学的表现。方法采集相关资料及临床表现的病例来分析。结果滑软骨瘤病的命名与相关的病理。结论滑软骨瘤病与性关节炎、剥脱性软骨炎、神经性关节病、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和慢性滑膜炎相鉴别。

  • 标签: 滑膜骨软骨瘤病 软骨结节 游离体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男性,45岁,右腕部肿块25年,大小为3×5cm,近日因腕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来我院检查。

  • 标签: 腕关节 滑膜 骨软骨瘤病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奇异性软骨瘤样增生1例。患者男,12岁,CT检查示右手第4、5掌指骨软组织肿块影,内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MRI示病灶在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理诊断为奇异性软骨瘤样增生。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孔椎体与单纯后外侧植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80例患者,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后外侧植(PLF)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孔椎体(TLIF)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脊柱融合率、Cobb角恢复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椎孔椎体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 标签: 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 单纯后外侧植骨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 治疗效果
  • 简介:软骨损伤及滑组织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之一,滑充质干细胞(SMSCs)是骨髓充质干细胞(MSCs)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其具有突出的增殖特性和强大的成软骨分化能力等优点,SMSCs被视为治疗骨关节系统疾病颇有希望的种子细胞,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MSCs的分离纯化、基本特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阐明SMSCs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 标签: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表型 免疫调控 种子细胞
  • 简介:目的总结背神经损伤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2003--2010年,我科对11例背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不同方法手术治疗。急诊患者均做显微外科修复,二期损伤在前臂中上段做探查修复;无法做神经修复者.可行肌肉植入或腓肠神经移植;如效果差行功能重建术。结果本组11例术后随访0.5~6年,神经外膜及束显微缝合6例全部恢复;神经移植1例恢复至M3;二期行肌腱移位,神经末端肌肉植入法2例。其中1例效果好,另1例恢复至M3;肌腱移位1例恢复效果好;神经内外膜松解1例恢复效果好。结论背神经损伤后,根据具体情况,不论一期修复或二期功能重建,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骨间背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