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目前的现状下,有关部门针对黄河流域正在着眼于综合加以治理,这是由于黄河黄河某些基流以及重点支流表现为程度较重的河道污染。因此如果要着眼于整治上述的河道流域,则关键举措在于明晰现有的基流与支流改变状况,从而因地制宜给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由此可见,针对黄河以及黄河重点性的支流基流都应当关注现阶段的具体变化状况。

  • 标签: 黄河中游 重点支流基流 变化情况
  • 简介:摘要: 黄河地区水文情况具有极强的区域性特点。由于地处我国中部平原区域,气候较为干旱、年降水量较少、土壤中水分较少,这一地区水文预报是水文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难题之一,而流域水文模型又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工具和关键所在。鉴于此,在本文研究进程中将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特点展开研究,指出现阶段水文治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且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水文治理模型,促进黄河地区水文治理进程。

  • 标签: 黄河中游 干旱 半干旱 水文
  • 简介:摘要研究以分析黄河的重点支流皇甫川、孤山川、秃尾河、窟野河以及佳芦河的基流计算情况。对黄河重点支流区域可从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区分盖沙低山丘陵、沙漠滩以及黄土丘陵三类区域,分析该区域基流变化影响因素。

  • 标签: 黄河中游 重点支流 基流变化 影响因素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水文站的水文测验优化分析工作,可以利用测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开展,也可以利用非常规的分线法等测验方法开展。中游测区对高家川等10站的流量测验方式进行了优化分析,形成了符合测站水文特性、可操作性强、效益显著的水文测验优化方案。实践证明,水文测验优化方案的实施,人员、经费及测验方式得以优化,为实现驻测、巡测和间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水文测验 优化简析 测验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对黄河水文测报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未来发展的设想。

  • 标签: 水文 测报 现代化 展望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雷达水位计的发展技术不断提升,目前用于水位在线测量的仪器设备主要有气泡水位计、雷达水位计以及超声波水位计等等,雷达水位计是一种高精度的非接触式水位测量仪器,无需建测井,并且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可直接测量自然河道水位,还能够实现水位数据的远传及自动化处理,可以改善黄河水文站的水位测报条件。本次调研主要针对雷达水位计在黄河测区的相关应用情况,以期为业内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雷达水位计 黄河中游 水位监测
  • 简介:摘要黄河不同于其他大江大河的最大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继而产生了下游的“地上悬河”及河口的摆动、延伸等特点。这些特点无不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环境相关。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水土流失是黄河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强化对该区的治理是减少入黄泥沙,特别是粗泥沙,效果最为明显,通过综合治理,在减少入黄泥沙的同时,也必然要减少入黄水量。但应看到,因减少了入黄泥沙,特别是粗泥沙,也会减轻下游河床淤积,因而减少了为维持下游"河床不抬高"而消耗的输沙用水量。研究表明,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程度越高,所节约的输沙水也越多。可以说,加强该区治理,可间接为黄河"增加"水资源。

  • 标签: 多沙粗沙区 黄河中游
  • 简介:摘要传统测量方式在黄河测区的应用,具有局限性、误差分散性、误差不确定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逐步衍生出新的黄河水域水位测量方式,即非接触式雷达水位计,而雷达水位计具有维护便捷、传输速度快、观测精度高等特点,适合在无封冻的水面工作。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广雷达水位计在黄河测区中的应用,通过对吴堡水文站的雷达水位计比测试验进行分析,不仅符合水位观测规范,还满足防汛资料和水文资料的编制要求,从而降低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继而为水文自动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雷达水位计 黄河中游测区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黄河径流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各个地区降水分布不均,人们不科学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科学合理的分析黄河径流量的特征,有效开发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黄河中游 气候变化 径流量 演变特征
  • 简介:本文以黄河陕西段近40年径流量、输沙量和本区降水量的资料为基础,着重分析陕北黄土高原区降水量与径流量、输沙量的关系,揭示潼关站年均约9亿吨泥沙的主要源区,并得出与降水量的运行规律,为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沙多成患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黄河中游 陕西 泥沙 降水
  • 简介:黄河河龙区间为研究区,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导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背景,采用非参数统计法,基于区内38个水文站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水文数据,分析流域年径流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响应的时空变异特征,估算影响因素贡献率。结果表明:其中29条流域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变率为0.17~2.61mm/a;28条流域年径流量具有显著跃变时间,无定河流域各水文站跃变时间多在1970—1973年间,其余则多为1978—1985年,最晚为1994年;在5%、50%和95%的发生频率上,跃变前后时段年径流量减少幅度以30%~60%普遍,最大分别为73.2%、63.5%和69.7%;河龙区间整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变率为0.79mm/a,跃变时间发生在1979年,3个频率上的减少幅度分别为46.5%、42.4%和24.1%。估算的11条流域中有9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减少影响程度超过50%。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加,尤其淤地坝等水利水保工程措施的持续修建,对区域地表径流变化具有明显影响。

  • 标签: 年径流 时空响应 水土保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黄河中游地区
  • 简介:黄河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关系黄河治理战略全局,对其进行回顾和展望,可为目前开展的黄河综合规划修编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1960-1984年,平均每年拦蓄泥沙约5亿t,其中干流水库1.0亿t(19.6%)、支流水库1.2亿t(23.5%)、灌溉引沙0.6亿t(11.8%)、淤地坝拦沙2.0亿t(39.16%)、梯田拦沙0.3亿t(5.9%);到20世纪80和90年代,这种减沙构成略有变化,总体来看,水利措施减沙比例变化不大,而水土保持措施拦沙比例有所减小;70-90年代,黄河年均减沙3亿t左右,目前,水利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减沙约3.5亿~4.5亿t。展望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作用后认为: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暴雨强度较小,实测来沙量资料不能作为黄河综合规划修编中水土保持现状减沙效果计算的主要依据;由于未来黄河来沙量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组合,因此,对未来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作用应持慎重和偏于安全的态度,并作为今后长期认真研究的问题。

  • 标签: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减沙作用 回顾 黄河中游
  • 简介:摘要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多沙粗沙区会发生剧烈的水沙变化,而针对黄河多沙粗沙区的径流量和输沙量,产生影响的驱动因素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从而更好的预测黄河多沙粗沙区的水沙变化情况,为黄河多沙粗沙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黄河中游 多沙粗沙区 水沙变化 贡献率
  • 简介:】本文结合黄河万家寨水库断面控制测量GPS高程网的建立,讨论了在高山地区利用三角高程求解高程异常ζ及高程拟合;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比较,得出GPS三角高程拟合中联测点的最佳分布及数量;指出了在黄河库区测量中进行GPS三角高程测量应当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断面 高程测设 新方法
  • 简介:摘要传统测量方式在黄河测区的应用,具有局限性、误差分散性、误差不确定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逐步衍生出新的黄河水域水位测量方式,即非接触式雷达水位计,而雷达水位计具有维护便捷、传输速度快、观测精度高等特点,适合在无封冻的水面工作。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广雷达水位计在黄河测区中的应用,通过对吴堡水文站的雷达水位计比测试验进行分析,不仅符合水位观测规范,还满足防汛资料和水文资料的编制要求,从而降低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继而为水文自动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雷达水位计 黄河中游测区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传统测量方式在黄河测区的应用,具有局限性、误差分散性、误差不确定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逐步衍生出新的黄河水域水位测量方式,即非接触式雷达水位计,而雷达水位计具有维护便捷、传输速度快、观测精度高等特点,适合在无封冻的水面工作。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广雷达水位计在黄河测区中的应用,通过对吴堡水文站的雷达水位计比测试验进行分析,不仅符合水位观测规范,还满足防汛资料和水文资料的编制要求,从而降低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继而为水文自动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雷达水位计 黄河中游测区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桃花峪是黄河水利委员会认定的黄河下游分界点,但一直以来也有多种说法,其中以桃花峪和孟津说影响较大。说法不一的原因主要是关于河流的分界在学术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且这些说法大多集中于孟津至花园口河段,这一河段是黄河由山区河段向平原河段过渡河段。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鼓励就这个问题在学术上继续讨论,但在具体问题处理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关于中学地理教材中旧孟津的位置,根据孟津县城搬迁的过程分析,应该就是现地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所在地。

  • 标签:
  • 简介:摘要:习主席强调,进入2021年7月下旬以来,黄河流域部分地方遭受罕见洪涝灾害,河南郑州720特大洪灾,10月份山西、陕西强降雨,导致黄河支流决堤,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韩正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水安全和水资源优化利用,保障生态和生活用水,严控高耗水产能过度扩张。要从黄河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分区分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 标签: 黄河中下游 治理开发 对策研究
  • 简介:<正>远在有历史记载以前,黄河的河谷就早已形成,下切也不断发展。不仅黄河及其主要的支流如此,就是一些较小的支流甚至一些沟谷,其下切的发展也都有其悠久的历史。有的甚至可以上溯到地质学上的黄土时期。那时华北的气候十分干燥,大地上只残存着若干湖泊。以后接着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板桥期。就在这个时期,黄土复盖层大部分被切成一块一块,许多河谷不断加深,破入坚硬的岩石①。黄河当然也是如此。迄至现在,有的河段已经显露出前第三纪基岩,其未显露出前第三纪基岩的河段,则成为砾石、

  • 标签: 黄河中游 历史记载 北魏 县城 水经注 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