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易与骨折混淆的骨末端、骨孔、骨其他孔和咬合缝间骨型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资料库1 600例成人正常骨影像资料,其中男800例、女800例,年龄18~80岁。采用MSCT薄层扫描,利用标准算法的原始图像重建出容积再现(VR)图像,分析骨末端形态8种类型(M型、左侧缺损型、右侧缺损型、拱型、V型、倒V型、锯齿型、平坦型)的占比;利用骨算法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出平行于硬腭的横断面和平行于骨的冠状面图像,对骨末端形态、骨孔、骨其他孔和咬合缝间骨型进行侧别、性别间对比分析;将骨划分为6个象限,分析骨孔、骨其他孔的位置占比。结果(1)骨末端形态最常见的3种类型依次是M型[男60.00%(480/800)、女48.75%(390/800)]、锯齿型[男12.75%(102/800)、女14.13%(113/800)]和左侧缺损型[男7.63%(61/800)、女11.13%(89/800)],其中M型和左侧缺损型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6种类型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2)骨孔出现率为59.93%(959/1 600,例),共1 683孔,其中男性为67.25%(538/800)、963孔,女性为52.63%(421/800)、720孔,男性骨孔出现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3,P<0.001);左侧为53.25%(852/1 600)、右侧为51.94%(831/1 600),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0.230)。骨孔以前中象限最多见,男性为67.49%(650/963)、女性为69.86%(503/720)。(3)骨其他孔总出现率为23.13%(370/1 600)、共506孔,男性为31.13%(249/800)、女性为15.13%(121/800),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0,P < 0.001);左侧为14.88%(238/1 600)、右侧为16.06%(257/1 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353)。骨其他孔最常见于前上象限,男性为34.49%(119/345)、女性为26.08%(42/161)。(4)咬合缝间骨型总出现率为39.68%(635/1 600),男性为58.38%(467/800)、女性为21.00%(16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43,P<0.001);左侧为34.75%(556/1 600),右侧为33.25%(532/1 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370)。结论通过MSCT的MPR和VR技术可以提高对骨末端、骨孔、骨其他孔和咬合缝间骨型的影像特征的识别。

  • 标签: 鼻骨 鼻骨孔 鼻颌缝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容积再现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内镜在口腔面外科手术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72 例口腔面外科手术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6 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内镜进行面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内镜下进行口腔面外科手术,视野清楚,可以更加精确、彻底地完成手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行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口腔面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定西市人民医院60例内镜下口腔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内镜下口腔面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84.4%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P<0.05)。结论内窥镜口腔面外科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口腔面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采取内镜下口腔面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6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5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内镜下口腔面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为2.9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6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内镜下口腔面外科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等临床效果,同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痛苦,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应用于口腔面外科手术中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行口腔面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类型以及实际需要进行内腔手术操作,评价术后效果。结果47例患者手术均比较成功,术后无明显局部肿胀反应,切口愈合良好,通过为期1年的随访,并未发现复发征象,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在口腔面外科手术中,应用内镜技术可获得更为精确的定位,缩短手术时间,而且术后复发率低,患者对治疗效果较为满足,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 标签: 鼻内镜技术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囊肿摘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面外科婴幼儿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有效的气道管理方法。方法对32例口腔面外科术后留置气管插管的婴幼儿进行气道管理,实施听诊、扣背、吸痰三步吸痰法,采用序惯性的操作链将三项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评估拔除的气管导管的阻塞程度。结果32例患儿未发生导管阻塞等并发症,计划拔除气管导管后转出监护。结论重视口腔面外科术后婴幼儿留置的气管插管的气道护理,积极加强气道管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婴幼儿 经鼻气管插管术 气道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序贯粘术对颅面皮肤挫裂伤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颅面皮肤挫裂伤患者189例(男134例、女55例,26~38岁),分为序贯粘组66例、美容缝合组63例、常规缝合组60例。比较3个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6个月时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序贯粘组手术时间为(10.67±1.26) min,显著少于美容缝合组(18.91±1.38) min与常规缝合组(17.96±1.43 ) min(均P<0.05)。序贯粘组术后24 h VAS为(3.11±1.01)分,较美容缝合组及常规缝合组显著降低(t=3.84,P<0.05)。序贯粘组术后6个月VAS为(1.18±0.21)分,显著小于美容缝合组(3.78±1.01)分(t=2.13,P<0.05)及常规缝合组(5.98±1.06)分(t=1.21,P<0.01)。序贯粘组总有效率为96.5%,显著高于美容缝合组(85.7%,χ2=8.41,P<0.05)及常规缝合组(56.1%,χ2=8.62,P<0.01);美容缝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缝合组(t=4.12,P<0.05)。序贯粘组术后伤口感染率、裂开率均低于美容缝合组及常规缝合组(χ2=6.13,P<0.01)。序贯粘组满意率(99.0%)显著高于美容缝合组(89.1%)及常规缝合组(71.3%,χ2=4.15,P<0.05);美容缝合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缝合组(χ2=3.92,P<0.05)。结论序贯粘术治疗颅面部皮肤挫裂伤操作简单,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挫伤 颅颌面皮肤 序贯缝粘术 疗效 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传统手术与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窦良性病变患者124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行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内复发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内镜应用于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治疗中,其可维护鼻腔正常功能与形态,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传统手术 鼻内镜手术 上颌窦良性病变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面部肿瘤切除同期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术后保留经气管插管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口腔面部肿瘤切除同期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手术的5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丝绸布胶带偏离原压迫部位重新固定气管插管,异形充气气球支撑气管插管尾部。比较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和气管插管固定问题导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最终试验组246例患者、对照组248例患者完成研究。结果两组均未发生3期及以上的压力性损伤。试验组患者经气管插管相关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85%(7/246),低于对照组的12.10%(30/248)(χ2=15.254,P<0.001)。两组患者的MARSI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气管插管固定问题导致的并发症。结论采用丝绸布胶带重新固定气管插管,同时结合异形充气气球支撑气管插管尾部能够预防压力性损伤,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插管法,气管内 压力性损伤 麻醉恢复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胃管对正手术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90例正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术后拔出管插管后2 h,经口进食。观察组术后拔出管插管后,经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术后营养液摄入情况、营养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的营养摄入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体重丢失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肠内营养能够确保正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的摄入,改善营养状态,且不会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

  • 标签: 鼻胃管 正颌手术 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面外科手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清醒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45例面外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有18例是因为下颌骨骨折,15例是上颌骨和颧骨骨折,12例四肢骨折,在进行治疗前的半小时,使用东莨菪碱0.3毫克进行肌肉注射。分段实施局部麻醉鼻腔以1%丁卡因加3%麻黄碱行鼻腔表面麻醉并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喉声门上区喉上神经阻滞(SLNB)以2%利多卡因经舌骨大角前下穿刺行SLNB,左右各2ml;喉声门下区以2%利多卡因2ml/次经环甲膜穿刺行喉及气管表面麻醉。适度镇静局部麻醉完善后,给咪达唑仑1~2mg+芬太尼0.02~0.04mg静脉滴注。纤支镜和引导插入气管导管通过鼻腔来进入,护理人员在旁辅助进行患者头部的扶持,调整位置,操作人员,将纤支镜从鼻腔进入,出后鼻孔后即可见会厌,缓慢推进纤支镜并调整角度完全暴露声门,将纤支镜头端进入声门下气管内3~5cm,看到气管隆突后即可顺势导入气管导管,退出纤支镜固定导管。结果所有的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插管,全部控制在1分半内。其中4例插管后有不适感,6例呛咳,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面外伤患者往往还会存在骨折,使用麻醉比较困难,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清醒气管插管的方式则具有很好的效果,临床成功率高,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低,不良反应少,因此是比较优秀的气道处理方式,推介医院使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经鼻 清醒插管 颌面外伤
  • 简介:某一个时间--春天的一个星期五晚上,某一个地点--省城的一条街上,他俩见面了.他俩一见面,就注定要发生一件事情.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上颌前突患者正术后唇区软组织的三维变化特点。方法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收治88例女性上颌前突畸形患者,年龄18~42岁,平均28.2岁。所有患者上颌均行Le Fort Ⅰ型分块截骨术,通过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创造间隙后退上颌骨。上颌前突并下颌后缩患者,下颌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移动下颌体部,双颌前突患者下颌行根尖下截骨术。分别在术前1~3 d及术后至少6个月拍摄3dMD照片,获取面部三维图像,使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测量手术前、后软组织三维标志点坐标以及线距、角度的变化,并进行三维偏差分析。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上颌前突患者下点在矢状向的距离术前为(-10.90±18.60) mm,术后为(-10.05±18.62) mm(t=-7.66,P<0.001),后退了(0.85±1.00) mm;上唇缘点术前为(-15.18±18.67) mm,术后为(-11.92±18.90) mm(t=-21.97,P<0.001),后退了(3.26±1.40) mm。鼻翼宽度术前为(37.32±2.32) mm,术后为(38.08±2.32) mm(t=-4.85,P<0.001),增加了(0.76±1.47) mm;口角宽度术前为(49.17±3.54) mm,术后为(47.68±3.74) mm(t=5.77,P<0.001),减小了(1.49±2.42) mm;人中长度术前为(15.20±2.32) mm,术后为(15.78±2.17) mm(t=-4.70,P<0.001),增加了(0.58±1.16) mm;唇角术前为101.98°±9.34°,术后为109.05°±8.59°(t=-12.36,P<0.001),增大了6.99°±5.35°。三维偏差分析显示,术后旁区软组织前移了(1.54±0.73) mm。结论正术后女性患者底及上唇均显著后退,旁区出现前移,并伴随鼻翼变宽、口角宽度减小、人中变长、唇红变薄、唇角增大等改变。

  • 标签: 正颌外科 上颌前突 软组织 变化,三维 偏差 鼻唇区
  • 简介:9200798抗口腔鳞癌单克隆抗体ASC5的制备与特异性分析/王济民…∥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2.27(2).-87采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细胞免疫βALB/C小鼠,将致敏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P3U1细胞融合,制备抗口腔鳞癌单抗ASC3,检测不同组织的反应。结果发现:①ASC5单抗与舌鳞癌Tc28113细胞为阳性反应,与宫颈癌HeLa细胞也有阳性反应。与其他细胞系则为阴性反

  • 标签: 口腔鳞癌 舌鳞癌 阳性反应 骨髓瘤 单克隆抗体 腺样囊性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