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白光内镜联合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评估浅表胃癌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经胃镜病理确诊的浅表胃癌患者资料,将术前白光内镜及EUS资料完整,并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内镜医师对白光内镜判读结果的自信与否,将患者分为白光内镜确定组(47例)和白光内镜不确定组(37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评估白光内镜及EUS对浅表胃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结果白光内镜和EUS判断浅表胃癌浸润深度的总准确率分别为73.8%(62/84)和81.0%(6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白光内镜确定组白光内镜判断胃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为93.6%(44/47),高于白光内镜不确定组的48.7%(18/37)(χ2=21.656,P<0.001)。84例患者中20例(23.8%)被白光内镜高估浸润深度,其中8例(40.0%)经EUS修正诊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表面不规则(OR=5.076,95%CI:1.628~15.821,P=0.005)、病变边缘显著隆起(OR=3.831,95%CI:1.238~11.857,P=0.020)和病理类型是未分化型癌(OR=6.887,95%CI:1.882~25.204,P=0.004)是影响读图医师信心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浅表胃癌,白光内镜确定病变浸润深度者,白光内镜诊断准确率高;白光内镜不确定浸润深度者,联合EUS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普通内镜与超声内镜对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经病理诊断为异位胰腺的患者60例,观察异位胰腺在普通内镜、超声内镜下的表现,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异位胰腺诊断的病理符合率,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普通胃镜下诊断为异位胰腺31例(51.67%),间质瘤20例(20.33%),脂肪瘤和息肉分别为5例(8.33%)和4例(6.67%),其病理符合率为51.67%;其主要发生部位为胃部52例(86.67%),其中发生在胃体下部3例,发生在胃窦49例,另外8例(13.33%)发生在十二指肠,形态上在管口区见脐样凹陷31例(51.67%),呈球形隆起17例(28.33%),呈不规则隆起8例(13.33%)。超声胃镜诊断为异位胰腺49例(81.67%),其中脂肪瘤和息肉分别为7例(11.67%)和2例(3.33%),病理符合率为81.67%,在超声胃镜下主要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及混合回声,部分亦可表现为高回声,各层均可发生,主要位于黏膜下,其中低回声43例(71.37%),另外表现为超高回声和高回声分别为10例(16.67%)和7例(11.67%),49例(91.67%)位于黏膜下。结论异位胰腺在超声胃镜下病理符合率高于普通胃镜,两者联用可为异位胰腺术前诊断提供有效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的内镜表现和内镜下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接诊的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人49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对于所选4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全部通过组织标本活检或是手术切除流体病理检查获得明确诊断属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结果:49例病人中肿瘤处于低位直肠段20例,中段15例,下段14例,其中25例病人接受超声内镜检查,显示19例病人在超声内镜检查下诊断属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病人诊断属于间质瘤,3例病人诊断属于脂肪瘤,1例病人诊断属于平滑肌瘤。19例病人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17例病人接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进行治疗,10例病人接受内镜经粘膜下隧道肿物剥离术进行治疗,1例病人接受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2例由于不同原因没有通过上述内镜治疗。结论: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人中大部分属于男性人群,普遍出现在中低位直肠段,超声内镜技术的成熟运用可以帮助准确判断疾病的病变性质和组织学起源,但是具有一定误诊率,最终需要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人开展经内镜治疗效果理想,治疗方法安全,可以提供完整病理学资料,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腺瘤的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下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胆总管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EUS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胆总管腺瘤EUS下表现为均质中等或中低回声软组织团块,边界清晰,动态观察可见腺瘤于胆管内漂浮,但不可移动。15例患者EUS与病理诊断符合14例,诊断符合率为93.3%。1例患者由于胆汁淤积误以为病变可移动而被EUS诊断为胆泥团。1例患者胆总管有2处孤立腺瘤,分别位于胆总管中段及下段,其余均为单发腺瘤。腺瘤位于胆总管下段9处,位于壶腹部4处,位于胆总管上段2处,位于胆总管中段1处;病理为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处,局部恶变4处;绒毛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处,局部恶变3处;绒毛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处;乳头状腺瘤1处。结论EUS有助于胆总管腺瘤的定性诊断,可作为提高胆总管腺瘤诊断准确率的重要技术方法。
简介:【摘要】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cosal dissection ESD)对消化道粘膜以及粘膜下病变具有整块切除率高,便于病理学评估、复发率低、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可达到与外科治疗相似的效果,因而对护理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合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手术全过程,还要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并与手术者形成默契的配合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内镜粘膜剥离术的护理配合,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