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截至2020年4月2日,全球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人数已超过百万,其中医疗专业人员的比例很高。根据美国俄亥俄州和明尼苏达州的州卫生部门的初期报告,感染者中多达20%是医疗专业人员。本文就2019-nCoV的特性、致病传染的特点、易感人群、个人及神经科专业人员的防护介绍了美国的经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2019冠状病毒病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B.1.1.529)变异株具有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免疫逃逸显著等特点,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该变异株于2021年11月在南非被发现后,历时2个月便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我国已有多个省份报告Omicron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然而,Omicron变异株的高度突变对其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仍不够明晰。本文基于现有研究证据,针对Omicron变异株与功能有关的突变、传播力、毒力、免疫逃逸能力及免疫交叉反应等重要方面进行综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关切变异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具有高度传染性。随着2019-nCoV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传播,病毒已出现多种变异株,其中,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德尔塔(Delta)和拉姆达(Lambda)变异株表现出更高的传播性和致病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现对2019-nCoV的结构特征、变异机制,以及上述5种主要变异株的相关特性和流行病学进行阐述。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流行病学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变异株 突起蛋白 特性
  • 简介:摘要2019冠状病毒病已成为全球流行的传染病,2019新型冠状病毒不断出现的突变株则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现对各种突变株持续出现的原因及其在人群中的适应过程,以及对疫苗的影响进行阐述。对于突变株,需要阻断其传播和流行,继续加强病毒株监测,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做好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虽然病毒会持续发生变异,但尚未对当前的免疫策略造成明显的突破,疫苗屏障仍是世界开放的关键措施。

  • 标签: 疫苗 2019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变异 2019冠状病毒病
  • 简介:【摘要】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后骨科病房的防护管理。新型冠状病毒已被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针对医院这一特殊场所,如人员流动量大,患者抵抗力低下,医护人员易受感染等,必须做好院内疫情防控,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结合科室实际工作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管理、加强住院病患、陪护及医护人员的防护管理、院感防控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 骨科病房 防护管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已波及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且儿童病例数显著增加。本文综述了Omicron变异株的分子特征及其在儿童中的传播能力、致病性、流行现状、临床特征和疫苗的有效性,为儿童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治疗与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2019年底,中国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以来,展现了我国对未知病原鉴定的能力。目前,报道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间接接触传播为主,其他传播途径还有待证实。本文讨论了2019-nCoV的可能传播途径,现有研究证实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粪口途径传播可能性比较大,气溶胶传播、泪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仍有待证实,为2019-nCoV的防控及公众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传播途径 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SARS-CoV-2)疫苗的研发上市,接种疫苗已成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传播的最有效途径。然而,SARS-CoV-2变异株的不断出现对疫苗的免疫效力带来了一定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对目前主要出现的SARS-CoV-2变异株及其变异位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SARS-CoV-2变异株对疫苗免疫保护效力的影响。

  • 标签: 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 病毒突变 疫苗效力 刺突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B.1.617.2)引起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0月17日至11月25日甘肃省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流行病学史、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暴露场所、发现方式、感染来源等。采用Excel 2016、SPSS 22、ArcGIS 1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11月25日,甘肃省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146例,疫情波及5个市10个县(区),流行过程可分为输入病例期、输入-本地病例期和本地病例期3个阶段。年龄分布为1~87岁,其中18~59岁占59.59%(87/146)。男女性别比为1∶1.12(69/77);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17.12%,25/146)、离退人员(15.75%,23/146)、学生(13.70%,20/146)、家务及待业人员(12.33%,18/146)为主。3个阶段中,18~59岁年龄段病例比例分别为44.44%、54.41%、70.00%,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3.24,P<0.001)。3个阶段中,潜伏期有所缩短;重型/危重型病例比例分别占33.33%(6/18)、19.12%(13/68)、3.33%(2/60),呈下降趋势;社区筛查(25.34%,37/146)和密切接触者(密接)排查是发现病例的主要方式,密接排查在3个阶段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0.00%(9/18)、66.18%(45/68)和86.67%(52/60);疫情具有明显的密闭场所聚集性,暴露方式以共同生活(24.66%)、同工/学习(11.64%)、同乘交通工具(9.59%)和共同就餐(9.59%)为主。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引起、由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流行疫情,主要通过旅游、同乘交通工具、聚餐、居家接触等进行传播。疫情流行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病例表现临床症状不明显和潜伏期缩短的特点,感染以≥18岁人群为主。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Delta变异株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后骨科病房的疫情防控管理措施。新型冠状病毒已被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针对医院这一特殊场所,如人员流动量大,患者抵抗力低下,医护人员易受感染等,必须做好院内疫情防控,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结合科室实际工作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切断传染源、加强住院患者、陪护、医护人员及环境的管理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 骨科病房 疫情防控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已在全球爆发并迅速蔓延,每日确诊病例呈指数型增长趋势,对人类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对新冠肺炎传播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全球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传染病SIR数学模型着手,建立对疫情预测和控制的数学模型,从而更加精确地刻画出新冠肺炎的发展和传播规律,对模型参数进行合理估计,并用MATLAB仿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的管控措施对控制疫情的快速传播起到重要作用,进而为控制疫情争取更多的时间。最后,用某地区实际数据验证了该数学模型与疫情发展规律符合,为定量研究这类疾病提供了简明实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数学模型 新冠肺炎传播 SIR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5日于我院就诊的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我院就诊的8例患者均出现了咳嗽、咳痰或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RT-PCR核酸检测均为阳性,5例出现发热,肺CT检查1例肺部并无明显异常;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8例患者均为普通型病理,给予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治疗,部分患者给予鼻导管氧疗;目前8例患者病情稳定,趋于好转。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不伴有发热,CT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点 病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法新社报导’五月中旬.世界卫生组织就沙特两名医务工作者感染致命病毒一事发表声明称:”这是首次有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後被确诊感染nCoV(新型冠状病毒)。”并建议医疗机构“对近期从存在严重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地区返回的人员提高警惕。”

  • 标签: 冠状病毒 呼吸道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 医务工作者 医护人员 致命病毒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该病于2019年底发现并引起全球大流行。COVID-19患者肾脏受累较为常见,可能与肾脏固有细胞表达2019-nCoV的主要入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有关。常见的肾脏受累包括急性肾损伤、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伤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认为2019-nCoV引起肾损伤是多因素的,随着COVID-19患者尸检及肾活检的开展,我们对COVID-19相关肾损害的原因及肾脏病理改变有了新的认识。鉴于目前的证据,可以将2019-nCoV造成的肾脏损害命名为"COVID-19相关肾病(COVID-19-associated nephropathy,COVAN)"。

  • 标签: 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肾损伤 COVID-19相关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