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 NCEP6 h再分析资料,应用天气学原理分析方法,对 1963年 4月 1日、 1966年 4月 1日两场春季强寒潮降温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寒潮爆发前期的能量的积累是寒潮爆发时降温幅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前期的能量积累是主要依靠地表较强的增温以及锋前暖平流共同影响造成,前期的迅速回暖导致寒潮爆发的烈度加剧。( 2) 100hpa环流形势上可以看出,两次寒潮过程中,都是由极涡中心呈偶极型东移南下突破 70°N线对博州造成寒潮天气。( 3) 500hpa环流形势上,两场天气的环流都是典型是倒 Ω型,从主导系统的演变上看, 1963年 4月 1日寒潮天气可以归类为是由于欧洲脊的东南垮,引导冷空气南下。而 1966年 4月 1日寒潮天气则归为里咸海长脊类。( 4)从地面冷锋位置与低层温度平流强度上来看,同为槽区西部为暖平流,且愈向底层暖平流越强,根据位势倾向方程可知,当暖平流随高度减弱时,等压面高度升高,使得高层出现正变高,促使主导系统进一步的发展;而槽区东部为冷平流,并且冷平流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弱,使得高层出现负变高,使得槽东部加深发展。
简介: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以下简称排放控制区),降低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持续改善沿海和内河港口城市空气质量。该《方案》的发布,意味着2019年1月1日起,中国沿海将全面限硫。该《方案》在已设立的船舶排放控制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三个排放控制水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控制地理范围,加严控制排放要求,就降低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以及船舶排放控制区范围做出了相应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