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on-infectious uveitis,NIU)是一组免疫介导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棘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NIU中的主要促炎因子,阿达木单抗是一种完全的人源性TNF-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与TNF-α结合阻断其诱导的下游过程。阿达木单抗治疗NIU包括Behcet病所致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葡萄膜炎、儿童葡萄膜炎等,可有效减轻炎症,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降低复发率,其安全性也已得到初步证实。阿达木单抗是NIU二线治疗适合的选择,在治疗NIU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36-340)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眼后段组织受累的复杂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接受前后节联合手术的葡萄膜炎合并白内障患者33例(33眼)的临床资料。根据致病原因分为:感染组16例(16眼),其中巨细胞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4眼,疱疹病毒性葡萄膜炎3眼,弓形虫性葡萄膜炎2眼,急性视网膜坏死1眼,细菌或真菌性眼内炎6眼;非感染组17例(17眼),其中特发性葡萄膜炎12眼,眼内淋巴瘤1眼,虹膜异色性睫状体炎2眼,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性葡萄膜炎2眼。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水闪辉指数变化以及组间术后视力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IOL)及硅油填充比例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的术前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2.40(1.50,2.70),术后BCVA为1.70(0.55,2.70),术后视力明显提高(Z=-2.61,P=0.009)。术后,感染组LogMAR BCVA为2.25(2.10,2.93),非感染组为0.92(0.40,1.70),且明显低于感染组(Z=-2.97,P=0.003);感染组视力提高比例为44%,非感染组视力提高比例为71%。全部患者术前眼压为15.0,(10.0,18.5)mmHg(1 mmHg=0.133 kPa),术后眼压为14.0(12.0,16.0)mm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2,P=0.983)。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房水闪辉指数分别为12.4(7.5,73.2)pc/ms和5.0(3.3,7.3)pc/ms,术后房水闪辉指数明显下降(Z=-2.99,P=0.003)。感染组植入IOL比例明显低于非感染组(χ2=6.94,P=0.008),2组间硅油填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619)。结论: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眼后段组织受累的复杂性葡萄膜炎可以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有效控制炎症。
简介:摘要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不能翻译蛋白质的RNA。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易反复发作且治疗棘手,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表明,ncRNA在人类葡萄膜炎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可通过调节与免疫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T淋巴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的免疫应答及炎性因子分泌等方式参与葡萄膜炎发病过程,靶向某些ncRNA对葡萄膜炎的治疗具有一定意义。此外,ncRN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拷贝数变异与葡萄膜炎的遗传易感性高度相关。因此,ncRNA可能作为葡萄炎诊断、判断病情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靶向ncRNA可能成为治疗葡萄膜炎的新策略。本文主要对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在葡萄膜炎发病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60例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按区间随机法分组(实验组、对照组),30例/组。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对照组行“手法小切口下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实验组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治疗。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视力、眼压数值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视力及眼压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3.33%、23.33%。结论: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是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优质的手术方法,建议临床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曲安奈德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某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给予泼尼松龙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曲安奈德联合泼尼松龙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然后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4例,治疗有效率为96%,参照组治疗有效人数为21例,治疗有效率为比84%,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曲安奈德表现出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的一些后遗症和并发症,非常值得临床推荐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葡萄膜炎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06-2022.06本院收治的66例葡萄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相比对照组患者裸眼视力,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佳(P<0.05)。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组/对照组=96.97%/78.79%)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观察组:93.94%/对照组:72.27%)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葡萄膜炎患者行延续性护理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推广可行性较高。
简介:摘要葡萄膜炎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前葡萄膜炎,其发病隐匿、并发症多等特点可导致患者眼部结构损伤、视力丧失。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过程,而托珠单抗是一种人源性IL-6受体(IL-6R)单克隆抗体,通过竞争性与IL-6R结合从而抑制IL-6的生物学活性。对于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氨蝶玲和2种高剂量和(或)高频次单克隆抗体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难治性JIA相关葡萄膜炎(JIAU)患者,托珠单抗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现笔者就托珠单抗在JIAU中的作用机制、应用、安全性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物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接受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物治疗的26例(26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4~91(53.50±16.31)岁,病程(5.73±2.86)d。随访1~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及并发症。结果注药后3周、1、3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分别为0.57±0.44、0.43±0.29、0.30±0.25、0.30±0.26均较治疗前提高(t=2.342、3.260、4.070、4.060,均P<0.05)。注药后3周、1、3及6个月C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5.035、5.545、5.940、5.958,均P<0.05)。注药后4只眼眼压升高,4只眼发生白内障,10只眼结膜下出血,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性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内地塞米松植入物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安全有效,可提高视力,降低C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