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MR增强扫描患者心理疏导与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016年间收治的50例行颅脑MR增强扫描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8例,对照组22例,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与S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移动伪影、挣脱、过敏反应例数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MR增强扫描患者心理疏导有利于改善并消除患者心理问题,提高MR检出质量与效果,值得临床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MR和CT动态扫描小肝癌(SHCC)强化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8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MR和CT动态扫描,对比两种扫描方法下小肝癌强化特征。结果98例患者中发现病灶140个,MR和CT动脉期分别发现127个病灶和90个病灶有明显强化,两种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CC在MR和CT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中的典型表现为高-低-低信号、高-等-低信号;不典型表现为高-高-高信号、高-等-等信号、低-低低信号,两种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和CT动态扫描均可显示小肝癌强化特征,但是MR动脉扫描期可充分反应SHCC的富血供特点,临床在定性诊断时可结合SE序列上的信号特征,MR扫描更由于CT扫描。
简介:摘要MRI是直肠癌术前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明确肿瘤的位置、TNM分期、直肠系膜筋膜状态、肠壁外血管侵犯等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结构式报告使用标准语汇,以标准组织结构生成报告,对报告内容有清晰的规定,这些信息将提供给包括临床医师、病理医师等多学科医疗团队的成员,能够更准确地指导制定治疗方案。目前,国内有关直肠癌MR扫描和结构式报告缺少统一规范,影响直肠癌的MRI精准诊断。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诊疗技术专委会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的专家,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依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文献,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制定了直肠癌MR扫描和结构化报告的专家共识,旨在为我国开展统一规范的直肠癌MRI临床应用提供支持和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接受肺动脉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扫描的患者当中,不同扫描技术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拟接受胸部MRI扫描检查的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肺动脉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扫描,医生分别选择十字交叉法与平行放置法进行扫描,对比患者接受两种不同技术处理后的不同动脉主观评分情况。结果平行放置法扫描的主观评分明显高于十字交叉法,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肺动脉非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扫描的技术选择,医生应用平行放置法进行扫描的效果较好,该技术值得推广。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离子型与非离子型两种对比剂在肝脏MR动态增强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探讨两种对比剂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肾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评价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T分期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经手术病理证实为RCC的187例患者术前肾脏MR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依据肾细胞癌TNM分期的T分期标准,评价:(1)不同序列图像(T2WI、DWI及增强扫描门脉期T1WI)测量肿瘤最大径的准确性;(2)肿瘤侵犯肾周/肾窦脂肪的准确性;(3)伴有肾静脉瘤栓的准确性。采用Kappa检验评价多参数MRI与手术病理评价肾细胞癌T分期的一致性。结果T2WI、DWI、增强T1WI序列图像上测量肿块最大径分别为(5.22±3.28) cm、(5.03±3.08) cm、(5.31±3.37) cm,病理测量肿块最大径为(5.24±3.59) cm,经Wilcoxon秩和检验四者间无显著差异。以瘤周脂肪间隙出现条片或结节灶作为增强MR判定瘤周脂肪浸润的标准,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7%、88.1%、74.6%和95.2%。MRI评价肾静脉瘤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99.2%、98.0%、96.4%。MRI判定肾癌T分期与病理肿瘤T分期的一致性检验加权Kappa值为0.81。结论RCC患者术前多参数MRI检查,能够较准确地判定肿瘤T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有效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上下轴线与胫骨粗隆成角不同度数﹙@成角﹚的患者在髌骨纵嵴﹙TRA图﹚为基础指导膝关节斜矢扫描显示前叉韧带的关系,总结显示前叉韧带全长最优的扫描角度;要求该扫描角度能达到简捷的扫描全程地显示前叉韧带,节约扫描时间,避免病人不能长时间固定不动及以后多次扫描的情况。方法在不同的腿型如‘O’腿,骨折胫骨平台移位…等病人扫描采取相同人不同的扫描角度,不同情况相同扫描角度,共63例子做对比,根据分类作统计最优化的斜矢位扫描角度。结论根据腿型髌骨下缘与胫骨粗隆成角在(8~18)°、(18~30)°、骨折胫骨外移位者…宜用髌骨纵嵴前后轴线偏内(12~15)°(5~8)°(0~-5)°作倾斜扫描线;图像显示ACL各段比例、走形较真实反映活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