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提高急性脑梗死灌注治疗率是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急性脑梗死灌注治疗率,通过分析2021年1月-2021年3月急性脑梗死灌注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在2021年4月-2021年9月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法干预影响急性脑梗死灌注治疗率相关因素后,急性脑梗死灌注治疗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从一季度的42%提高至三季度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CA循环法应用后,完善制度、梳理流程、规范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灌注治疗率,提高医院卒中救治水平。

  • 标签: PDCA  急性脑梗死  再灌注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灌注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灌注治疗特点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灌住治疗,血管通33例,死亡3例。结论用机械方法直接行冠脉灌注更易达到TIMI3级血流,从而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一般直接PCI冠脉通率为85%~90%,而溶栓的通率约65%,且再发事件更多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急性闭塞导致前向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持久缺血而坏死。近20多年来,心血管临床工作者一直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迅速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有效前向血流,挽救濒死心肌,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心肌重构和改善近远期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AMI) 治疗进展 再灌注 粥样斑块破裂 梗死相关血管 前向血流
  • 简介:评价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的效果:使闭塞的脑血管通是溶栓治疗的基础。开展急性脑梗死的溶桂治疗,需要探讨急性脑梗死的血管闲塞率和自然通率,了解动脉和静脉溶桂浩疗的血管通率,以及影响溶拴治疗血管开通的因素。针对上述有关问题,我们结台自己的临床实践进行了文献系统综述。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闭塞 再通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灌注治疗时间延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5年3月份到2016年3月份收治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灌注治疗延续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患者的再次灌注延续时间延迟,患者对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同。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灌注治疗前期延误,需要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家属知识宣教。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治疗时间 延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某医院区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灌注治疗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AMI患者782例,收集病例的一般资料、基本检查、发病季节、就医延迟、治疗方案(灌注治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溶栓治疗;非再灌注治疗)、住院时间及预后等信息,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灌注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782例AMI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66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22例。男女患者比例为3.5∶1,男性多于女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比例逐渐增加。发病人数第一季度最多(222例),第三季度最少(175例)。发病12~24 h内就诊的患者最多(228例)。各年龄组间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EMI和NSTEMI患者的治疗方案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非再灌注治疗灌注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AMI患者有年轻化趋势,且就诊时间长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与该地区生活环境、认识水平有关,因此普及疾病知识、完善AMI急救系统、扩大AMI专业队伍是该地区后续改善AMI灌注治疗现状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 简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灌注治疗始终追求的目标为早期、完全、持续心外膜血管通以及微血管灌注恢复,以降低死亡率、梗死、缩小梗死范围及改善左室功能,是STEMI患者治疗的基石[1,2]。近年来由于国内外STEMI治疗区域网络建立及院前急救转运系统和灌注策略的完善[3,4],使梗死相关动脉(IRA)得以早期开通,同时由于直接PCI、补救PCI、溶栓后常规PCI及辅助抗栓治疗完善而使其最大可能达到快速、完全和长期持续冠状动脉(冠脉)通。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STEMI 直接PCI 梗死相关动脉 辅助抗栓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阐述了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进展。重点介绍了脑梗死治疗关键是尽早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超早期溶栓治疗,即发病6h内的"治疗窗",目前国内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早期的治疗包括降纤(代表药物为东菱克栓酶),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奥扎格雷钠疗效优且安全可靠,纤溶酶是新一代溶栓抗凝药物;进展型脑卒中的治疗以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的治疗尤为重要,临床常用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本文还就各种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药物治疗 缺血半暗带 治疗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阐述了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进展。重点介绍了脑梗死治疗关键是尽早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超早期溶栓治疗,即发病6h内的"治疗窗",目前国内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早期的治疗包括降纤(代表药物为东菱克栓酶),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奥扎格雷钠疗效优且安全可靠,纤溶酶是新一代溶栓抗凝药物;进展型脑卒中的治疗以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的治疗尤为重要,临床常用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本文还就各种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药物治疗 缺血半暗带 治疗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易达生(依达拉奉注射液)及尼莫通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依达拉奉注射液及尼莫通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4例基本痊愈,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1例基本痊愈,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为64.1%。观察组总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10.4±5.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5±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尼莫通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西药疗效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注射液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尼莫通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心内科的常发危重症,发病急,病情变化大,死亡率较高。随着近年来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AMI的诊断和治疗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的诊断技术、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药物不断涌现,为争分夺秒灌注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本文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灌注治疗在国内外的最新进展、策略现状进行一个系统全面的阐述。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溶栓 介入治疗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 意义,同时研究双盲对照的建议。 方法: 对照组采用 临床常规治疗, 实验组加用降纤酶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 血浆纤维蛋白原、 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及 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且 NFDS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组间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降纤酶对于急性脑梗死治疗兼具、 效果佳、 且安全可靠的优势,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降纤酶 急性脑梗死 治疗 评价 双盲对照 研究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梗塞前心绞痛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灌注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7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灌注治疗,其中59例行静脉溶栓治疗,18例行急诊PCI治疗,按既往有无心绞痛(AP)史分为2组,比较两组间梗塞面积大小,院内病死率,死亡原因和存活患者心功能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有AP组与无AP组肌酸激酶峰值分别为(2051±386)U/L、(3221±339)μ/L(P<0.01),肌酸激酶MB同工酶峰值分别为(376±28)U/L、(592±23)U/L,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66±0.13、0.43±0.12(P<0.01)。有AP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无AP组,分别为2.56%和l0.52%(P<0.01)。结论AMI患者同样给予灌注治疗,有AP史的患者比无AP史的患者近期预后好,心肌损伤程度较轻,心功能恢复较好,院内死亡率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原因可能与缺血预适应机制和既往AP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关。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绞痛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