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主体,探究俯卧位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确定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研究对象均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抽检入组对象共计74例,以1:1简单随机化法为分组处理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应用俯卧位通气,后者应用俯卧位通气联合PEEP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评估两组患者呼吸动力学变化、动脉血气指标。结果: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后,两组患者呼吸动力学变化、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结果均为(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期间应用俯卧位通气联合PEEP可改善呼吸状态,调节血流动力学,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理想的改善效果,值得借鉴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呼吸末正压(PEEP)辅助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54例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患者中,对32例采用A/C+PEEP模式进行机械通气(A组);有22例采用A/C模式进行机械通气(B组)。结果A组应用PEEP平均值为(9.8±3.4)cmH2O,应用PEEP时间平均(9.4±4.1)小时;A组达到PaO2≥60mmHg的时间(1.3±0.5)小时优于B组(2.8±1.3)小时,0.01〈P〈0.05;A组拔管撤机平均(4.7±3.0)天,与B组平均(5.3±3.2)天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衰竭均改善,脱机过程中无撤机困难者,脱机后均未再插管。A组救治成功29例,成功率90.6%;B组救治成功17例,成功率77.3%,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死亡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院内感染、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自动出院。结论在应用有效复能剂和阿托品的基础上,应用PEEP进行机械通气有助于尽快纠正肺水肿、脑水肿,促进氧合,抢救呼吸衰竭;应用PEEP有助于肺保护策略的实施,安全可靠、效果满意。良好的呼吸道管理、呼吸监测和PEEP数值调节,是AOPP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EP水平对COPD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患者BNP的影响,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COPD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三组,两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A组20例患者的PEEP水平为3cmH2O,观察组20例患者的PEEP水平为5cmH2O,对照B组的PEEP水平为7cmH2O,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肺动脉压、BNP与对照A、B组比较,优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代谢指标与对照A、B组比较,优势显著(P<0.05)。结论BNP与肺动脉高压存在正相关,在COP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随着PEEP增高,BNP降低,PEEP在7cmH2O以后对BNP影响不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创通气SIMV+PEEP联合咪哒唑仑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抢救治疗的同时,采用SIMV+PEEP联合咪哒唑仑进行有创通气治疗;对照组以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静息心率、呼吸频率、SPO2值、PH值、SaO2值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静息心率、呼吸频率、SPO2值、血气PH值、临床症状缓解迅速,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有创通气SIMV+PEEP联合咪哒唑仑治疗急性左心衰能迅速纠正缺氧及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持续高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非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非ALI/ARDS)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计算机检索PubMed、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发表的关于不同水平PEEP治疗ICU患者(未合并ALI/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研究(CCT)。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试验组较对照组采用相对高水平的PEEP治疗。结局指标为住院病死率或28 d病死率、氧分压、ARDS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肺炎发生率等。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均为RCT研究;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10篇。Meta分析显示:不同水平的PEEP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病死率:优势比(OR)=1.06,95%可信区间(95%CI)为0.57~1.96,P=0.85;28 d病死率:OR=0.34,95%CI为0.09~1.32,P=0.12〕。与低PEEP相比,持续高PEEP可增加患者的氧分压〔加权均数差(WMD)=48.27,95%CI为22.56~73.97,P=0.000 2〕,预防ARDS的发生(OR=0.32,95%CI为0.13~0.82,P=0.02),降低肺炎发生率(OR=0.52,95%CI为0.30~0.89,P=0.02),而两组间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9,95%CI为0.23~2.06,P=0.51)。结论治疗ICU非ALI/ARDS全麻机械通气患者时,采用相对高水平PEEP(10~16 cmH2O,1 cmH2O=0.098 kPa)较低水平PEEP(≤8 cmH2O)能明显提高氧分压,显著降低ARDS和肺炎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容量控制变通气(PCV-VG)模式联合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在腹腔镜手术中对肥胖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20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采用PCV-VG模式联合个体化PEEP,对照组采用常规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的气体交换指标、肺顺应性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和术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肺顺应性(Cst)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V-VG模式联合个体化PEEP应用于腹腔镜肥胖患者手术中,能够显著改善术中和术后的气体交换,提高肺顺应性,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10月择期行胸骨正中切开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单瓣/双瓣)患者64例,性别不限,年龄40~7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BMI18~26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2):对照组(C组)与个体化PEEP组(P组)。充分肺复张后,C组设置PEEP为4 cmH2O;P组采用阶梯PEEP法进行PEEP滴定。2组患者入ICU后设置PEEP 4 cmH2O。于麻醉诱导前(T0)、肺复张前(T1)、PEEP通气20 min(T2)、术后2 h(T3)及术后24 h(T4)时抽取动脉血样,测定血清IL-6及TNF-α浓度,T1~T4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血气分析诊断肺部并发症。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ICU滞留时间。结果P组PEEP[(6.1±1.4) cmH2O]高于C组(P<0.05)。与C组比较,P组T3时血清IL-6和TNF-α浓度降低,T2时CVP升高,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ICU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停机后早期应用个体化PEEP通气可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末正压(PEEP)水平选择对俯卧位通气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复张效果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均给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俯卧位通气治疗,PEEP较低水平〔8~12 cmH2O(1 cmH2O=0.098 kPa)〕为对照组,PEEP较高水平(13~17 cmH2O)为观察组。机械通气全程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于治疗前及治疗48 h时记录肺复张指标,如肺动态顺应性(Cdyn)、肺驱动压(DP)、心率及血乳酸(La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记录患者胸腔积液及心、肝、肾功能不全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PEEP水平为(10.9±1.2)cmH2O,观察组PEEP水平为(15.6±1.5)cmH2O。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复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俯卧位通气治疗后,两组肺复张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改善,且高PEEP水平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复张效果、氧合效果明显优于较低PEEP水平的对照组〔Cdyn(mL/cmH2O):37.61±5.09比32.51±4.97,DP(cmH2O):10.36±1.51比12.55±1.35,心率(次/min):93.13±10.56比108.56±12.49,Lac(mmol/L):2.34±0.41比3.41±0.57,PaO2(mmHg,1 mmHg=0.133 kPa):95.13±3.33比91.81±2.75,PaO2/FiO2(mmHg):180.12±7.25比150.29±8.52,PaCO2(mmHg):38.31±2.13比45.22±2.61,均P<0.05〕。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PEEP水平的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低PEEP水平的对照组〔IL-6(ng/L):526.24±125.18比465.18±130.52,TNF-α(ng/L):42.47±2.20比34.12±1.89,hs-CRP(mg/L):101.24±23.26比83.56±25.51,均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及心、肝、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比8.0%、10.0%比16.0%、2.0%比10.0%、2.0%比6.0%,均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较高PEEP水平有利于重度ARDS患者的肺复张效果,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更佳,并有利于器官功能的恢复;但较高PEEP水平初始通气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炎性因子的释放。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肺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法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法确定全麻患者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时个体化PEEP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5~28.0 kg/m2。全麻后仰卧位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PEEP峰值不超过10 cmH2O,以2 cmH2O进行递增和递减滴定,并采集滴定时相应的Cdyn和肺部EIT数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A组滴定时先递增后递减,B组滴定时先递减后递增。个体化PEEP确定方法:Cdyn法为最大Cdyn相应的PEEP;EIT法通过PV500 PC软件分析获得。比较Cdyn法和EIT法所确定的个体化PEEP水平和成功情况,并对其所确定的个体化PEEP进行ICC一致性分析。结果与Cdyn法比较,2组EIT法确定个体化PEEP的成功率较高,个体化PEEP降低(P<0.05)。A组:EIT法和Cdyn法滴定的个体化PEEP一致性良好(递增-Cdyn法与递增-EIT法的ICC值为0.761,P<0.05;递减-Cdyn法与递减-EIT法ICC值为0.763,P<0.05)。B组:EIT法和Cdyn法滴定的个体化PEEP一致性良好(递增-Cdyn法与递增-EIT法的ICC值为0.809,P<0.05;递减-Cdyn法与递减-EIT法ICC值为0.797,P<0.05)。结论全麻患者肺保护性通气时用EIT法和Cdyn法确定的个体化PEEP一致性良好,然而EIT法成功率较高,其个体化PEEP水平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通气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中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70例,年龄60~7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25 kg/m2,LVEF>5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5):常规PEEP通气组(P组)和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通气组(D组)。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设置VT 7 ml/kg,吸入氧浓度60%,吸呼比1∶2,吸气末暂停时间为10%。P组于气腹建立5 min时给予5 cmH2O PEEP进行通气,直至手术结束。D组于气腹建立5 min时行驱动压导向的个体化PEEP滴定,并以滴定的个体化PEEP维持通气,直至气腹关闭;气腹关闭后,D组重新行驱动压导向的个体化PEEP滴定,并以重新滴定的PEEP维持通气,直至手术结束。分别于气腹前(T0)、气腹建立5 min(T1)、PEEP通气5 min(T2)、PEEP通气30 min(T3)和气腹结束5 min(T4)时记录MAP,并采用经食道超声测量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二尖瓣和三尖瓣瓣口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峰)、二尖瓣和三尖瓣瓣环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收缩期峰值速度(S′),计算心肌做功指数(MPI)和E/e′。结果与P组比较,D组T2和T3时MAP、LVEF、二尖瓣瓣环S′、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三尖瓣瓣环S′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降低,左心室MPI、二尖瓣E/e′、右心室MPI和三尖瓣E/e′升高(P<0.05)。结论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通气可降低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气腹期间心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驱动压(ΔP)滴定PEEP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RARP)老年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RARP患者46例,年龄65~80岁,BMI 19~28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加泰罗尼亚外科患者呼吸风险评估为中高风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ΔP滴定组(D组)(n=23)。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后采用容量控制机械通气模式,C组术中采用5 cmH2O的固定PEEP;D组分别在机控呼吸后、建立Trendelenburg体位及气腹后滴定最适PEEP,首次滴定从4 cmH2O为起始,每隔4 min增加1 cmH2O,直到ΔP达到最小值或PEEP增加至12 cmH2O,第2次滴定在首次滴定的最适PEEP基础上按上述方法递增。D组分别于首次PEEP滴定完成后4 min(T1,C组在固定PEEP机械通气后4 min)、建立Trendelenburg体位后2 h(T2)、气管拔管后1 min(T3)和术后2 h(T4)时测定血清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SP-D)、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可溶性受体(sRAGE)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浓度;评估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的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2组T2~4时血清CC16、SP-D、sRAGE和sICAM-1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2~4时血清CC16、SP-D、sRAGE和sICAM-1浓度降低(P<0.05),术后7 d内PPC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ΔP滴定PEEP可减轻RARP老年患者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