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人物简介:杨明义,江苏苏州人,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留学,毕业于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1999年回国,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海华归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艺术中心研究员,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杨明义首创新一代风格的水墨水乡中国画,创造性地表现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影响巨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亚、美、欧各地举办个人画展近40次,出版各类画册、文篓40余种。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际重要展览。杨明义出名很早。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人们在谈论江苏水印木划艺术时,没有不提到杨明义名字的。他的画之所以能在一般画家的作品中跳出来,一是形式感强,二是感情真切。这两点都很重要,在那个时候,画家中敢于而又善于用形式美感来表达自己真实感情的人,不多。这说明,杨明义是有艺术天分的,天分来自他的遗传基因与家庭教养。不过对画家来说,天资仅仅是艺术成长的有利条件,而不是成功的关键,仅有天赋而不勤奋,往往是少年得志和风光一时,因后力不足成不了气候。
简介:以“汇集中外名品、促进产业升级、引导消费潮流、弘扬服饰文化”为主题的第三届江苏国际服装节于2001年8月29日-9月2日在南京举行。本届服装节由江苏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协办、江苏国际服装节组委会办公室承办,力图通过服装节的举办,在竞争和开放中叫响“苏派”服装,促进江苏由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转变。
简介: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是满足当今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上海市民文化节作为为上海市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平台,在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3年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以来,由于其独有的对文化活动的整合力、对社会力量的吸引力和对市民参与文化创作的推动力,使得市民文化节成为了上海市文化建设的标志。但在文化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暴露了诸多问题,其中以文化活动供需不符、文化赛事功利性较强、文化活动开展过于频繁、文化资源分配失衡性明显、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性不足为代表的问题最为突出,需要采取对策来进一步完善市民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其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之效。
简介:海淀文化艺术中心,一座即能体现中关村“硅谷”的高科技氛围,又能体现中关村所处的海淀区作为北京的“文化区”,这样一个蕴含文化理念的标志性建筑物即将竣工。海淀文化艺术中心位于中关村大街和知春路交汇处东北角,由海淀剧院和帝恒大厦两部分组成。既然是标志性建筑,首先在外观设计上就要独具特色:当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承接了海淀文化艺术中心的外观设计后,即确立了以弧形及三角形结合方形为主题的设计构想,讲究各种形体的穿插与渗透,整体造型的处理以现代高科技为主,形成了风格和个性:设计定型后海淀文化艺术中心的外观一举获得了“十佳建筑设计方案奖”及建筑奖“长城杯”的殊荣;中心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及全天候的户外大型电动扶梯的设计在北京市的同类建筑物中也是一流的;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10000多平方米的超大型的文化广场及大面积的绿化设计更使它拥有了同类其它建筑物不可比拟的优势。
简介:李春海的住处。很有农家小院的风范,院内圈养着几只小鸡和一对羽毛非常美丽的孔雀,配有疏密有致的绿色葫芦叶片贴在蓝色的半空,就像一幅写意画飘动在头顶上。宁静而隐含寓意。我们进入李春海画室的时间正巧是中午。几幅未完成的山水画还挂在墙上,粗大的画笔横七竖八地散落在画案上。浓浓的墨迹还散发着一种泼墨的气息,一幅正在修改的准备参加一个大展的山水画就耸立在我的眼前,我来不及看室内的陈设,却被他笔下渗出的雄浑构架和奇伟力量震撼了!在我临来采访之前。卫汉青就跟我说过:“李春海的画。不同于一般的山水画家。他善于从大处着笔,十分注重整体结构的磅礴动势。有一种独创的雄奇自然之美。”当我站在他的画前的时候。卫汉青的话又重重的轰响在耳边。准确而又直接的话被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