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的早期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78例,将其按病历编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骨折早期即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骨折愈合优良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早期行手术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或避免诸多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恢复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均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降低汉中市汉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终期目标的实施情况及主要死因并探索干预措施。方法对汉台户籍2000-2010年近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汉台户籍2000-2010年近11年5岁内婴幼儿总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三者逐年降低,1-4岁死亡率下降缓慢;556例5岁内死亡婴幼儿中婴儿、新生儿年龄段死亡占比高,但1-4岁段低;近11年5岁内儿童死亡前五位依次为先天畸形(18.89%)、新生儿窒息(18.35%)、意外事故(13.67%)、早产低体重(12.23%)、肺炎(10.43%)。结论汉中市汉台区近11年5岁内婴幼儿及其各年龄组死亡率逐年下降,5岁内死亡婴幼儿中婴儿、新生儿年龄段死亡构成比高;先天畸形、新生儿窒息、意外事故、早产低体重、肺炎是汉中市汉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防治的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1年9月对36例股骨粗隆问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PFN内固定,对髋关节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5例,良10例,差1例,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7.2%。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nterTan与重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适应症,并分析比较其效果。方法选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住我院骨科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InterTan组给予InterTan髓内钉固定,重建钉组给予股骨重建钉固定。效果评价涉及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在住院时间、死亡率的比较中无差异,InterTan组在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Harris评分中不同程度优于重建钉组,特别是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中效果显著。结论新型髓内钉InterTan在各年龄段及各类型的股骨近端骨折中均有良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骨折疏松的老年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对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2020年7月——2021年7月8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状况。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并不明显;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时间较短、创伤较小,且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的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学药物治疗的静脉通道,从而减少了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以及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组织坏死。近年来该项技术在内科肿瘤病,血液病患者身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临床观察发现,部分置管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汗液刺激、药物毒性反应及置管外皮肤细菌侵入等原因,可出现脓性分泌物、静脉炎、败血症等,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增加经济负担、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我科对30例PICC穿刺点感染患者分别采用庆大霉素联合红外线外烤及碘酊和酒精常规消毒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在产后痔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产后痔疮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马应龙痔疮膏治疗,给予观察组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产后2h与产后3d痔疮水肿评分和疼痛评分、产褥期手术治疗率与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后2h两组患者的痔疮水肿评分与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褥期手术治疗率、痔疮水肿评分与疼痛评分显著较低,母乳喂养率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后痔疮患者给予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治疗与护理,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痔疮水肿与疼痛症状,而且还能降低手术治疗率,提高患者的母乳喂养率,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芥散敷脐联合红外线照射促排气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二次剖宫产的单胎孕足月产妇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置基础上,术后6小时给予艾芥散敷脐,配合红外线照射30分钟,持续敷药12小时后取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宫缩良好,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阴道流血未见明显增多,术后阴道流血量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艾芥散敷脐联合红外线照射能尽早恢复肠道功能,促进排气,排便,且操作简便,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适宜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