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规律性血液透析和骨化三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基于不同护理方法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规律性血液透析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前后血钙水平、血磷水平、皮肤瘙痒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皮肤瘙痒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规律性血液透析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的效果相对更为显著,能改善血钙水平、血磷水平、皮肤瘙痒症状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有推广意义。

  • 标签: 规律性血液透析 骨化三醇 慢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应用效果和对患者关节功能及疼痛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滑液关节滑液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含量和治疗后的关节功能、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关节滑液IL-1β、TNF-α、MMP-3 的含量下降幅度更大、疼痛减轻时间更短,膝关节屈曲程度更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阶段性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三钢分院收治的76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并予以阶段性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阶段性康复训练。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两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健康调查简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评估其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为(14.83±3.62)分,低于对照组的(20.33±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 康复训练 委中穴 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夹胫推肘牵膝手法+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积极性。方法:以2016年6月-2021年4月视为该研究病例择取时段,将我院6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予以回顾性方式抽取,随机取样法分组处理(确保每组满足34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夹胫推肘牵膝手法+针灸。结果:观察组97.05%的临床疗效明显高过对照组,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轻、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P<0.05)。结论:以夹胫推肘牵膝手法为基准,与针灸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显著效果,更符合临床推崇价值。

  • 标签: 夹胫推肘牵膝手法 温针灸 膝骨关节炎 疗效 疼痛度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配合阶段性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2021年7月到2022年12月,以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3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阶段性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进行针灸、阶段性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d、术后5d、术后1月观察组疼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阶段性康复训练联用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优良率,可有效改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阶段性康复训练 温针灸 康复优良率 疼痛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和西药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进行治疗为临床症状以及膀胱残余尿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 抽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运用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传统组运用基础治疗以及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针灸,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以及膀胱残余尿量。  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两组排尿情况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超膀胱残余尿量少于传统组,日平均单次尿量多于传统组(P<0.05)。 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运用针灸和西药有利于缓解患者各种临床症状,优化患者膀胱残余尿量。

  • 标签: 温针灸 西药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残余尿量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督灸联合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研究开展于2022年10月—2023年9月,期间收入研究对象86例,均为在本院实施治疗的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的43例以针灸治疗,观察组的43例以督灸联合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髌上囊积液量、VAS评分、僵硬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髌上囊积液量、VAS评分、僵硬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灸联合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可以减少髌上囊积液量,减轻疼痛,缓解关节僵硬。

  • 标签: []督灸 温针灸 阳虚寒凝型 膝骨关节炎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皮计和血氧仪在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旨在提高血管危象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坏死率,从而提升大肢体再植的成功率。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30例接受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监测。研究中同时使用了非接触及接触式皮计来测量皮,以及无创血氧检测仪来测量血氧饱和度。数据收集涵盖了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值,以及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两种监测工具的性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无创血氧监测仪在监测血管危象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地预警血管危象的发生。在特异性方面,血氧仪相较于皮计显示出较低的误报率,即特异性较高。具体来说,血氧仪的特异性为90%(95%置信区间:80%-95%),表明在没有血管危象的情况下,血氧仪正确识别了90%的患者。而皮计的特异性为85%(95%置信区间:75%-92%),略低于血氧仪。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无创血氧监测仪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认为是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支持在临床护理中使用血氧仪进行血管危象的监测,以实现早期发现和干预,从而提高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肢体再植护理 皮温计 血氧仪 血管危象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皮计和血氧仪在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旨在提高血管危象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坏死率,从而提升大肢体再植的成功率。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30例接受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监测。研究中同时使用了非接触及接触式皮计来测量皮,以及无创血氧检测仪来测量血氧饱和度。数据收集涵盖了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值,以及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两种监测工具的性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无创血氧监测仪在监测血管危象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地预警血管危象的发生。在特异性方面,血氧仪相较于皮计显示出较低的误报率,即特异性较高。具体来说,血氧仪的特异性为90%(95%置信区间:80%-95%),表明在没有血管危象的情况下,血氧仪正确识别了90%的患者。而皮计的特异性为85%(95%置信区间:75%-92%),略低于血氧仪。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无创血氧监测仪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认为是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支持在临床护理中使用血氧仪进行血管危象的监测,以实现早期发现和干预,从而提高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肢体再植护理 皮温计 血氧仪 血管危象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血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血小板胶囊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方案落实后,进一步促进了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增加,Treg细胞和Th17细胞表达水平呈良好趋势,血清IL-10、IL-17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血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的应用,可对Treg细胞和Th17细胞产生积极影响,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升血小板胶囊 泼尼松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reg细胞 Th17细胞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电针、针两种不同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有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50例)与针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用电针与针疗法并接受相同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频率为每周五次,以四周作为一个疗程,一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对,包括治疗前后疼痛肿胀程度、运动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两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针灸方式均有良好效果(p<0.05)。其中,针针灸法治疗肿胀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得到的治疗效果要优于电针针灸法(p<0.05),电针针灸法在恢复患者上肢功能方面有良好的效果(p<0.05),两种针灸疗法均能够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电针与针两种治疗法对于治疗康复训练下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均有良好效果。若患者肿胀情况较为严重,首选针疗法,但两种针灸疗法在运动功能与总有效率方面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

  • 标签: 电针 温针 康复训练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就血小板胶囊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ITP效果及对血小板参数及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的难治性ITP患者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12月止于2022年12月,对其实施血小板胶囊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结果:有效治疗落实后,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血小板参数及免疫调节因子水平呈良好趋势,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结论:在难治性ITP的治疗中,血小板胶囊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应用价值明显,可进一步促进血小板参数及免疫调节因子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升血小板胶囊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难治性ITP 血小板参数 免疫调节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通络汤联合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经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应用经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与实验组(31例:应用经通络汤联合针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疗程后血小板黏附率、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高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温经通络汤 针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血糖变化规律,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对2020年9月-2021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36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新生儿出生后3h、6h、12h、24h的血糖值及各时间点低血糖、临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出生后3h血糖值高于出生后6h、12h、24h的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6h、12h、24h的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3h内、3-6h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出生后6-12h、12-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的血糖在出生6h内逐渐降低,之后趋于稳定,因此在6h内发生低血糖、临界低血糖的风险较高,需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保障新生儿的安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 血糖变化规律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柴芩胆汤加减联合“标本配穴”针灸疗法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2.3-2023.3收治的5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25),另一组为研究组(n=25)。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柴芩胆汤加减联合“标本配穴”针灸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及胃肠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出现有效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胃窦部位电频率、胃窦部位电振幅、胃电节律出现有效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降低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血糖方面,柴芩胆汤加减联合“标本配穴”针灸疗法发挥着明显效果,同时帮助改善其胃肠功能。

  • 标签: 柴芩温胆汤加减 标本配穴 糖尿病性胃轻瘫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协同护理模式联合个体化饮食指导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及血清iPTH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联合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联合个体化饮食指导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该护理模式应用与慢性肾功能衰竭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更易于患者接受。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联合个体化饮食指导 慢性肾功能衰竭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清iPTH水平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