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的分析,探讨CT在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检查结果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从CT检查资料得出结节越小,良性的可能性越大;良性结节边缘大多清晰、光整、浅分叶,有时可见粗长毛刺,恶性结节边缘不规则,深分叶,细短毛刺,周缘结构向结节纠集;应用高分辨率增强CT检查可以准确观察孤立性肺结节的钙化灶大小;良性病变的血管聚集检出率不高,一般见于炎性病变及结核瘤内纤维增生牵拉邻近血管形成,此外,CT的检查方法对完整胸膜凹陷的显示极为关键,高分辨率CT对此征象的显示极为理想,但扫描时需包括整个病灶范围。结论临床采用CT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诊断效果显著,具有价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提供有效地治疗依据,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周围型小肺癌在螺旋CT的各种表现,提高对其CT影像的认识。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小肺癌30例,对其影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征象有深浅分叶征16例,毛刺征24例,空泡征8例,胸膜凹陷征16例,血管纠集征6例。增强20例病例行增强检查,12例病灶强化于20-60Hu,3例病灶强化于60Hu以上,1例病灶未见强化。结论螺旋CT及增强CT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有明显优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探讨双源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的影像特点以及其良恶性的诊断。方法回顾的分析21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资料,结合临床症状,手术病理资料,提高术前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水平。结果本组21例GIST,良性病例11例,恶性病例10例,其中发生于胃13例(良性9例,恶性4例),小肠6例(良性2例,恶性4例),发生于结肠及肠系膜均为1例,且均为恶性。病灶大于5cm(良性2例,恶性9例),小于5cm(良性9,恶性1例)。良性病灶均呈类圆形,恶性病灶4例呈圆形或类圆形,6例病灶呈不规则形。肿块边界清楚,占13例(良性10例,恶性2例),边界不清楚者占8例,均为恶性。平扫等密度的有12例.(良性10例,恶性2例),其中一例良性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平扫密度不均匀有9例,均为恶性病变,其中中央低密度有6例。增强呈均匀强化11例(良性8例,恶性4例),不均匀强化9例(周边强化,中心不强化5例),1例病灶未见强化。8例病灶周围可见瘤内及瘤旁有成簇状排列的血管影。本组病例有7例发现转移,5例转移至肝脏,2例转移至肠系膜。结论螺旋CT对良、恶性GIST术前定性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CT检查与高分辨率CT检查在诊断肺弥漫性疾病方面的效果价值。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弥漫性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CT检查(对照组,37例)与高分辨率CT检查(观察组,37例)时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接受高分辨率CT检查的观察组患者,除肺小叶间隔增厚外,其余检查项目同对照组相比,检查图像均更加清晰、准确,分辨率更高,对比其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诊断肺弥漫性疾病时可以采用高分辨率CT检查方法,同常规CT检查相比高分辨率CT检查的检查图像更加清晰,分辨率更高,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