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实验分离、鉴定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S.Suis2)的临床价值。方法所有标本均先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查找细菌;然后根据细菌的菌落形态、生化反应、药敏结果、血清学及PCR试验等进行诊断鉴定。结果22例疑似S.Suis2菌感染患者共采集标本30份(血液22份,脑脊液8份),血液培养出S.Suis2菌15株(68.2%),脑脊液培养出S.Suis2菌5株(22.7%),血液、脑脊液同时培养出S.Suis2菌3株(13.6%)。结论实验分离、鉴定S.Suis2菌有利于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猪链球菌2型 分离 鉴定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6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考察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30例为1组。A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B组采用宫腔镜剪刀分离治疗,对比治疗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中度粘连A组子宫腔恢复满意率高于B组(P<0.05);两组间月经变化无显著差异;A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6例(27%),B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5例(2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腔粘连的患者,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粘连 分离手术 疗效 生殖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对分子印迹技术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 标签: 分子印迹技术 天然药物 有效成分 提取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检测人员采用微生物鉴定仪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珠海美华MA120鉴定卡对菌种进行鉴定,利用MA120药敏卡对各种菌种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24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科标本最多,新生儿科标本次之,妇科门诊标本最少;在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利福平等抗菌药物方面,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增强治疗效果。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分离株 感染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2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对比。方法 以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9月 6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考察对象,随机分成 A组和 B组, 30例为 1组。 A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 B组采用宫腔镜剪刀分离治疗,对比治疗的差异。结果 两组比较,中度粘连 A组子宫腔恢复满意率高于 B组( P< 0.05);两组间月经变化无显著差异; A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 6例 (27%), B组中度粘连术后妊娠 5例 (2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对于宫腔粘连的患者,使用电切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粘连 分离手术 疗效 生殖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 临床生化检测时使用 普通管、促凝管、促凝剂 / 分离胶管 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 我院收治的 65 例血液检测 患者,分别用 普通管、促凝管、促凝剂 /分离胶管采取患者的静脉血,每管各采集 5ml 血液,对三种采血管的血液凝固时间、血清分离效果以及 ALT、 LDH 、 ALB、 GLU 、 CK 水平 。结果:三种采血管检测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 0.05 ), 普通管血液凝固时间比其它两种长( P < 0.05 ),血清分离效果没有差异 ( P > 0.05 ) 。结论:三种不同型号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影响不大,对于需要快速出结果的样品可选用含 促凝剂的采血 管,其它检测需根据具体检测的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管,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生化 普通管 促凝管 促凝剂 / 分 离胶管 血 液凝固
  • 简介:我院于1988年6月~2001年6月收治的陈旧性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26例,行手术并放复位,螺栓内固定,带蒂腓骨(长)短肌腱的一半经外踝及胫骨远端隧道重建下胫腓韧带术,疗效满意.

  • 标签: 陈旧性下胫腓关节分离 二期手术 手术治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例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本组患儿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侧的提携角、Baumann角平均值与健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儿均未发生骨骺早闭,肘关节屈伸范围正常,前臂能够自主旋动,骨折处外观恢复良好,未见畸形.本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优17例、良1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74%(18/19).伤后1d以内及1~7d内就诊行手术治疗的患儿,肘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为100.00%,均显著高于伤后7d以上就诊行手术治疗的患儿(50.00%),P<0.05.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能对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避免肘内外翻畸形的发生,让患肢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同时该术式的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词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肱骨远端全骺分离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35-02

  • 标签:
  • 简介: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我们将K562细胞林bcr/ablmRNA0.3kb的接合区cDNA片段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并插入到质粒pGEM-4-Z载体中。经限制酶切分析和荧光标记M13引物法DNA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pB3A2中有0.3kb的插入片段与K562mRNA接合区序列完全一致。我们分离到的接合区DNA可用于bcr/abl基因的检测及其反义核酸抑制的研究。

  • 标签: BCR/ABL基因 接合区 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频脉冲结合手法催乳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护理应用。方法: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范围设定为2022年1月~2023年3月,选定研究样本为此时间段内将出生后即母婴分离的产妇70例,以治疗方案差异为分组依据,其中,采用低频脉冲治疗结合手法进行乳房护理催乳为观察组,采用手法乳房护理、热敷等催乳即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5例,将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护理满意度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后第1天、产后第2天、产后第3天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不管在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例数中,还是在不满意的例数中,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其中,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7.1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母婴分离产妇中,低频脉冲结合手法催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促进乳汁分泌,确保产妇良好的接受度,从而形成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低频脉冲 手法护理 母婴分离 催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联合伤口处理对患者愈合的影响。 方法 : 于本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2 月收治的肠造口患者中,随机选取 6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在常规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均接受用药指导、切口皮肤护理等护理服务,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组患者另外行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联合伤口处理。 结果 :从两组患者伤口渗出液量、伤口拆除缝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更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增加使用 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联合伤口处理措施,能够加快肠造口患者伤口愈合时间,降低感染、局部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 伤口处理 愈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内容为:阳性微生物样本;共62份,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白内障伴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一年间收治的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100例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50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眼压: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的眼压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眼压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②房角宽度: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房角宽度均大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房角宽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于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常规手术疗法,可改善眼压和房角宽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手术 白内障伴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21年期间本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获取并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期间临床分离的585份大肠埃希菌标本,对其来源、分布情况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2015-2021年期间,本院共分离致病菌400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585株,分离率为14.60%(585/4007),整体检出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017年和2020年检出率较高为21.6%和20.8%。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穿刺液、分泌物、尿液、脓液、血液和痰液,尿液中检出率最高(184株,31.45%)。本院抗生素使用量前五位为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2015-2021年期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呈现上升趋势(P<0.05),对头孢曲松敏感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对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唑林的敏感性基本保持稳定(P>0.05)。结论:近些年来,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对部分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降低,需结合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抗生素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微滤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对象为2020.3~2022.3某疾控中心所接收的微生物阳性待检样本180份,随机数字法施以分组,微生物检测中施以常规平板培养法的90份样本纳入对照组,微生物检测中施以微滤膜分离技术的90份样本纳入研究组,对检验效果(微生物检出情况、污染情况、检验灵敏度、检测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和对照组(78.89%)比较,研究组微生物检出率(96.67%)明显较高,P

  • 标签: 微滤膜分离技术 微生物检测 疾控中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