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住院部2016年01月01日至2017年06月01日收治8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手术治疗(40例)、观察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2.50%,P小于0.05,统计学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统计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并且还能降低复发率,对预后起到改善作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检验中的前S_1抗原和HBV-DNA检测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我院检验科的400例乙肝病毒检验标本进行检验,依照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前S_1抗原检验,观察组给予HBV-DNA检验,观察每组对在乙肝病毒检验血清标志物HBeAg的诊断疗效。结果观察组HBeAg阳性和HBeAg抗阳性的检验正确率为95(190/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检验正确70%(140/2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S_1抗原在乙肝病毒检验中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检验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正确率,且HBV-DNA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特点,前S_1抗原的假阴性并不意味着HBV-DNA检测价值的缺失,而是在期间承担着更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征,值得临床连用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HR-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宫颈疾病患者共有600例,时间段为2015.1.23-2018.1.23,所有患者均经过组织病理学获得明确的诊断,其中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分别占据485例、71例、27例、13例、4例,均给予TCT+HR-HPV检测,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进行TCT+HR-HPV检测后,与组织病理学相比较,得知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97%、43.66%、74.07%、84.62%、100.00%,说明随着组织病理学级别的递增,其检测阳性率将会逐渐递增。结论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给予TCT+HR-HPV检测的价值显著,值得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前体位摆放时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打算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为实验组,每组各30名患者。在对患者实行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前15分钟时,给实验组的患者肌肉注射10mg2ml地佐辛,对照组注射2ml的0.9%氯化钠溶液,即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安静平卧位、体位摆放时、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的数字镇静评分(NSS)、VAS评分的改变情况以判断两组情况下对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安静平卧位时,两组评分有较小的差异,对照组VAS评分略大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位摆放时和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实验组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远小于对照组。结论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的镇痛效果很好,而且能显著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1日到 2018年 5月 31日期间收治的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与观察组( n=30),对照组院前急诊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院前急救及入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具有显著意义,能够提升救治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肘前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近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1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均接受肘前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观察1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肘关节活动度(屈曲度、伸张度)。结果经肘前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1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手术时间为(38.41±4.34)min,骨折愈合时间为(3.87±0.74)周,术后仅出现1例切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术后随访3个月,无脱落病例。1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33%,且患外侧肘关节伸展度、屈曲度与健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肘前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具有肘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56例作为观察对象,均来自2017年2月-2018年3月,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2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流程管理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和入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流程管理法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较为系统的为患者实施从接到急救电话到入院治疗的措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入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被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与前外侧切口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中抽取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前外侧切口剖胸的手术方法,观察组进行电视胸腔镜的手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安全性能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ICU重症多脏器衰竭患者中具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过去两年内我院接收治疗的62例ICU重症多脏器衰竭患者的相关情况,以患者最终死亡或者顺利出院进行分组,其中26例患者死亡,作为小组1,另外36例患者存活,作为小组2,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各个阶段的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小组1患者的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平均值明显高于小组2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含量高低作为ICU重症多脏器衰竭患者预后预测指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表现出较大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294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衣原体(CT)、BV、滴虫等病原体的检测,观察分析生殖道病原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出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衣原体、BV、滴虫感染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衣原体、BV、滴虫感染与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危险性。结论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存在必然或一定的相关性,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锁定加压内固定疗法,治疗组采用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的手术开展情况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手术开展情况及其相关指标中,其中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两项指标大小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三项指标大小和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开展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过程后,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转运的时间、急救之前评估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结果实验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运的时间、急救之前评估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转运、评估、抢救时间而提升抢救成功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更好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应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急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采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急救成功概率,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流程,全面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心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病发部位分为前壁心梗组(48例)和下壁心梗组(50例)。所有患者在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并在30min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到患者体内。采用pm8000型参监护仪对患者的心律状况进行连续3d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前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占29.17%;下壁心梗组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占12.00%。前壁心梗组出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下壁心梗组(P<0.05)。前壁心梗组出现28例心律失常现象,其中3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33%,死亡率为6.25%。下壁心梗组出现32例心律失常现象,6例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00%,死亡率为12.00%。下壁心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前壁心梗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梗与下壁心梗心律失常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清洁度。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甘露醇联合比沙可啶肠溶片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应用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服药耐受程度、肠道清洁程度、肠道清洁范围、腹泻次数、不良反应、操作时间。结果实验组肠道服药耐受程度、肠道清洁程度、肠道清洁范围、腹泻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甘露醇联合比沙可啶肠溶片进行肠道准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甘露醇,前者对患者肠道准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便于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