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分子影像学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对人或其他活体的生物学过程进行可视化、特征化和监测的科学,其迅速发展使疾病诊断由传统的解剖形态学向功能、代谢、受体和基因的分子水平转化。核医学作为最成熟的分子影像技术,其所用设备也从单模态发展到双模态,其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CT融合骨显像在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治疗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抽取我科室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1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筛选时间为2016年3月份到2017年3月份。按照早期盐酸氨溴索使用剂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早期使用常规剂量,观察组在早期给予加大剂量,统计两组患者的退烧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烧时间、病症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相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达到96.67%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83.02%的有效率比较,高于其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肺炎早期治疗过程中给予加大剂量的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缩短患者的治疗事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有效避免患者的病情恶化,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00名,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50名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93.47±2.41)、护理满意度评分(96.92±2.21)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74.24±2.58)、护理满意度评分(82.42±2.37),(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情感功能、语言功能、心理健康状况、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抽取近两年在本院进行医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63个。A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药物和方法进行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另外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和FMA评分的改善情况,调查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所受治疗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前后的ADL和FMA评分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都明显提高,且B组患者ADL和FMA评分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的调查发现,A组患者对所受治疗护理的满意度为81.67%;B组患者的满意度为为95.93%,大大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进行早期康复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能够大大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脑梗塞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后对于其语言、肢体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救治的脑梗塞患者106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53例。针对常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针对实验观察组则是开展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肢体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护理满意度水平均显著比护理干预之前有所提升(P<0.05)。结论临床上在开展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模式有着显著的效果,其能够良好的改善脑梗塞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有效的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0-25岁儿童早期发展不同干预方式对促进正常婴幼儿智能与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出生并自愿参加早期发展指导的0-3月正常足月儿150例为实验组,分为直接干预组、间接干预组、综合干预组三组,每组50人;同期在我院出生并在我科定期体的正常足月儿50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在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前后应用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智能测查,2-25岁时进行儿童行为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实验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在以上4个年龄组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直接干预组与间接干预组无显著性差异,且均低于综合干预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持续存在。2-25岁时行为偏差的发生率在直接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间接干预组及综合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间接干预和直接干预均可以促进正常婴幼儿的智能发展,而综合干预的作用更为明显。间接干预或综合干预更有利于降低儿童行为偏差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药物治疗早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治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03月-2017年03月我院诊治的早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7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观察组在吸氧、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方法2组在治疗前PaO2和PaCO2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通气功能都有改善,治疗后PaO2均有升高,PaCO2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2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显著,观察组PaCO2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对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式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2例子宫肌瘤和84例子宫肌腺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和经阴道超声图像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肌瘤声像图为圆形低回声区和等回声区,以及分布不均匀的强回声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团块周边可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内部有时可见棒条状血流。子宫肌腺症声像图为子宫均匀性增大,形态饱满,子宫切面见肌壁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回声增强,呈粗糙光点回声,边界不清楚,欠规则。病灶区内血流少,见稀疏的短条状血流。结论经阴道超声可获得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图像。能比腹式更清楚地显示子宫肌壁内的微细改变,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管结石病的彩超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肝胆管结石大小为0.3~3.2cm,以位于肝左叶居多,占67.3%(35/52),与肝右叶分布率及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分布率比较,结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8.73和39.43,P<0.05。其声像图表现为沿左右肝内胆管走行呈簇状分布,可见多发泥沙样结石呈斑点状、条索状、团块状或不规则分布的高、强回声,后方大多伴明显声影,近端肝内胆管扩张至0.5~2.1cm,与伴行的门静脉分支形成“平行管征”。病灶部位血流显像中可见,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显像均清晰者46例(占88.5%)。结论彩超检查是肝胆管结石病重要的诊断手段,在超声下多角度、多切面扫查,并利用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信息,可准确判断及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血管征特性在肺部微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并行CT扫描的肺部微小结节病变患者中,抽取出80例患者进行分组,将恶性病理改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良性病理改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病例数为38例,观察组病例数为42例。对比两组患者CT扫描过后的病变类型、敏感性、血管征分型、CT强化峰值(PH)以及CT强化峰值与主动脉强化值的比值(SPH/PPH)。结果观察组CT血管征敏感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敏感率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PH、SPH/PPH的组间差异均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征特性在肺部微小结节病变的定性、诊断起到重要意义,临床诊治时利用CT血管征能够确定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病变,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管结石病的彩超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肝胆管结石大小为0.3~3.2cm,以位于肝左叶居多,占67.3%(35/52),与肝右叶分布率及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分布率比较,结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8.73和39.43,P<0.05。其声像图表现为沿左右肝内胆管走行呈簇状分布,可见多发泥沙样结石呈斑点状、条索状、团块状或不规则分布的高、强回声,后方大多伴明显声影,近端肝内胆管扩张至0.5~2.1cm,与伴行的门静脉分支形成“平行管征”。病灶部位血流显像中可见,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显像均清晰者46例(占88.5%)。结论彩超检查是肝胆管结石病重要的诊断手段,在超声下多角度、多切面扫查,并利用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信息,可准确判断及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