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输尿管导管引流用于治疗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21年01月-2024年01月,选取此时段我院收治的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50例展开分析。按电脑随机分配法分组,25例/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分析组在前者情况下增加输尿管导管引流治疗。对比2组的炎性因子含量、治疗疗效。结果:在治疗前,2组的炎性因子含量对比未见差异(P>0.05)。在治疗后,分析组的炎性因子含量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组的治疗疗效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输尿管导管引流,可以使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炎症反应得到减轻,同时,还可提高治疗疗效,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留置胃管患者效果,分析意外拔管发生率以及对其负性心理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留置胃管的12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观察意外拔管发生率以及患者负性情绪情况(SAS评分、SDS评分)。 结果:观察组意外拔管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0.0%(p值<0.05);对照组SAS、SDS评分护理前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别(p值>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留置胃管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有所下降,患者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显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危重症评分系统在预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00例留置中心静导管患者,采用改良危重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分数≥15分则发生感染的高危分值,将40例≥15分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与2013年6月-2015年7月期间≥15分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80%患者的改良危重评分≥15分,给予这些患者集束化护理,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使用率下降至60.55%,感染率下降至0.22%。结论改良危重症评分系统在预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带管患者193例,作为研究组。将实施风险管理前在我院普外泌尿外科的142例带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导管阻塞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积极的风险防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通畅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管道堵塞率、导管相关感染率等管道护理问题,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ACE联合MW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近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01至2012-12期间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单纯TACE方式与TACE联合MWA方式进行治疗,在术后30天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3年患者存活率、存活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1年、2年、3年的存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显著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TACE联合MWA方式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近远期存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临床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简介: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加注入尿激酶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的堵管发生率及患者耐受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8月住院部确诊的胸腔积液73例,分为3组,实验一组21例采用胸腔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实验二组18例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加每日尿激酶10万单位注入胸腔,对照组34例采用留置常规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比较3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堵管率、耐受性.结果实验一组、二组堵管率分别为42.9%(9/21)和27.8%(5/18),对照组为14.7%(5/34).实验一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22,P=0.020).实验一、二组总体耐受性满意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55.9%(χ2=12.973,P=0.000),实验组耐受性好.结论尿激酶在减少胸腔闭式引流管堵管率上有一定作用.患者对中心静脉导管的耐受性要好于常规置管.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套囊压力监测间隔时间的不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ICU行气管插管且机械通气至少48h的患者56例,其中观察组32例患者每6h间断控制套囊压力至30cmH2O,对照组24例患者每4h间断控制套囊压力至30cmH2O。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持续时间、 ICU在院时间、死亡率。结果 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20.83%,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34.38%,但两组VAP的发生率及VAP的发生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在院时间为14.25±12.8d,对照组ICU在院时间为29.5±41.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套囊压力采用每6h间断监测,不会增加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OAC中的利伐沙班在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近两年于我院就诊的导管相关性血栓患者总计11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55例。实验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B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保留情况,计算出导管保留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风险情况。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导管保留情况为98.2%,实验B组患者的导管保留情况为100%,两组患者的导管保留情况相差不大,但是实验B组的导管保留情况要稍好一点。实验A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为(61.55±9.22)d,实验B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为(65.25±8.31)d,则实验A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稍短于实验B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实验A组患者的出血风险情况为5.5%,实验B组患者的出血风险情况为3.6%,两组患者的出血风险情况相差不大,但是实验B组的出血风险情况要稍好一点。结论:DOAC中的利伐沙班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治疗,提高了导管的保留性,同时治疗也相对于安全,值得推崇。
简介:目的比较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和传统注射器抽吸后加压包扎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组22例和注射器抽吸局部加压包扎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皮下积液治愈时间和累计皮下积液量。结果静脉留置针组平均皮下积液治愈时间为(4.53±1.35)d明显短于注射器抽吸组(6.46±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1);静脉留置针组平均累计皮下积液量(24.35±7.97)ml少于注射器抽吸组(30.89±9.68)ml,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342,P〈0.05)。结论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压吸引是一种有效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创伤小不增加患者痛苦,易为患者接受。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细致护理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为参考依据。方法 将从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医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的方法分别为,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选用细致护理措施,将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对发现,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且患儿护理后的疼痛感得到明显的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采用细致护理的方法护理效果更好,患者家属普遍护理满意度更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临床护理上更适宜被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病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以探究其对膀胱刺激征病人的效果。方法:本次8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行手术治疗后的留置导尿管病人,将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划分方式可以细化为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常规护理)与B组(常规护理加以持续质量改进),对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采取不同护理后,B组病人的护理效果明显优势显著;另外B组病人膀胱刺激征消失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生活质量评分也比A组病人偏高,表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以上表述,将常规护理加以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行手术治疗后的留置导尿管病人护理中,能够缩短膀胱刺激征消失时间、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建议提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在胃间质瘤内镜治疗术后留置胃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确诊为胃间质瘤并行内镜治疗术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实验组6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比较患者生命体征MEWS评分、疼痛、睡眠评分、舒适度评分、康复效果-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出现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16,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6,I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1,总计有22人出现不适的情况,不适率为34.92%,且拔管时间为5.72±0.27天,住院天数为12.83±1.72天;观察组患者出现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14,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8,III度不适的患者人数为0,总计有22人出现不适的情况,不适率为34.92%,且拔管时间为5.11±0.17天,住院天数为11.21±1.27天。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MEWS评分、VAS疼痛评分、睡眠评分、舒适度评分相似,两组数据比较无一般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间质瘤术后行留置胃管治疗并发咽喉部不适的患者进行氯化钠-统一用生理盐水或0.9%的氯化钠雾化吸入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咽喉部的不适,此外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态度有改善。证明给予留置胃管治疗的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和相关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咽喉部不适。
简介:目的探讨骨感染病人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5例行PICC置管的骨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145例骨感染病人中发生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27例,发生率为18.62%,并发症以导管相关性感染为主。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年龄、PICC置管操作护士年资、导管管腔数、导管留置时间、是否有其他自身疾病是病人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是否有其他自身疾病经哑变量处理后,患糖尿病与免疫抑制类疾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年龄大于65岁、患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类疾病、PICC置管操作护士年资小于10年、使用双腔PICC导管及导管留置时间大于20d是引起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相应临床预防与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管镜碎石联合封堵取石导管治疗崁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崁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CNL)50例,观察组(URSLL联合封堵石导管)5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并发症(发热,血尿,肾绞疼)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管镜碎石联合封堵取石导管治疗崁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并发症更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于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为其提供预防性护理对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栓形成产生的预防性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主体,共计66例,经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以对照组为参照,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期间应用预防性护理具有突出效果,可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