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杭州市2014—2017年出生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接种情况,为今后EV71疫苗的接种实施提供依据。方法从杭州市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4—2017年出生儿童EV71疫苗接种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550 888名2014—2017年出生儿童中,第1剂次EV71疫苗接种率为29.15%,2014—2017年各年出生儿童接种率分别为11.55%、22.13%、37.93%和42.16%,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县儿童接种率分别为43.85%、20.78%和27.87%。第2剂次接种率为26.59%,2014—2017年各年龄组儿童接种率分别为10.14%、20.03%、35.23%和38.31%,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县儿童接种率分别为40.51%、18.59%和24.61%。EV71疫苗主要接种年龄为1岁,其中10~13月龄为接种高峰。结论杭州市EV71疫苗接种率虽逐年上升但有待进一步提高,接种月龄偏晚,需加强EV71疫苗接种宣传,使儿童尽早完成接种获得免疫保护。

  • 标签: 疫苗 肠道病毒71型 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时间与接种状况对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预防状况。方法 囊括2018年~2019年于本防疫中心行乙肝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进行分析(376例),明确免疫时间和接种状况对预防HBV感染的影响。结果 376例儿童中,300例未感染HBV,占比79.79%,76例感染HBV,占比20.21%。乙肝接种史、首针接种时间、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乙肝家族史等因素与HBV感染具有密切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B感染与乙肝接种史、首针接种时间、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乙肝家族史等因素有关,临床需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并在1岁前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从而降低HBV感染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时间 接种情况 乙肝病毒
  • 简介:摘要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隶属披膜病毒科的甲型病毒属,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传播,主要引起以高热、皮疹、多发性关节炎/多关节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威胁。目前仍无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本篇综述简要概述基孔肯雅病毒的基因组与流行病学特征、主要抗原的免疫应答特点及疫苗的最新研发进展。

  • 标签: 基孔肯雅病毒 感染 抗原 疫苗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用毒种的传代稳定性,确保毒种适用于疫苗生产。方法将WHO推荐的季节性流感疫苗甲型H1N1和H3N2、乙型BV和BY病毒株(原始种子批)在鸡胚中传代扩增,制备生产用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毒种。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的要求对毒种进行检定,包括鉴别试验、病毒滴度和血凝滴度测定、外源微生物检查等。将毒种连续传10代,用反转录PCR扩增第2、3、4、5、10代病毒鸡胚尿囊液中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传代过程中血凝素和NA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结果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毒种的抗原性均与推荐的病毒株一致。各型病毒滴度均>6.5 lg半数鸡胚感染量/ml,血凝滴度均≥1∶160。2个种子批的支原体和无菌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主种子批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和禽腺病毒检查结果亦为阴性。毒种在鸡胚中连续传代后,各型病毒株血凝素和NA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9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结论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用毒种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可用于疫苗生产。

  • 标签: 流感疫苗 血凝素糖蛋白类,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传代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儿童疫苗接种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城区预防接种门诊的 90名疫苗接种儿童的家长,根据儿童疫苗接种先后顺序,将儿童家长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 45例)、一组为观察组( 45例),将常规预防接种应用于对照组儿童疫苗接种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两组儿童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儿童家长对疫苗健康知识的知晓得分更高,差异显著(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儿童平均接种率更高,接种延长时间更短,接种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儿童疫苗接种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能取得良好效果,其能提高儿童家长对疫苗知识的认知度,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因此,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儿童疫苗接种 影响
  • 作者: 陶焱炀 金鹏飞 朱凤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0009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临床评价所,南京 210009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0009;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肠道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9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预防2~17岁儿童季节性流感的保护效果。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2003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发表的、研究设计为病例对照的、关于研究LAIV预防儿童季节性流感保护效果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3.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均为检测阴性设计(Test-negative design,TND)研究。结果显示LAIV预防儿童季节性流感的保护效果为49%(95%CI:40%~57%)。亚组分析发现:LAIV预防A(H1N1)pdm09型、A(H3N2)型和B型流感的保护效果分别为35%(95%CI:5%~56%)、35%(95%CI:21%~46%)和71%(95%CI:55%~82%);三价LAIV和四价LAIV在儿童中的保护效果分别为56%(95%CI:48%~63%)和44%(95%CI:27%~57%);LAIV在欧洲地区和北美洲地区的保护效果分别为65%(95%CI:47%~77%)和46%(95%CI:36%~55%)。结论LAIV对2~17岁儿童季节性流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标签: 流感减毒活疫苗 儿童 季节性流感 保护效果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预防用疫苗疫苗)的安全性是临床试验重点关注和评价的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来疫苗注册试验的审评实践,就安全性研究的常见问题提出系列思考和建议,包括安全性研究假设,入排标准及暂停/终止标准的考虑,安全性观察的常规要求和临床指标、疫苗排毒及佐剂安全性等特殊研究内容,并进一步明确了序贯入组的安全性观察要求,强调了因果相关性的科学判定和安全性监测工作质量等方面内容,供疫苗研发参考和借鉴,同时探讨适宜的解决方法,以促进我国疫苗研发和风险控制。

  • 标签: 疫苗 临床试验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1-5岁儿童开展水痘疫苗预防的效果。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诊治的 436例 1-5岁儿童临床资料,均开展水痘疫苗预防,分析患水痘情况。结果:本组探究中,患水痘 43例,接种疫苗 261例,水痘保护 318例。结论: 1-5岁儿童开展水痘疫苗预防,效果理想。

  • 标签: 1-5岁 儿童 水痘疫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的63例儿童视为研究组,将同期未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的63例儿童视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水痘发生率、出疹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中感染水痘1例,发生率是1.59%;参照组中感染水痘7例,发生率是11.11%。参照组的水痘感染发生率较高,与研究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儿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后,出现1例红肿反应,1例发热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17%。研究组儿童的出疹时间、脱痂时间及病程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后,可降低儿童的水痘感染发生率,缩短儿童出疹及脱痂时间,建议推广。

  • 标签: 预防接种 水痘减毒活疫苗 不良反应
  • 作者: 宋云 于鹏程 朱武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1
  • 出处:《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武汉 430071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采血方式对狂犬病疫苗免疫小鼠中和抗体检测的影响,为狂犬病研究中选择更适合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y,RVNA)检测的采血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0只4~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摘眼球采血,间隔7天,n=30)、B组(内眦采血,间隔7 d,n=10)、C组(内眦采血,间隔14 d,n=10),各组小鼠进行狂犬病疫苗免疫后,于不同时点取血检测血清抗体,分析不同采血方式对小鼠RVNA的影响。每日观察小鼠状态,并记录体重。结果在整个试验中,各组小鼠采血前后体重均有正常性增长,但各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利用率A组高于B、C组,B组和C组小鼠利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RVNA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鼠体重、RVNA水平无差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试验成本、动物福利等因素的影响,认为间隔7天内眦采血法为检测RVNA水平试验最合适的采血方法。

  • 标签: 采血方式 狂犬病 小鼠
  • 简介:摘要:临床上,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因为受到流感病毒而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传染源主要为隐性感染者以及患者人群,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全身酸痛、畏寒、高热以及乏力等,同时存在鼻塞、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在进行体检中能发现咽部充血,其肺部存在可闻的干啰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临床上针对流感的预防最为常见的方式就为流感疫苗接种,在本次研究中对社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接种流感疫苗免疫后 效果
  • 简介:摘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球菌引发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应用,大部分于人群中广泛流行的致病性脑膜炎球菌(血清A、C、W135、Y群)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这也导致B群脑膜炎球菌引发的流脑占比增多。此文综述了目前已发现的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候选抗原,以及基于这些抗原已经获批和正在研发的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以期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新型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研发。

  • 标签: 奈瑟球菌,脑膜炎,血清B群 脑膜炎双球菌菌苗 候选抗原
  • 简介:摘要细胞因子是一大类可溶性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成员包括IFN、生长因子、IL和趋化因子等。它们是体内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激活和调节,作为内源性佐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直是研究热点。此文综述细胞因子佐剂在流感疫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细胞因子类 佐剂,免疫 流感疫苗
  • 简介:【摘 要】目的:于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6月来我计划免疫门诊进行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 800例婴幼儿患者开展研究,观察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在 800例有幼儿中,有 102例是加强免疫, 698例是基础免疫。有 50例皮肤表面出现红肿热痛,大都是小于 3cm2; 10例皮疹; 20注射部位硬结。考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接种人员的操作水平、受种者个体差异等有关。结论:于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中,时常有不良反应发生,所以要做好护理工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只要接种人员掌握百白破疫苗的预防接种原则以及处理原则,在进行接种前详细了解婴幼儿的身体情况,在进行接种时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就可减少甚至是避免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百白破疫苗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观察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患者应用恩替卡韦+乙肝疫苗治疗临床效果。选取在2019年01月~2020年10月研究时间段内,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实施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干预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表面抗原与抗体滴度变化情况对比。结果: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及表面抗原滴度与表面抗体滴度水平,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实施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干预后,对慢性乙肝疾病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乙肝 恩替卡韦 乙肝疫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在不同的流感季节存在很大变化。尽管WHO每年会对流感疫苗株进行评估和更新,但疫苗免疫效果有时仍不可避免的不理想。本文对有关影响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季节性流感的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综述结果显示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匹配程度,免疫前暴露(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年龄以及自身免疫功能状况都会影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

  • 标签: 流感,人 疫苗 免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康复新液与保妇康栓联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 11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伴 HR-HPV感染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康复新液与保妇康栓联用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伴 HR-HPV 感染的疗效较为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保妇康栓 康复新液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