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0月72例行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CTA诊断结果。结果本组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且获得满意图像37例肠系膜上动脉(SMA)缺血性病变(7例SMA急性栓塞、30例SMA慢性狭窄),21例SMA夹层(9例孤立性SMA夹层、12例腹主动脉夹层累及SMA),14例SMA压迫综合征(11例十二指肠淤滞症、3例胡桃夹综合征)。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定位准确、成像清晰等优点,有助于医师多角度观察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具体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疑似)心肌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检查与诊断,对其准确性以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检查结束后,共诊断出10例确诊为心肌桥,检出率为30.00%,共计6例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年龄为36至63岁,平均年龄为(46.37±2.7)岁。其中3例患者为左前降支,2例患者为右冠状动脉,2例患者为右回旋支,2例患者为双桥,1例患者为双桥;共计7段浅表型(70.00%),3段深厚型(30.00%)。结论本文采取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诊断中的价值显著,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在临床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选择范围是自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样本数是96例。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全体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扫描,实验组应用低剂量技术,对比分析两组在图像的质量、辐射的剂量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剂量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在图像质量评分和图像噪声方面,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比较后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可以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对图像的质量予以保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多层螺旋 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 2018 年 8 月至 2020年 5 月期间诊治,选取我院 342 例接受 多层螺旋 CT心脏冠脉成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 ( n=171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研究组 ( n=171 )采用心理护理方式 ,对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情况(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焦虑评分 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身护理前后血压情况(舒张压、收缩压) 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研究组护理前后心率、焦虑评分均 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我院对 多层螺旋 CT心脏冠脉成像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效改善患者心率,控制血压,减少患者的焦虑。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脑成像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于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60例疑似脑血管畸形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脑成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以DSA为金标准,观察MSCTA的诊断效果。结果 DSA检查结果阳性55例,阴性5例,MSCTA检查结果阳性52例,阴性8例,两组检查方式的一致性较高;两种检查方式的脑部疾病检出结果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脑成像通过其优越的图像质量、快速扫描能力以及无创血管造影功能,能够有效地提供详细的血管信息,辅助疾病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选择90例参与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项目的患者,A组采用常规剂量(700mAs),B组设置电流参数为560mAs,C组为490mA,对比满意度,不适感出现率,及其平均噪声、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评分指标。结果:B组满意度为96.67%,平均辐射剂量(14.91±1.43)mSv,图像质量评分(4.43±0.71)分,满意度最高,辐射剂量最低,且图像质量略比C组高,组间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均<0.05),其不适感出现率均无对比差异(P均>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560mAs)技术成像质量优良,具备辐射量少,安全性强等实践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螺旋CT、能谱CT和MRI在原发性肝癌上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能谱CT、MRI诊断,对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直径>3cm肿瘤的诊断上,三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直径为1~3cm肿瘤的诊断上,能谱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螺旋CT(P<0.05);直径<1cm肿瘤的诊断上能谱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螺旋CT(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上,能谱CT和MRI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中的临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已经确诊的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和12名正常成年人行头颅螺旋CT平扫、CTP(CT脑容积灌注成像)和CTA(CT血管成像)检查。以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P)等参数值,判定脑动脉狭窄所致缺血状况。结果临床64例患者,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36例,其中8例CTP正常,另外2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CTP灌注延迟。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28例,为双侧脑缺血。结论脑CTP检查所显示的MTT和TP图能准确显示MCA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灌注损伤,是脑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多种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心肌组织特征乃至能量代谢。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弥散频谱成像(diffusion spectru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SI)在内的弥散成像技术一直是CMR最具挑战性及目前尚未常规成熟开展的检查技术,尤以DTI及DSI为甚。本综述将重点阐述DTI及DSI的基本技术及近年来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交通的便捷,城市建设的迅速推进,人口老龄化问题,却都是引发国民发生疾病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颅脑各类疾病每年发生率持续上升,想要确定病情给予有效的治疗,临床检验工作十分关键,本次针对颅脑病症的临床诊断方面进行了探究。方法:为了获得真实的研究数据,从科室筛选病理学确定诊断是颅内占位病变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有31例,获取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结果、扫描后波普质量方面进行了整体的比较,针对造成检查不合格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质量的对策。结果:给此次所有的患者进行了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测,其中配合完成检查项目的患者有27例,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定位非常精确。谱线基线稳定性突出,化合物位置精确。检查结果显示谱线无规律,不能判定的患者有3例,有显著的噪声显像,形态不佳,不能分辨的患者有1例,有比较性(P<0.05)。结论:针对颅脑病症患者,实行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测在实际操作时,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相关要求规范各项操作行为,尤其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有效保证了操作成效,保证显像质量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