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于国家林业局网站和谷歌地球网站等,获取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国际重要湿地等相关数据,从地理学的区域、空间等维度进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分析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区域分布上,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主要分布于海拔500m以下的东部季风区,尤其主要在长江、黄河流域周边分布;从中国特殊的三大经济带发展来看,湿地自然保护区因自然条件按中、西、东顺序依次减少,呈"山"字型地域分布结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因位于城市而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呈东、中、西"阶梯状"分布。2在空间结构上,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在全国及各省市区域内都呈凝聚型分布,其主要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以及湘鄂交界处、山东中部和黑龙江、吉林交界处。
简介:为了揭示沙质海岸带天然植被中潺槁树种群生命过程,对福建东山岛沙质海岸带不同风水林的潺槁树群落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通过编制种群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了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只村潺槁树种群具8个龄级,黄山村具7个龄级,两者年龄结构皆呈反J分布型,而后姚村具6个龄级,不呈反J分布型,但三者都属于增长型种群;山只村和后姚村潺槁树种群存活曲线都属于Deevey-Ⅱ型,前者呈现2个死亡高峰,后者呈现3个死亡高峰。而黄山村属于Deevey-Ⅲ型,呈现2个死亡高峰;4个生存函数值(生存率、积累死亡率、死亡密度、危险率)均说明3片风水林潺槁树种群具有前期增长、后期稳定的特点.
简介:以1976年、1985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MSS/TM/OLI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形图及野外验证点信息,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提取黄河三角洲滨海地区人类干扰活动用地信息;利用人类干扰活动用地类型转移矩阵、人类干扰强度指数和景观质心模型等方法,分析6个时期研究区不同人类干扰活动用地的变化速度、转移类型与强度及时空演变等特征,并探讨研究区主要人类干扰活动用地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976-2015年期间,黄河三角洲滨海地区渔业与养殖业、盐业和居工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农业用地面积减少,天然生态用地和围而未用地面积减少且波动变化;生态用地和农业用地被大量侵占为渔业与养殖业、盐业及居工建设用地,面积减少的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和围而未利用地主要转变为强度系数较高的盐业和居工建设用地,导致研究区人类干扰强度显著增加;渔业与养殖业和居工建设用地的增长极位于东营市和垦利区,农业用地空间格局变化没有明显的消长极,盐业用地的增长极位于寿光市,生态用地的消长极位于垦利区,围而未用地的消长极位于垦利区和昌邑市;受输沙量与径流量等自然因素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萎缩,生态用地面积减少;在水产养殖、围海晒盐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扩大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研究区人类干扰强度显著增强。
简介:三角洲湿地植被的形成和分布同时受水深、土壤含盐量两个环境因子的作用.采用模糊数学排序方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在水深、土壤含盐量两个环境梯度下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由TWINSPAN划分而得到的8个植被类型在模糊数学排序图中有各自的分布范围,界线明显.以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等水生植物为优势种的群落分布在排序图的左上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高水深、低盐分地区;以柽柳(Tamarixchinensis)、翅碱蓬(Suaedaheteroptera)等典型盐生植物为优势种的群落分布在排序图的右下部,为黄河三角洲的低水深、高盐分地区;其他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荻(Triarrhenasacchariflora)、旱柳(Salixmatsudana)等为优势种的群落分布在排序图的中部.利用Gini-Simpson指数,在模糊数学排序图中分析了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水深、土壤含盐量梯度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高水深、低盐分和低水深、高盐分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均较低,而二者过渡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
简介:农户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态度被认为是保护区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中,了解农户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态度是必要的。在秦岭南坡朱鹮(Nipponianippon)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采用典型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了115份农户数据,通过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发现,多数农户(66.09%)对朱鹮保护持积极态度,农户对保护朱鹮的态度与意愿之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n=115,p〈0.01);住在保护区内的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可能更积极,在保护中收益更多的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更为积极,承受较高保护成本的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较为消极;社会人口学变量中的家庭收入对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有消极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有积极影响,然而随着农户受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的态度影响便不再明显。
简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大兴安岭摩天岭(47°22′23″N,120°38′45″E)雨养泥炭沼泽泥炭柱中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雨养泥炭沼泽表层PAHs总含量的质量比为1874.4ng/g,与国内外雨养泥炭沼泽表层相比,其污染水平相对较高.由于研究区气候冷湿,雨养泥炭沼泽中的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低,有机碳含量较高,这和其PAHs含量的相关性较小.研究区样品中检测出的PAHs主要以2~3环的多环芳烃为主;由PAHs分子标志物指标分析结果可知,研究区雨养泥炭沼泽PAHs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当地森林火灾与大气远距离沉降;沉降的PAHs污染物是原油开采、石油生产和化石燃料燃烧的共同贡献.在距地表15~34cm处,柱状剖面层的PAHs含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1987年和1998年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树木燃烧所致.
简介: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运用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区位基尼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各城市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聚程度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与第三产业的相对专业化指数有所下降,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2)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地方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仍是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产业,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3)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下降,表明这些行业在空间内呈现快速扩散的状态,木材加工等部分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上升,呈现出进一步集聚的态势。第三产业中各行业集聚水平较低。最后,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简介:2010年4月-2011年1月期间,在高潮位和中潮位下,分别对杭州湾南岸滩涂排水区和非排水区的5个断面进行桡足类丰度和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15种河口桡足类,包括剑水蚤3种、哲水蚤5种和猛水蚤7种;第一优势种为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dorrii),第二优势种为四刺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tetraspina);研究区河口桡足类的平均丰度为15.3ind./L,平均生物量为0.214mg/L,主要分布在排水区的S3和S2采样断面。在春季采样日,滩涂水中的NO2—N和PO4—P营养盐通过浮游植物生物量影响桡足类群落,浮游植物生物量是河口桡足类丰度发展的决策因子和桡足类生物量波动的限制因子;在夏季采样日,水中的高浓度NH4—N通过NO2—N含量损害桡足类,成为桡足类丰度变化的限制因子;温排水通过减少海水溶解氧含量间接影响桡足类生长,成为桡足类生物量变化的限制因子;在秋季采样日,水中的SiO3—Si含量是桡足类丰度和生物量的决策因子。
简介:应用Landsat7ETM+遥感数据与同期野外实测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基于多季相遥感影像,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分布数据,建立芦苇LAI最优估算模型,并进行其遥感反演及空间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芦苇总面积为3820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5%,其中,缓冲区的芦苇面积为16200hm2,实验区的芦苇面积为11900hm2,核心区芦苇面积为10100hm2;以遥感影像缨帽变换(TC)后的绿度(GREEN)分量、ETM+第5波段饵;)和第3波段饵,)为白变量的多元线性模型为芦苇LAI反演的最优估算模型(p〈0.01,R2=0.741)。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LAI介于0.12~5.85之间,呈现东高、西低和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保护区核心区的芦苇LAI最均一,实验区的芦苇LAI空间变化最明显。
简介:黄河盆为它的高沉积收益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自从1980年代,这沉积收益清楚地减少了,特别在2000年以后。年度平均沉积收益是在2000前的12亿吨,但是显著地在最后10年减少了到3亿吨。在为黄河的分泌物和沉积产量的变化吸引了中央政府和本地社区的注意。这研究试图在降水和人的活动识别变化的单个贡献(例如水管理工程,terracing,淤泥水坝,社会经济并且需要,并且土壤和水保存在分泌物和黄河的沉积产量测量到减少。使用的学习两个都改进了水文学方法和水保存方法。学习为河的中间的活动范围为上面的活动范围和沉积的调查集中了于分泌物分析。结果证明分泌物和沉积产量两个都在过去的50年介绍了重要减少的趋势。降水在一样的时期上显示出一个不足道的减少趋势。年度平均分泌物从2000~2012在黄河的Lanzhou活动范围上面由56.8亿m3减少了;人的活动(例如社会经济的水使用),贡献了43.4%全部的减小自然因素(例如来自湖,沼泽地和水库的蒸发)占了56.6%。在年度分泌物和在Hekouzhen车站和Tongguan车站之间的节的沉积产量的减少分别地是124亿m3和12.4亿吨。分别地,人的活动在分泌物和沉积产量贡献了76.5%全部的减小和72.2%并且因此是在在分泌物和黄河的沉积产量的变化的主导的因素。
简介:选取海南岛目前风沙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昌江县西部的昌化地区和海南西部最干旱的地方——东方市八所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世纪30年代1:50000、50年代1:25000和70年代1:500003个时期的地形图,以及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图,解译了5期土地利用数据,以此为基础资料,并参考了有关文献,对海南西部沿海地区近8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趋势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近80年来,水田和建筑用地一直呈增加趋势;荒草地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变化很小,以后持续减少;风沙化土地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以20世纪50年代最多;林地、旱地表现为由多到少再到多的变化过程,其中林地是20世纪50年代最少,而旱地是20世纪70年代最少;防护林地从无到有到大面积增加.20世纪30—0年代是西部沿海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时期.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其基础条件,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一直通过正反2个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