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七方胃痛颗粒干预胃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TCMID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七方胃痛颗粒的药物化学成分及相关靶点,采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胃癌作用靶点,并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关系(PPI)网络,得到关键靶点,在Oncomine肿瘤数据库中分析关键靶点与胃癌的相关性。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调控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的CluoGO插件和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验证药物分子和靶分子结合的可能性。结果获得七方胃痛颗粒的药物化学成分168个,胃癌作用靶点2 803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49个。药物-疾病调控网络中度值较高的化学成分为β-谷甾醇、芒柄花素、豆甾醇等。PPI网络中关键靶点为MAPK8、FOS、AR等,GO富集分析集中于凋亡信号通路中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正调控等,KEGG富集分析显著富集在细胞凋亡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分子与靶分子结合性好、构象稳定。结论七方胃痛颗粒可诱导与胃癌相关的基因、蛋白表达,影响激素水平、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激活凋亡信号通路来发挥主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精方联合贴敷疗法治疗肺癌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肺癌癌性胸水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呋塞米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益气养精方口服及中药贴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胸水量及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胸水改善总有效率为70.5%(24/34),对照组为47.1%(16/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6,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64.7%(22/34),对照组为35.3%(12/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0,P<0.05)。治疗后,治疗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为(55.74±5.15)分,高于对照组的(51.91±5.20)分(t=56.130,P<0.05)。结论益气养精方联合中药贴敷疗法可有效提高肺癌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半夏汤类方对顺铂诱导的大鼠延迟性化疗性呕吐的药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昂丹司琼组、小半夏汤组、生姜半夏汤组和半夏干姜散组,每组10只。昂丹司琼组灌胃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2.6 mg/(kg·d),小半夏汤组灌胃小半夏汤水煎液22 g/(kg·d),生姜半夏汤组灌胃生姜半夏汤水煎液31.5 ml/(kg·d),半夏干姜散组灌胃半夏干姜散水煎液0.63 g/(kg·d),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灌胃2次,连续给药3 d。首次给药后1 h,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6 mg/kg顺铂建立化疗性呕吐模型。每24 h称量大鼠高岭土摄入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回肠和延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5-羟色胺吲哚乙酸(pentahydroxytryptamine indoleacetic acid, 5-HIAA)、色氨酸羟化酶(trptophan hydroxylase, TPH)、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s A, MAO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半夏汤组、生姜半夏汤组、半夏干姜散组大鼠回肠和延髓5-HT[回肠(308.04±29.90)ng/L、(355.97±19.16)ng/L、(389.97±24.86)ng/L比(498.95±13.92)ng/L,延髓(375.32±19.33)ng/L、(395.18±16.12)ng/L、(406.68±12.09)ng/L比(478.52±13.88)ng/L]水平均降低(P<0.05),小半夏汤组回肠TPH[(35.14±2.68)ng/L比(47.31±0.83)ng/L]水平降低(P<0.05),生姜半夏汤组、半夏干姜散组延髓TPH[(33.68±2.79)ng/L、(38.19±1.74)ng/L比(43.68±1.53)ng/L]水平降低(P<0.05),小半夏汤组、生姜半夏汤组、半夏干姜散组大鼠回肠和延髓MAOA、5-HIAA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小半夏汤类方可有效防治大鼠延迟性化疗性呕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PH水平、抑制5-HT合成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的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观察治疗后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利钠肽(BN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等重要心肺指标的疗效指标及在肝肾功能等方面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比对照组升高[(58.83 ± 3.16)%比(52.80 ± 4.23)%],BNP比对照组降低[(205.60 ± 29.51)ng/L比(218.50 ± 25.64)ng/L],FEV1/FVC比对照组升高[(89.13 ± 3.44)%比(76.90 ± 3.79)%],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升高[(79.27 ± 5.71)分比(70.30 ± 5.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观察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安全性较高。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从"心肺同治"角度,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轻其心脏负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及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参芪知甘汤对骨科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6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参芪知甘汤干预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肢体活动能力、睡眠质量变化。结果采取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参芪知甘汤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FM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参芪知甘汤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缓解骨科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其肢体功能活动能力,对改善其睡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参芪地黄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Ⅲ期DN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sICAM-1)、单核细胞趋化性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BUN、SCr、SOD、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安静状态下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收集24 h尿液,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total protein quantity,24 hUTP),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40/48)、对照组为66.7%(32/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P=0.049)。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t=4.05,P<0.01),收缩压低于对照组(t=4.29,P<0.01)。治疗后,观察组24 h UTP[(1.43±0.54)g比(1.86±0.50)g,t=4.05]、血清sICAM-1[(396.07±50.61)μg/L比(480.11±63.01)μg/L,t=7.20]、Hcy[(27.41±3.42)μmol/L比(29.76±5.80)μmol/L,t=2.4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168.32±41.26)U/ml比(143.11±37.02)U/ml,t=3.1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Ⅲ期DN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延缓DN进展,提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幼猪生化指标、肺部病理损伤与免疫机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3月龄巴拿马香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脂多糖(LPS)致严重脓毒症模型组(LPS组;静脉注射LPS 1 mg/kg,0.5 mg·kg-1·h-1维持12 h)、参附注射液干预组(SF组;制模同时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10 mL/kg,每日2次),每组5只。制模后48 h取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PaO2/FiO2)、剩余碱(BE)、血乳酸(Lac)等生化指标;取外周血行流式细胞检测,分析中性粒细胞数目〔髓过氧化物酶阳性(MPO+)〕及其激活亚群CD11b+ CD64+、M1型巨噬细胞(CD80+ CD64+)、CD4+和CD8+ T细胞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损伤相关分子及其受体、趋化因子、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相关分子、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LPS组CRP、PCT、Lac水平明显升高,PaO2/FiO2、BE明显下降;外周血CD80+ CD64+、CD11b+ CD64+、MPO+、CD4+和CD8+ T细胞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升高;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促血管生成素2/1(Ang2/Ang1)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Toll样受体9(TLR9)、趋化因子(CXCL9、CXCL10)、TNF-α、IL-27、内皮细胞TEK酪氨酸激酶2(TIE2)、紧密连接蛋白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和封闭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HE染色显示,肺泡腔炎性细胞浸润渗出、肺泡实变及肺泡间质层明显增厚、肺气肿。与LPS组比较,SF组Lac明显下降(mmol/L:4.2±1.0比6.3±1.1,P<0.05),BE、PaO2/FiO2明显升高〔BE(mmol/L):-6.4±2.6比-11.6±2.5,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180±36比105±35,均P<0.05〕,CD80+ CD64+、CD11b+ CD64+、MPO+细胞比例均明显上升〔CD80+ CD64+:(7.13±2.01)%比(3.80±0.46)%,CD11b+ CD64+:(8.33±2.55)%比(2.15±0.47)%,MPO+:(21.22±2.33)%比(8.31±0.46)%,均P<0.05〕;肺组织HMGB1、RAGE的mRNA表达有一定程度下降〔HMGB1 mRNA(2-ΔΔCT):1.81±0.45比2.23±0.85,RAGE mRNA(2-ΔΔCT):6.69±3.48比11.60±6.91,均P<0.05〕,CXCL9和TIE2的mRNA表达有一定程度上升〔CXCL9 mRNA(2-ΔΔCT):1.06±0.63比0.50±0.12,TIE2 mRNA(2-ΔΔCT):1.42±0.68比0.27±0.16,均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BE、Lac、PaO2/FiO2的加重,免疫耗竭、麻痹和无能,可能是导致严重脓毒症幼猪肺脏致死性损伤的重要因素,该损伤可能与HMGB1及其受体RAGE过度活化,TLR9和相应趋化因子及炎性因子受到抑制,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减少的毛细血管渗漏机制相关。参附注射液改善严重肺炎并脓毒症的免疫紊乱可能与上调外周血M1型巨噬细胞和激活中性粒细胞、抑制HMGB1及其受体RAGE表达、上调CXCL9和TIE2表达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康注射液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1年9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每组46例。单一用药组予以复方α-酮酸片,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肾功能[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3.48%,43/46)高于单一用药组(78.26%,36/46),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症状积分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SCr、BUN、TNF-α、CRP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4.35%,2/46)与单一用药组(8.70%,4/4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提高疗效,调节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老年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肌醇需求激酶1(IRE1)、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蛋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洛阳市中医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海胃康胶囊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RE1、JNK蛋白表达OD值、中医症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4%,79/82)优于对照组(71.95%,59/82),P<0.05。治疗后,两组IRE1、JNK蛋白表达OD值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4/82)与对照组(8.54%,7/8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IRE1、JNK磷酸化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处理胃癌AGS细胞对伊立替康(ITC)耐药性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AGS细胞,按照实验设计分为:对照组、HBO组、ITC组及HBO+ITC组。采用CCK-8法检测ITC联合HBO对胃癌AGS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GS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AGS细胞内凋亡及耐药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HBO+ITC组AGS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HBO组(P<0.01),也低于ITC组(P<0.05)。HBO+ITC组AGS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BO组(P<0.01),也高于ITC组(P<0.05)。ITC组和HBO+ITC组凋亡及耐药相关蛋白Bcl-2、caspase-9和P-gp在AGS细胞内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而Bad、caspase-3和PARP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和HBO组比较,ITC组p-JNK表达量升高,STAT3表达量降低(P<0.01);与ITC组比较,HBO+ITC组p-JNK表达量升高,STAT3表达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HBO能够协同ITC抑制胃癌AGS细胞的增殖,通过调控JNK/STAT3信号通路影响AGS细胞凋亡,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耐药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髓系肿瘤患者采取改良伏立康唑方案预防侵袭性真菌病(IFD)血药浓度变化、预防效果和治疗费用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8例拟使用改良伏立康唑方案进行IFD预防治疗的髓系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改良伏立康唑方案中,成年患者IFD预防治疗的伏立康唑负荷剂量为6 mg/(kg·次),维持剂量为200 mg/次,间隔12 h给药1次;12~18岁且体重≥50 g者,伏立康唑剂量同成年患者;年龄<12岁或年龄为12~18岁且体重<50 kg者,伏立康唑负荷剂量为6 mg/(kg·次),维持剂量为4 mg/(kg·次),间隔12 h给药1次。测定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并计算血药浓度达标率。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比较不同类型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真菌感染突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对可能影响伏立康唑预防IFD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获得唐都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第201709-11号),并与全部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组使用改良伏立康唑方案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为(1.89±1.21)mg/L。其中≥0.5 mg/L患者占89%(96/108),≥1 mg/L者占78%(84/108)。以1 mg/L为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达标阈值,伏立康唑日剂量<5 mg/(kg·d)患者的血药浓度达标率显著低于≥5 mg/(kg·d)者[59%(10/17)比81%(7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4,P=0.041)。②不同年龄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02,P=0.001)。伏立康唑日剂量<5 mg/(kg·d)患者血药谷浓度显著低于≥5 mg/(kg·d)者[(1.35±0.79) mg/L比(2.06±0.57) mg/L],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3,P=0.042)。③本研究108例患者中,发生IFD者为9例(8.3%,包括临床诊断者1例和拟诊者8例)。发生IFD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显著低于未发生者[(1.08±0.8) mg/L比(2.11±1.21) mg/L],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P<0.001)。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0.5 mg/L及>0.5 mg/L患者的真菌感染突破率分别为33.3%(4/12)及5.2%(5/96),≤1 mg/L及>1 mg/L者分别为25.0%(6/24)及3.6%(3/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对患者年龄、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原发病、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越高,IFD预防效果越好(OR=3.584,95%CI:1.690~7.601,P=0.001)。④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4 mg/L患者的幻觉发生率(10.9%,10/101),显著低于>4 mg/L者(4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⑤改良伏立康唑方案的日均治疗费用为(653.89±44.69)元,显著低于根据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计算的(991.52±188.05)元,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57,P<0.001)。结论改良伏立康唑方案在未降低髓系肿瘤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基础上,IFD预防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并明显降低了抗真菌药物的治疗费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糖耐康颗粒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8月-2020年1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团结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德市双滦区元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7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给予降糖、抗感染等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糖耐康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90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创面肉芽形态评分、VAS评分、瘙痒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评分;测量溃疡创面面积,计算上皮组织覆盖率;采用ELISA检测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以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微量热沉法测定纤维蛋白原,Wintrobe法测定ESR,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2 hPG、HbAlc),ELISA检测胰岛素(包括空腹胰岛素、糖负荷2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2%(33/37)、对照组为7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P<0.01);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6.5%(32/37)、对照组为6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1)。治疗组治疗后肉芽形态评分、疼痛评分及溃疡面积均低于对照组(t=-27.70、-78.76、-5.80,P值均<0.01),肢体疼痛、跛行、皮肤溃疡、肢体青紫、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χ2=4.77、4.21、5.75、3.88、4.75、4.48,P值均<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ESR均优于对照组(t=-23.38、-8.01、18.10、-18.93,P值均<0.01),上皮覆盖面积[(5.43±1.65)cm2比(4.65±1.14)cm2,t=2.20]、上皮组织覆盖率[(59.14±3.37)%比(42.42±3.21)%,t=20.63]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EGF、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t=3.19、40.59、28.53,P值均<0.01),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t=-8.55、-21.38,P值均<0.01),口渴喜饮、五心烦热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χ2=4.38、4.48,P值均<0.01)。结论中药复方糖耐康颗粒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疮面愈合时间,提高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名医朱仁康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古今医案云平台(V 1.4)中朱仁康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有效验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建库至2019年11月20日相关期刊文献,以及蔡瑞康教授于1976-1977年跟诊时整理的朱仁康亲诊验案资料,提取各验案中药处方数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4)对所获处方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结构化医案数据库,再以平台的分析挖掘模块及SPSS 22.0软件,对纳入医案中的中药、中药属性、中药功效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对用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验案463个,共计601诊次。分析发现朱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高频药物为生地黄(217次)、甘草(198次)、赤芍(198次)、荆芥(148次)、牡丹皮(137次)等;药性以寒性(852次)、温性(679次)为主;药味以苦味(1 336次)、甘味(1 304次)、辛味(1 134次)为主;常用具清热解毒(389次)、利水渗湿(225次)、散瘀止痛(219次)、清热凉血(218次)功效的中药。结论朱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多从卫气营血论治,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利水渗湿、散瘀止痛、清热凉血,遣方用药善用经方加减,祛邪与扶正并用,用药灵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伏立康唑治疗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高龄患者短期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老年科住院、临床诊断为IPFI并口服伏立康唑治疗的高龄(≥80周岁)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基础疾病、合并用药、肝肾功能水平基线值、口服伏立康唑疗程以及用药后30 d内肝肾功能和生存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口服伏立康唑后30 d内发生全因肝损伤、急性肾损伤(AKI)和死亡的影响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91±5)岁;口服伏立康唑后30 d内,发生肝损伤者6例(17.6%),发生AKI者7例(20.5%),死亡9例(2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口服伏立康唑后30 d内发生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3,95%CI:1.03~1.73,P=0.03),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00,95%CI:1.27~133.29,P=0.03),AKI是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48.00,95%CI:4.21~547.18,P<0.01)。结论高龄IPFI患者口服伏立康唑后30 d内发生肝损伤、AKI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年龄、基线eGFR<60 ml/(min·1.73 m2)分别是发生肝损伤和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KI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孕妇作为特殊时期的一组人群,一旦出现突发心搏骤停(CA)会威胁到母子两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确保围产期母子全程平安,成为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要面对的巨大挑战。与相同年龄普通CA患者的心肺复苏施救策略不同,孕期CA患者施救需要考虑患者的孕龄、胎儿情况等,采用不同的复苏手法如左推子宫(MLUD),会涉及濒死剖宫产(PMCD);同时针对导致孕期CA的不同原因如出现4Hs中的低氧血症、低血容量、高血钾或低血钾及其他电解质紊乱、低体温,以及4Ts中的血栓形成、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和中毒等情况的合理药物应用。针对导致孕期CA的原因中多种情况为可预防性的特点,更有必要出台符合我们国情的孕期CA指南以指导临床。本文系统梳理了孕期CA的病理生理特点,孕期CA的高危因素,明确了孕期CA的正确复苏方法和防治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流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于2021年5—7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议会形成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8个省/直辖市的18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然后小组讨论,确定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终稿。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分别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和提出意见专家比率、专家权威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和变异系数表示。结果共开展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100.00%,提出修改意见专家比率分别为83.33%、5.56%;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12~0.170(P<0.05),变异系数为0~0.122;第2轮各级操作步骤的重要性评分均数为4.64~5.00分。最终构建的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包括4个一级操作步骤、19个二级操作步骤和39个三级操作步骤。结论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具有可靠性,质量水平较高,对临床置管操作规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心原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并以列线图形式构建新疆地区心原性休克患者30 d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9年295例心原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原性休克患者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并使用列线图构建心原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系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优劣性。结果295例患者中,30 d死亡182例为死亡组,未发生死亡113例为生存组。死亡组与生存组性别构成、年龄、ICU时间、收缩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凝血酶原时间、血钾、血糖、血肌酐、总胆红素、碳酸氢根、碱剩余、乳酸、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及呼吸衰竭、肝病、肾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凝血酶原时间、cTnI、乳酸和收缩压为心原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00、1.10、1.30、1.29和1.04,95% CI 1.00~1.00、1.01~1.18、1.00~1.68、1.01~1.65和1.02~1.07,P<0.01或<0.05)。对多因素分析得到的独立影响因素再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分析选择建模变量,纳入列线图模型的变量为NT-proBNP、凝血酶原时间、cTnI和乳酸。列线图模型在经过500次Bootstrap自抽样内部验证后,得到的C指数为0.805,曲线下面积为0.846,最佳阈值0.486,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83.1%。结论NT-proBNP、凝血酶原时间、cTnI和乳酸为心原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心原性休克的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