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由鲜卑拓跋部创建的均田制,不仅在鲜卑族居支配地位的北朝时期被推行,而且随后继起的隋唐汉族政权也继续实施,直至唐中叶以后,才逐渐消失于历史舞台。为什么由一个比较后进的民族推行的土地制度,竟能为封建文化十分发达的汉族乃至汉族建立的政权所接受,在中原地区(有的学者认为后来还推广到南方)存在三百年呢?均田制的产生和推行,有它的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学者们对此作过大量有说服力的探索和论证,这里不再复述。但除此之外,我觉得还应该注意均田制度自身的不断变化,它的私有化倾向。其中,从桑田、麻田到永业田的演变,永业田的扩大,则是关键之一。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作初步探讨,借以揭示均田制久施不断的一个重要因素。
简介:四清运动是一桩历史公案,毛泽东与刘少奇,这两位历史巨人的分歧在运动中公开化。本文采访的两名对象,刘源(现任武警总队副政委)是刘少奇与王光美之子,他在文革开始初期,曾耳闻父母对有关问题的说法;何家栋是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的顾问,对刘少奇研究有素,又曾就相关主题采访过王光美本人。他们使用第一手材料,又援引有关文献资料,对这一段历史公案作出了值得注意的判断。刘源何家栋审定了文稿。刘少奇(1898.11.24.─1969.11.12.)同志百年诞辰在即,我们特编发此文,纪念这位曾经被画成鬼脸的伟人。四清运动是一桩历史公案,毛泽东与刘少奇,这两位历史巨人的分歧在运动中公开化。本文采访的两名对象,刘源(
简介: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道路自觉再到道路自信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党抱定"摸着石头过河"的决心和勇气试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六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成,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反映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现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历史性跨越。
简介:当前,江苏沿海地区成为融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开发多个国家战略叠加的区域,提供并搭建了千载难逢、弥足珍贵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机遇和广阔平台。江苏沿海区域发展,是经济层面的显性体现,也是文化层面的隐性表现;既离不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社会的内在协调发展。先进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和文化发展,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须臾不可或缺。经济决定文化,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掌握了先进文化,就有可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本刊即日起刊发江苏省青年学者、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宣传教育处处长许思文先生关于江苏沿海区域文化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简介: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与十年前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是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决定。两个“决定”一脉相承,相互呼应,都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行动纲领。为配合学习宣传全会精神,本期特约请深圳的理论专家余文烈教授撰写了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体会。余文烈:《从“建立”到“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阶梯》——该文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勒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路线图,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新《决定》在完善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观念和举措,对如何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推动国企改革深入发展,从而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