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明确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及分化条件,以TGF-3和BMP-7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为组织工程髓核构建提供良好种子细胞.方法利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以特定环境及细胞诱导液进行诱导,促使其向特定中胚层细胞分化.再将细胞分为四组,A空白对照组,B:BMP-7诱导组,C:TGF-3诱导组,D:TGF-3BMP-7共同诱导组,诱导21天后对蛋白聚糖、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Ⅹ型胶原和SOX9基因进行realtime-PCR检测.结果全骨髓贴壁法分离获得原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良好,2周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间形态较为致,成纺锤形.细胞传代后生长良好.细胞表面表达CD29、CD105、CD166表面标记.在成骨诱导培养液、成软骨诱导培养液和脂肪诱导培养液诱导下,培养21天后,通过特定染色发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预定方向分化生长.以TGF-β3和BMP-7生长因子诱导21天后,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和SOX9基因表达C组和D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X型胶原表达A组和B组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Ⅰ型胶原表达四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可以成功分离获得状态良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诱导培养液、成软骨诱导培养液和脂肪诱导培养液诱导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预定方向分化且生长良好.TGF-3和BMP-7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可明显提高类髓核细胞具有的下游基因表达水平.

  • 标签: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诱导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3 骨形态发生蛋白7
  • 简介: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救治时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急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研究济南军区血液净化治疗中心采用CBP紧急救援8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危重病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接受CBP治疗距发病后自然时间为"截点",将患者分为:(1)A组(早期治疗)43,于急性损伤期(发病≤24h)开始CBP治疗。(2)B组(晚期治疗)46,即在多器官功能损伤期(发病〉24h)开始CBP治疗,分析CBP治疗时机及各种创伤因素对预后影响。(1)6起8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危重病包括:急性中毒31、挤压综合症7、热射病27、烧伤16、感染5和三聚氰胺污染事件3。经CBP治疗后患者生命特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值明显改善,总存活率为78.65%(70/89),病死率为21.35%(19/89),其中A组痊愈率显著高于B组(86.05%vs60.87%,P〈0.05);病死率则明显低于B组(13.95%vs28.26%,P〈0.05)。(2)在各类损伤中,烧伤传染病病死率最高,其次为挤压综合症、急性中毒和热射病,主要致死原因并发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CBP不仅是技术措施,更是治疗思维模式,即强调稳定性、均衡性、持续性地平衡免疫内稳态、改善器官或细胞生存内环境,及早实施可使病变终止于损伤期,避免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MODS,降低病死率,抢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危重病有效方法。

  • 标签: 血液净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紧急救援 时机 连续性
  • 简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本体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组不同摩尔比DL-LA/GA/TMC三元共聚。通过GPC、1H-NMR、DSC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不同摩尔比对共聚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组成摩尔比投料摩尔比基本致;共聚为无定形态,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DL-LA含量增加略有升高,而随TMC含量增加明显降低;共聚拉伸强度随TMC含量增加呈现降低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通过改变TMC含量有效地提高了材料韧性,当TMC含量≥35%时,共聚显示热塑性弹性体特征;当TMC含量50%时,聚合断裂伸长率达到1778.5%,拉伸强度仍保持在12.4MPa。

  • 标签: DL-丙交酯 乙交酯 三亚甲基碳酸酯 三元共聚物 热性能 力学性能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正常人群周围神经声像图,总结DPN般声像图特征及特异性超声表现;高频超声(HFUS)肌电图(EMG)进行相关性分析,印证HFUS对DPN诊断价值;同时观察糖尿病(DM)患者DPN足背动脉受累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DPN患者30[A组,男性22,女性8;年龄(56.40±8.77)岁]和同期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不伴发DM及DPN患者30[B组,正常对照组,男性20,女性10;年龄(55.33±10.10)岁],以及有DM无DPN患者30[C组,男性22,女性8;年龄(54.90±10.48)岁)]。3组行超声检查,A组和B组观察和记录双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双下肢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前后径(D1)、左右径(D2)、横截面积(CSA)、神经被膜、神经束膜、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情况;同时A组患者进行EMG检查,记录上述神经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A组和C组进行双下肢足背动脉超声检查,观察管径、斑块、内中膜情况,记录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B组各神经显示清晰,横断面表现为边界清晰筛网状结构,神经被膜及神经束膜表现为线状高回声,纵断面表现为由平行线状高回声(神经束膜)分割成断续管状低回声(神经束);A组各神经肿大增粗、内部回声减低、神经被膜及神经束膜线状高回声模糊不清,D1、D2、CSA均较B组增大,血流信号增多(P〈0.05)。A组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CSAEMG潜伏期呈正相关(r=0.527、0.910、0.702、0.581、0.793),电位波幅呈负相关(r=-0.676、-0.298、-0.666、-0.439、-0.586),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r=-0.766、-0.853、-0.716、-0.877、-0.774);A组及C组足背动脉均有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表现

  • 标签: 超声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背动脉 肌电图
  • 简介:严重烧伤后出现进行性红细胞缺失,血中多种循环寿命很短异常型红细胞不断增加。热烧伤所致红细胞损伤为细胞膜损伤,表现为渗透和机械脆性改变,对于氧合性血细胞溶解抵抗力降低。所以烧伤之初被损坏红细胞数量不断增加,而红细

  • 标签: 氟碳化合物 烧伤治疗 血细胞溶解 循环寿命 红细胞膜 红细胞损伤
  • 简介:本研究提出基于三类解剖特征SVM建模方法,探索样本、特征及算法选择三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症(AD)及其前驱阶段分类重要性。该方法以三维重构sMRI后不同大脑区域灰质体积、皮层表面积及其平均厚度三类特征作为SVM模型输入参数,并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对AD患者、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健康进行分类识别,并与其他文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为了达到更高分类准确率,选择合适样本和特征,比选择算法更重要。此结论为未来AD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工作提供有益指导。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症 轻度认知损害 结构化磁共振图像 三维重构 支持向量机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注射玻璃酸钠保守治疗伴有半月板损伤早期骨关节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85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其中78膝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8行关节镜手术(关节镜组),40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月。结果末次随访时,Tegner评分玻璃酸钠注射组为(3.5±0.7),关节镜清理组为(5.1±1.4);Lysholm评分玻璃酸钠注射组为(48.3±16.5),关节镜清理组为(84.9±13.6),关节镜清理组玻璃酸钠注射组经治疗后Tegner及Lysholm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随访结果,关节镜治疗注射玻璃酸钠保守治疗伴有半月板损伤早期骨关节均可获得疗效,关节镜组缓解程度较高。

  • 标签: 膝关节 退行性骨关节病 关节镜 玻璃酸钠
  • 简介:临床上由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猝死最常见,其中以冠心病占首位,脂肪心引起猝死,国内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近年尸检中诊断5报告如下,并讨论造成猝死病理学基础。1临床资料1.1般资料男性3,女性2,生前无明显症状,临床诊断困难,均为呼吸急促,突然心悸口唇紫绀、抽搐、猝死。

  • 标签: 临床诊断 脂肪浸润 脂肪心 猝死 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理学
  • 简介:为了探讨束缚+温水(36±1)℃应激是否能引起大鼠胃粘膜损伤、是否对延髓和下丘脑Fos蛋白表达有影响,本研究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实验组,束缚+温水(36±1)℃应激1h;对照组,室温下单纯束缚应激1h。应激后处死,测直肠温度;取胃,观察胃粘膜损伤程度;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两组动物延髓、下丘脑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两组动物胃粘膜损伤程度均较轻或基本无胃粘膜损伤,延髓和下丘脑各核团Fos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直肠温度也无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提示,由于束缚+温水(36±1)℃应激不改变动物体温,因而不引起延髓和下丘脑控制胃机能核团神经元活动加强,从而也不诱发急性胃粘膜损伤。

  • 标签: 束缚+冷水应激 束缚+温水应激 FOS蛋白 延髓 下丘脑
  • 简介:目的p27Kip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它抑制G1进程并对进行调节。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含p27kip1纳米粒子,粒度集中分布在243~343nm,平均粒度为288.9nm,粒径呈窄分布,粒度分布指数为0.192。p27Kip1纳米粒子载基因率为3%。包封效率为86%。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体外释放,开始5d累积释放曲线接近直线,约1周后释放量开始变慢,释放曲线缓慢上升,可平稳维持释放2周以上。用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转染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组、空白纳米粒子组、对照组,培养48h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p27kip1纳米粒子对细胞周期调控结果显示转染前细胞G1/G0期比例为92.4%,转染后48h,对照组及空白纳米粒子组G1/G0期比例为64.5%、68.3%,S期为12.4%、10.3%,表明G0/G1→S过程非常迅速,细胞增殖活跃。而基因组G1/G0期比例为88.3%,S期为7.2%,说明细胞发生G1期阻滞,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随机分成转基因治疗组、空白纳米粒子组、单纯静脉移植组,应用显微...

  • 标签: 动物模型应用 基因纳米 粒子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骨关节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外周作用。方法在膝关节骨关节模型大鼠关节腔内注射100gLeptin后,取胫骨平台,分别用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胫骨平台软骨中Leptin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变化。结果骨关节关节软骨Leptin、IGF-Ⅰ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关节软骨;Leptin并不能增加或减少骨关节晚期关节软骨IGF-Ⅰ表达。结论Leptin软骨细胞代谢过程中重要外周调控因子,但对骨关节晚期关节软骨保护作用不明显。

  • 标签: 瘦素 骨关节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关节软骨
  • 简介:目的应用血管超声回声跟踪技术(ET)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素。方法T2DM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糖尿病诊断标准,共37,其中男性19,女性18;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64.50岁。应用ET检测患者颈动脉参数,包括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及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分析病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及合并症相关性。结果病程Ep、β、PWVβ呈显著正相关(P〈0.01),AC呈显著负相关(P〈0.01),AI无相关性;年龄β呈正相关(P〈0.05),Ep、AC、PWVβ、AI均无相关性;是否合并有高血压Ep、β、AC、PWVβ、AI均无相关性;HbA1c、IR及BMIEp、β、AC、PWVβ、AI均无相关性。结论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主要与病程相关,年龄因素在内皮功能变化中也起到定作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之后,即使良好控制血糖也难以将其逆转。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回声跟踪技术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有毒物质潴留,引起活性维生素D(VitD)相对或绝对不足、小肠功能受损、钙吸收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排磷明显减少、磷摄入增高、透析清除有限等原因而普遍存在高磷血症。高磷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疗效观察 血磷 肾小球滤过率 高磷血症 常见并发症
  • 简介:在未来医生将使用“电子鼻”有效地诊断患者疾病。这项电子技术基于人类和其他动物嗅觉系统而成功研制,该研究在近日欧联盟信息社会技术项目会议上公布

  • 标签: 电子鼻 疾病 患者 诊断 医生 嗅闻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异位胰腺诊断治疗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经普通胃镜及EUS共检出54异位胰腺患者,其中男性28,女性26;年龄19~76岁,中位年龄49岁。回顾性分析异位胰腺EUS图像特征及随访观察。结果在EUS下异位胰腺均表现为隆起型病变,可发生于胃壁任何层或多层,以黏膜下层多见,呈低、中或混合回声。51随访观察无特异性症状,其中33内镜复查病变大小无改变。9(≥15mm)局限于黏膜下层以内行内镜下切除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EUS对异位胰腺有重要诊断价值且内镜下治疗安全有效;异位胰腺恶变罕见,对于无症状且直径较小异位胰腺可长期随访观察。

  • 标签: 异位胰腺 超声内镜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研究拟阐明凋亡胰腺癌分型、分期、分化程度、术后生存期关系.方法62胰腺癌标本取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普外科及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术后病理证实.22正常胰腺组织为上述医院解剖标本.TUNEL法检测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内凋亡细胞.结果在22正常胰腺组织中细胞凋亡率为4/22,程度为(+);在62胰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阳性率为72.6%(45/62),程度为(+)~(+++).凋亡阳性率在胰腺癌组织分型、分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高分化胰腺癌凋亡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胰腺癌(P<0.05),中分化胰腺癌凋亡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胰腺癌(P<0.01);高、中分化胰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高分化胰腺癌中,细胞凋亡程度(++)~(+++)(-)~(+)病例术后生存时间比较,前者显著长于后者(P<0.05).结论凋亡主要影响胰腺癌发展、转移及预后;细胞凋亡在定程度上阻止胰腺癌进展,最终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因此采用不同方法诱导胰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可能为胰腺癌综合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胰腺癌 细胞凋亡 细胞程序性死亡
  • 简介:动态贝叶斯网络(dynamicbayesiannetwork,DBN)基于时序表达数据构建基因调控网络重要方法。然而目前DBN方法因计算时间太长,结构不稳定,准确度低,对有效性有很大影响。根据动态贝叶斯网络度量可分解性质,将动态贝叶斯网络分为初始网络转移网络分别进行结构寻优,在寻优时将基于静态贝叶斯网络最大权重生成树算法贪婪搜索算法相结合,移植入动态贝叶斯网络中,建立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提出了从时序数据中构建基因调控网络方法,克服了贝叶斯网络不能描述循环调控缺陷,也从规模上简化了网络构建问题。通过相关实验文献对照,验证提出方法有效性,网络学习时间明显缩短,网络结构更加稳定。

  • 标签: 时序表达数据 动态贝叶斯网络 度量可分解 最大权重生成树算法 贪婪搜索算法 基因调控网络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LC)肠道细菌移位(BT)多器官组织病理及功能变化相关性。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鼠龄3月左右,体质量(25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10只),LC组(LC组,30只)。LC组采用改造复合病因诱导大鼠LC模型,将肠系膜淋巴结匀浆进行细菌培养,以细菌培养结果分为BT阳性组和BT阴性组;留取股动脉血检测肝、肾功能及血氨;行肝、回肠、肾、脑组织病理学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成功复制LC大鼠模型。NC组大鼠未发生细菌移位;LC组大鼠细菌移位率为69.23%,其中大部分为大肠埃希氏细菌(88.9%)。BT阳性组血清白蛋白及血氨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BT阴性组(P均〈0.05)。BT阴性组比较,BT阳性组有更为显著肝、脑及回肠组织病理改变。结论BTLC常见病理生理变化,发生肠道屏障功能减弱、明显肝功能减弱、潜在增加发生肝性脑病可能性相关

  • 标签: 肝硬化 细菌移位 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征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重组合异骨是否对液氮冷冻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有促进修复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各半,体重2kg.用液氮冷冻法造成左侧股骨头坏死,并且在同侧股骨颈后方头颈交界处钻直径2mm孔至软骨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实验组术中植入重组合异骨(RBX)30mg/只(含BMP1.5mg),对照组术中植入同体积牛松质骨,于术后2、4、8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只动物,观察有关指标.结果(1)X线检查结合计算机相对骨密度分析:2周时两组股骨头骨密度均未见增高,4、8周时均增高,但手术侧实验组股骨头相对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单光子骨密度(BMD)测定:4周以后手术侧实验组股骨头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织学观察:4周时实验组手术侧股骨头内纤维组织增生,有大量软骨形成和成骨细胞增生明显,新骨形成多于对照组,8周时实验组手术侧股骨头内坏死骨组织修复大部分已完成,表面软骨再生.而对照组坏死骨修复仍在大部分区域内进行,植骨仍有部分未被吸收.结论重组合异骨对液氮冷冻兔股骨头坏死实验修复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

  • 标签: 重组合异种骨(RBX) 动物模型 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