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耳鸣听力学治疗是基于多年临床实践和应用研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功能、残疾和健康的国际分类标准”,提出来的一种耳鸣治疗干预措施及其应用方法,其目的是让临床医师和患者意识到药物和手术并非根除耳鸣病因的有效治疗手段,至少当今的医疗技术难以彻底根除耳鸣。从听力学角度来考评耳鸣治疗的现状和进展,可能远比从药物和手术层面,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将改善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干预和治疗目标,可能比彻底消除导致耳鸣的病因更容易实现。

  • 标签: 有效治疗 临床应用 听力学 耳鸣 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分类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多螺旋CT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诊断应用进行一定的探讨。方法笔者收集4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前均常规行X线摄片,再通过多螺旋CT运用骨算法扫描方法行薄层扫描,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传到工作站,然后在工作站再进行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结果所有病例螺旋CT重建均清楚地显示了骨折情况,能够清晰的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碎片大小和移位的距离、关节面塌陷及关节脱位情况等。结论多螺旋CT重建技术,可以通过多方位、多角度显示踝关节诸骨骨折及关节脱位情况,对临床医师的手术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踝关节骨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螺旋CT(MS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经我院病理证实的94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及相关CT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4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中恶性63例,良性31例,观察结节的大小、部位及相关CT征象(钙化、分叶、毛刺、细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是提示恶性结节的重要CT征象,对临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单侧聋(single-sideddeafness,SSD)或不对称性听力损失(asymmetrichearingloss,AHL)患者由于双耳总和效应及静噪效应缺失、出现头影效应并影响声源定位能力,在复杂交流场合面临着常人无法体会的听觉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信号对传式(contralateralroutingofsignal,CROS)助听器、骨传导装置(bone-conductivedevices,BCDs)及人工耳蜗(CI)技术领域的进步,使得单侧聋患者看到了曙光。不同装置应用不同的评估方法,结论均支持对单侧聋的干预。临床上很重要的工作是要对使用不同装置(包括不采取任何处置)后的收益(甚至是潜在的负面收益)做出预期,彼此间应是可以比较的。为此需对相关适应证指标、测试方法及成效评估框架达成共识。

  • 标签: 单侧聋 不对称性听力损失 成效评估 信号对传式助听器 骨传导装置 人工耳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4螺旋CT在不同层厚下,后处理减影效果与低剂量研究。方法将我院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20例,A组为平扫、增强层厚,层间距同为0.625mm;B组1.25mm;C组2.5mm;D组3.75mm;E组5.0mm每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进行图像采集,图像采集完毕后使用后处理图像重建技术(RetroRecon),除A组外余下4组均进行薄层重建至亚毫米层厚0.625mm,使用AW4.5工作站对每组重建后图像进行后期减影处理,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使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同时比较每组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五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图像质量相仿并优于D、E组,其中A组辐射剂量最高,随后依次递减E组辐射剂量最低,对五组CTDIvol、DLP辐射剂量大小差异进行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层厚下使用ATCM技术进行CTA扫描,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无较大差异,同时降低了球管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 标签: 头颈部CTA 后处理重建 减影 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