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0-1岁神经运动发育评估在高危儿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高危儿门诊接受检查并含有高危因素的0-1岁小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格检查方法评估小儿是否存在异常,观察组在常规体格检查基础上采用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INMA)评估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状况。两组检查后发现异常者,由专业康复师指导开展家庭早期干预训练。比较两组小儿矫正月龄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Gesell发育量表DQ值及两组矫正月龄12个月时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结果 观察组矫正月龄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Gesell发育量表DQ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法 高危儿门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2例,引入康复治疗技术,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上肢、下肢和FMA总分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技术效果更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治疗技术 脑卒中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样本限定为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80例;病例选取时间:时间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疗效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腹针和运动疗法,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改善,优化预后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腹针 运动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3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108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总有效率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的GMFM得分、Bartthel指数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瘫患儿给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功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有效率。

  • 标签: 脑瘫 儿童 聚焦解决模式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运动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我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8例,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为常规干预,观察组49例为康复运动训练,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指地距和枕墙距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小(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康复运动训练时可有效改善临床观察指标,降低疼痛评分。

  • 标签: 康复运动训练 强直性脊柱炎 晨僵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运动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我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8例,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为常规干预,观察组49例为康复运动训练,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指地距和枕墙距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小(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康复运动训练时可有效改善临床观察指标,降低疼痛评分。

  • 标签: 康复运动训练 强直性脊柱炎 晨僵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前移模式结合多模态运动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康复前移模式与多模态运动干预。结果:实验组在术后疼痛、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前移模式结合多模态运动能够减轻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前移模式 多模态运动 甲状腺患者 围术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都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一定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恢复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 运动功能障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疗法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运动疗法,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颈椎功能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治疗效果 颈椎病 颈椎功能 康复护理 满意度 复发率
  • 简介:目的观察室内传导阻滞对QT间期和JT间期及心功能和运动峰摄氧量的影响.方法76例心力衰竭患者(缺血性心脏病35例,扩张型心肌病25例,不明原因16例),39例QRS<120ms,37例QRS>120ms,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查和心肺联合运动试验.运动前、运动高峰和运动后分别测定运动耐量,峰摄氧量和摄氧量AT,VE/VCO2斜率.结果心力衰竭患者,QRS间期>120ms组短轴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与QRS<120ms组相近,QT/Tc间期延长,但JTc间期无明显差别,传导正常患者运动峰摄氧量,峰摄氧量/预测摄氧量比例分别为(20±6)ml/(min·mg)、(0.72±0.24)%,室内传导阻滞患者分别为(17±5)ml/(min·mg)、(0.55±0.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内传导阻滞对心电图测定的QT/QTc功能和运动高峰摄氧量和峰摄氧量/预测摄氧量比例有影响,JT间期代表复极时间更为合理,心电图QRS间期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时电生理和心肺储备功能评估.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肺运动试验 左心室功能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初发脑卒中或以前发病无明显后遗症患者,年龄45--8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只行康复训练,治疗期间不接受任何电刺激;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仿真生物电刺激。发病后2周内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月行康复评定,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差异。结果仿真生物电刺激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比单一康复治疗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疗效更好,更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仿真生物电刺激 急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始于2020年2月,结束于2021年2月,研究病例是我院的50例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患者可以自由组合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在临床中运用针对性护理,可促使患者生活品质提高。

  • 标签: 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 针对性护理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在阿尔茨海默病前期老年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60例阿尔茨海默病前期老年人患者自愿加入,随机分成对照组( n=30,常规护理)、观察组( n=30,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正性认知改变、词汇、运动、激越、行为控制、执行功能、抽象思维均优于对照组( t=3.373、 3.223,3.266、 1.732,24.495,7.794,12.247, P< 0.05);结论:为阿尔茨海默病前期老年人患者实施运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运动 阿尔茨海默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偏瘫脑梗塞患者中行早期运动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以偏瘫脑梗塞患者8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参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用早期运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早期运动护理 脑梗塞 偏瘫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用于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负性情绪与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本院区60例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为观察对象,均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入科治疗,以住院号作为随机分组依据,通过计算机筛选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冠心病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康复治疗,并展开疗效观察。对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予以测评,展开心功能治疗前后对比,并以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负性情绪变化进行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改变。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自我效能感评分无差异(P>0.05),在治疗干预后,分值均有升高,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居更高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分数及NT-proBNP水平均有所改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具优势,组间数据比值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负性情绪分值明显降低,焦虑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运动康复治疗 老年冠心病心衰 心功能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龄脑卒中患者接受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康复治疗方案后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88例高龄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与指导)与研究组(常规康复训练与指导+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康复治疗)各44例患者。比较两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FMA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显著更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针灸治疗 穴位按摩 高龄患者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运动康复护理对高龄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入选患者均为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以12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基于应用护理方法的差异,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运动康复护理。分析在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下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显示,运动康复护理的应用,观察组心功能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当中应用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可尽早引导患者参与到康复流程当中,改善患者心功能,促使其病情得以更好的恢复。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 心功能 护理满意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对比研究方式探讨脑梗死患者采取神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神经内科1230例患者。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主要基于医嘱提供护理。实验组应用神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康复指标。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康复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接受神经康复护理对于手术后的康复质量与效率有着明显的推动效果,不仅可以实现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卧床休息时间,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治疗费用,有利于患者健康生活意识、能力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神经康复护理 脑梗死 运动功能 预后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的价值。方法:本实验的研究主体是2020年7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完成对照、实验组组别的划分,每一组别涉及患者50例。运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参照组患者展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将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指标、负面情绪评分进行比较,寻求适宜护理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方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血糖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以P

  • 标签: 心理护理 运动疗法 妊娠糖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Cox健康行为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ox健康行为模式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Cox健康行为模式 脑梗死 自我护理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