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D)伴代谢综合征(MetS)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以期为双相情感障碍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伴代谢综合征患者80例,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UA>420μmol/L)和正常尿酸组(UA≤420μmol/L),每组4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和工作记忆测验(WMT)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的差异,并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组患者的MMSE、MoCA和WMT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说明高血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结论 高血尿酸水平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需关注血尿酸作为认知功能预警指标的潜力。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问题导向护理对帕金森病老年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问题导向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焦虑、抑郁、MoC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MoCA评分、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帕金森老年患者实施循证问题导向护理,可显著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医疗阶段的强化性护理措施应用价值。方法:于2021年12月到2023年1月期间共计收入接受医疗干预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将7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强化性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病情干预阶段的强化性护理措施开展进一步,优化了患者对病理表现的认知(P<0.05);落实强化性护理干预措施后,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行为,患者的饮食行为、作息行为、情绪控制效果以及遵医嘱行为均有效提升(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中,相关调研结果表明了强化性护理措施能进一步促进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提升,并进一步改善了患者在医疗干预阶段的依存行为,使得相关医疗措施的开展有序落实,优化病情干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住院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予以认知行为干预的临床价值以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方法:纳入84例,划分为2组,即:参照组、实验组,各组计容量42例,划分依据为:抓阄法,患者筛选时间为2022.3-2022.12,临床检查各项与“冠心病”诊断标准符合;且治疗实施阶段,常规护理用于参照组,认知行为干预用于实验组,就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知晓率对比。结果:对抽取冠心病患者展开负性情绪分析,干预前值相似(P>0.05),干预后实验组水平值低(P<0.05)。疾病知晓率率中,组间测定数据有意义,且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临床干预工作中,纠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冠心病患者疾病知晓率,认知行为干预具备优势,可推行、使用。
简介:目的探索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根据采用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心理认知行为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以及躯体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病性以及偏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96.74%明显优于对照组80.39%(P<0.05)。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6个月,观察组在心理健康[(64.39±14.65)vs(53.47±11.62)分]、情感角色功能[(72.54±16.08)vs(51.82±15.34)分]、社会功能[(82.74±18.47)vs(67.23±14.75)分]、活力[(55.56±15.27)vs(41.64±14.26)分]、总体健康[(61.53±18.26)vs(45.72±16.24)分]、躯体疼痛[(76.37±21.43)vs(54.28±20.63)分]、躯体角色功能[(65.64±17.56)vs(54.53±15.42)分]、生理功能[(83.97±11.87)vs(72.62±12.23)分]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服务态度97.30%vs80.56%、技术水平94.59%vs81.94%、健康教育98.65%vs86.11%、关爱患者100%vs77.8%和心理支持100%vs90.28%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770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piData3.0和spss17.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海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8.5%,生殖健康相关行为持有率为61.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职业、自我健康满意度及自述平时注重健康情况,影响生殖健康相关行为持有率主要因素包括文化程度、自我健康满意度及生殖健康知识总知晓情况。结论海南省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殖健康相关行为持有率普遍较低,应全面、系统地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重点加强生殖健康方面的健康教育,抓住其主要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活动。
简介:目的调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在约束带使用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困境,明确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入选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该院工作、来该院进修学习的护士和护士长以及江苏省省级护士长培训班和南京市市级护士长培训班的护士长共400名作为随机调查对象,了解其在约束带使用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困境.结果高年资护士及护士长比低年资护士更能关注到进行身体约束时面临的伦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解决,高年资护士及护士长对使用约束带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持肯定态度的占93%和96%、在约束带使用前能够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使用的必要性并征得同意的占77%和79%.结论正确认识在执行身体约束时护理人员面临的伦理困境,加强相关培训尤其是对中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才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伦理意识,采取正确的方法面对伦理问题.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对皮瓣塌陷综合症( SSFS)患者脑血流、脑电图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例 SSFS患者,分为普通手术组( NO组)和桃红四物汤治疗组( TD组),行颅骨修补术前 1天及术后 30天经颅多普勒 (TCD)测定双侧大脑前动脉 (ACA )、大脑中动脉 (MCA)和大脑后动脉( PCA)的脑血流( CBF)、脑电图( EEG)、神经认知功能 FIM评分,行手术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所有数据应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颅骨修补术前后,两组 SSFS患者颅内血流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中动脉 (MCA) 及大脑后动脉 ( PCA) 的脑血流( CBF)均有改善( P< 0.01),神经认知功能 FIM评分改善( P< 0.01),脑电图改变不明显( P> 0.05),桃红四物汤组( TD组)与普通手术组( NO组)间比较神经认知功能 FIM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颅骨修补术能改善 SSFS患者脑血流,改善神经认知功能,桃红四物汤能改善皮瓣塌陷综合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认知功能及并发症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共6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及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故方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抑郁症患者应用认知性心理护理与正念减压训练联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于我院接受抑郁症治疗的患者45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患者22例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23例应用认知性心理护理与正念减压训练联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SCSQ评分和心理抑郁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SCSQ评分,试验组患者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抑郁评分,干预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的了解以及自我管理评分,试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认知性心理护理与正念减压训练联合应用在抑郁症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应对能力,改善抑郁情况,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促进患者恢复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分别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对小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取2011年4月—2016年1月于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各32例,分别使用丙戊酸钠、奥卡西平或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3组患儿均治疗16周。对3组患儿临床疗效、脑电变化情况、认知功能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A、B、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88%、78.13%、90.63%,C组高于A、B组,但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治疗时间延长,3组患儿痫样放电好转率逐渐升高。C组好转率高于B组更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前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B、C两组均较治疗前得分显著升高,且高于同期A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B组为12.50%,C组为3.1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丙戊酸钠、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相当,但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脑电功能及小儿认知功能改善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且以左乙拉西坦的安全性更高,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