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图分类号R6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外伤性脾破裂治疗的方法效果以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出10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50人。对照组患者实行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手术治疗。结果100例患者的病症均得到有效控制,但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则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比对照组更加平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救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的及时有效康复,值得在各大医院的临床实践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就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50例的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患者,伤后24小时内入院的患者有40例,余下10例为伤后1-3天入院。对其进行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有38例(76%)患者在半个月之内前房积血全部吸收,有9例(18%)患者视力较入院前提高,但低于0.8者,有2例(4%)患者出现角膜血染,1例(2%)患者继发青光眼。结论务必要基于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患者的受伤程度和出血量程度来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挽救患者的视力。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护理效果,探讨护理重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38例颅脑损伤并实施气管切开患者,给予监护护理、气道护理,口腔与切口护理,评价护理结局。结果死亡4例,肺部感染15例,感染者气管切开时间13d~67d,平均(24.1±4.9)d,低于未感染者5d~29d,平均(8.9±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需气管切开者死亡率、感染率较高,肺部感染与气管切开时间有关,应制定落实科学的护理路径,提升自身技术操作水平,对重症、气管切开时间较长者,做好预防性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湿敷辅助烤电治疗外伤疾患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158例外伤疾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79例患者,观察组79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烤电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药湿敷辅助烤电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20%,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5.95%,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敷辅助烤电治疗外伤疾患患者,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急救护理方式方法,总结其护理体会,为后续发生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抢救护理奠定坚实理论基础。方法对我科2011年02月-2014年03月2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急救护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通过我们与临床医师准确、及时的密切配合均抢救成功,围手术期术无1例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在及时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在急救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患者赢得生命、恢复健康的重要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恢复及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进行手外伤术后患者7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及感染情况。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68.6%,对照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45.7%,观察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手外伤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减低患者感染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hemorrhage,TSAH)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TSAH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70)及对照组(n=66)。亚低温组接受32℃~35℃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除无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及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ICP、CVS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对TSAH患者具有治疗作用。它可以降低TSAH患者的ICP以及CVS的发生率,从而改善TSAH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入院的65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高压氧早期治疗组(A组)34例和高压氧晚期治疗组(B组)31例,早期高压氧治疗组在入院后3周内采用高压氧治疗,晚期高压氧治疗组则在入院后3周后采取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34例患者和B组31例患者在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的比较无显著差异(T值分别0.22、0.02,P>0.05);经过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且两组患者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5),同时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较前提高,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结论对于危重颅脑外伤的神经外科患者,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比晚期应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更显著,对患者日常生活及活动质量改善效果更佳。因此,宜在临床中推广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