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阴囊发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西藏地区藏族人阴囊的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该病例肿瘤生长了10年,体积巨大,形态学表现具有迷惑性,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才得以明确诊断。本文总结此类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点,旨在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常见分布情况及妊娠结局,为遗传咨询提供更多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中山市博爱医院产前诊断中心8864例孕妇产前诊断的染色体检验结果,总结性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共检出性染色体异常胎儿57例(0.64%)。性染色体异常中,染色体数目异常53例(0.60%),单纯型37例,嵌合型16例,其中Turner综合征29例,XYY综合征4例,XXX综合征11例,XXY综合征9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0.05%)。结论介入性产前诊断对确定胎儿性染色体异常具有重要作用。性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妊娠结局及伦理问题需要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指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口服药物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选择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最佳用药方案。方法选择4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胆维他联合康复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吗丁啉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胃镜复查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很快消失,胃镜复查治愈率高,临床疗效及胃镜复查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维他联合康复新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7岁,术后随访13~51月,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均有包膜,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透明细胞,囊壁纤维间隔内有小的透明细胞巢,肿瘤性透明细胞核Fuhrman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示Vimentin(+)、EMA(+)、CD10(-)、CD68(-)。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有独特的病理改变,经过积极地治疗预后良好。术诊断中常难与其它囊性肾疾病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的关键特点是肉眼无膨胀性实性结节及镜下囊腔内衬透明细胞。
简介:摘要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发在40岁~60岁成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是由于耳石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在治疗上,BPPV手法复位法和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在治疗BPPV起到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滞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将3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例、B组10例和C组10例。A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B组采用电针治疗,C组采用滞针治疗。3组分别在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15天左右,其间休息3-5天)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治疗后愈显率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治疗后愈显率和总有效率与A组和B组比较。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典型主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中变位试验阳性和阴性的患者,探讨BPPV自愈性机制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记录2011.12~2012.4头晕门诊就诊的76例位置性眩晕患者病史、体位试验,45例符合贵阳BPPV诊断标准,31例变位试验阴性,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PV组平均年龄53.5±13.6,阴性组平均年龄49.7±14.8,两组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076,P=0.286,P>0.05,两组年龄没有差别;BPPV组病程(除外半年以上患者):平均13.5±13.17天,阴性组平均14.2±13.84天,两组病程进行非参数检验,Z=0.429,P=0.668,P>0.05,两组病程没有明显差别。结论BPPV存在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除了管石症及嵴顶耳石症,可能与耳石器官及球囊与椭圆囊神经病变有关。自愈型BPPV可能和耳石器官的轻微病变有关,因此代偿迅速完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汁性反流性胃炎患者使用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接收了160例胆汁性反流性胃炎患者,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增加贝雷拉唑,两组患者均进行8周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6例VS24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VS72.5%,P<0.05)。结论胆汁性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比较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