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房颤患者经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66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一对一”式的循证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2(6.06%),相较于对照组8(24.2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12±0.05)d明显优于对照组(7.45±0.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房颤患者经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率为0.15%~1%,是以无序的心房激动伴随其后发生的心房机械功能退化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心房节律紊乱。本病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导致患者残疾或病死率增加。目前我国房颤人群发病率约为0.61%,按13亿人口计算,推测我国目前房颤患者数近800万~([1])。房颤因其不易转复为窦性心律,易复发,转复后难维持窦性心律,血栓形成等危险成为临床的棘手问题,也是研究热点。
简介:摘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存的生命通道,是血液净化完成的必要前提。对于动静脉内瘘尚未成熟、肾移植前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渡、生命期有限、心功能差、血管条件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成为重要的及最佳的血管通路,在CRF患者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RBSI)发病率逐年增加,对CRBSI认识不足、诊断困难、抗菌药物选择错误及已出现耐药的现状都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故本文围绕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病原菌特点、治疗加以综述。
简介:为降低儿科患儿周边静脉输液导管阻塞率,本院设计了改进方案。经现状分析问题为缺乏提醒时间的工具、找寻主责护士处理点滴的时间过长、静脉输液导管护理的作业标准内容不完善、缺乏儿童静脉输液导管维护的相关卫生教育和无适合于静脉输液导管留置患儿穿脱的病服等。因此,提出对策为使用静脉点滴时间提醒卡、计时器及无线对讲机,制作患儿静脉衣,制作卫生教育海报,修订作业标准,举办在职教育及执行工作督查等,以上对策能够有效地降低周边静脉输液导管阻塞率,使其从7.2%下降至3.4%,达到了改进方案的目的。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笔者建议加强临床导管护理,强化护理人员在职教育训练和嘱咐家属及早观察导管阻塞现象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0例分娩孕妇,按照孕妇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实行双球囊导管,经机械性的作用以内、外两侧挤压宫颈管促宫颈成熟;对照组给予地诺前列酮栓,经阴道后穹隆放置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对比两组宫颈Bishop改善评分、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宫颈Bishop改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分娩方式和第一产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应用于足月的妊娠宫颈成熟中,引产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超引导经皮肾镜双导管碎石清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7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在彩超引导下穿刺建立经皮标准肾通道,采用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治疗。结果36例穿刺成功,1例穿刺失败,Ⅱ期穿刺成功。Ⅰ期完全取石32例,2例Ⅱ期取石,3例残留结石配合体外碎石治疗。28例单通道,9例2通道。Ⅰ期结石取净率为86.5%。手术时间为55~145min。结论彩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鹿角形结石具有创伤小、清石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对大多数鹿角形结石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患结核性胸膜炎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30例患者,单纯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研究组包含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引流量明显较多,胸水、胸闷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肥厚(常为非对称性)。心室腔变小,左心室充盈受阻和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心肌病。是我国青年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多见于30~50岁1。化学消融术也叫无水乙醇注射术,该法在B超或CT引导下直接将乙醇等化学消融剂注入肥厚的心肌内,使肿瘤细胞及附近血管内皮细胞迅速脱水,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是介入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一种新途径2。2016年1月-2016年10月,对我院10例男7例,女3例经化学消融治疗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进行人文关怀3护理,成功率高,治疗愈合效果好,护理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