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的心率及心率变异(HRV)改变的特点和相关性。方法对120例心肌炎患儿进行24h全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及HRV。结果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心率范围不同,年龄越小心率越快;24h内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次数占总心搏次数的百分比(PNN50)。随年龄增长其数值增高,24h内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男女HRV比较无差异。结论心肌炎患儿HRV短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不能良好显示患儿HRV病态变化,长时间、多指标对病情检测更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心肌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3年11月至2016年08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肌炎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93.18%VS79.54%),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95.45%VS77.27%),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心肌炎患者期间,配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更加有利,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治疗的心肌炎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0.0%,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死亡例数分别为1和0,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炎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大,部分患者在久治不愈后,心理会产生阴影,对临床治疗及护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日后应加强综合护理,从多方面为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于华中阜外医院住院且临床诊断为心肌炎的47例患者的临床及CMR资料,47例临床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27±13)岁。分析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心肌水肿、首过灌注、延迟强化等。结果所有患者CMR均有异常表现,LVEF减低15例[(29.31±13.20)%],LVEDV增大16例[(232.94±52.06) ml];出现心肌水肿15例,心包积液36例,胸腔积液1例,灌注减低19例,延迟强化44例。结论心肌炎C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序列CMR扫描能有效提高心肌炎的确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暴发性心肌炎早期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纳入2002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诊治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1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13例)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58例)。对两组患者入院时首发临床症状、血清生化学检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暴发性心肌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较非暴发性心肌炎组,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就诊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收缩功能减低、心肌肥厚、室壁运动障碍的比例均明显升高,且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T波倒置的导联数量明显增多,Ⅱ导联QRS波振幅降低,PR间期、QRS波群时间和QTc间期均明显延长,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明显增多(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的PR间期、QRS波群时间、NLR是暴发性心肌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 结论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明显升高,心功能差,PR间期、QRS波群时间、NLR是其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