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PAC 服务模式对未婚女性流产术后心理及生殖健康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来我院接受流产手术的 未婚女性 患者 200 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 PAC 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重复流产率以及避孕措施落实率。 结果: 采用 PAC 服务的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心理恢复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研究组患者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 PAC 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恢复,并提升患者避孕措施落实,降低重复流产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8月-2019年2月,从我院诊治的抑郁患者中选取60例对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和家庭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组队的形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为家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模式对患者社会功能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促进于患者的精神康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后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抑郁症患者家庭护理模式,能促使患者各个功能的增强,确保治疗效果的发挥,有利于患者的精神康复,值得临床有效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疗养院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老年长期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 将某疗养院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养结合生活模式为主的长期护理。观察 2组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指标。结果: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初产妇的产后护理中,总结并阐述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后第1d、出院前、产后第42d抑郁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产后3个月内实验组攻击行为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第1d、出院前、产后第42dEPDS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产妇在出院前EPDS评分大于产后第1d,对照组产后第42d大于出院前,两组产后3个月小于后第4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产后护理中,相比于常规的护理路径来说,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降低抑郁症发生率、攻击行为发生率,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实施内瘘专业护理模式的临床影响。方法:将 2018年 10月 ~2019年 4月我院收治的 106例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3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动静脉瘘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接受动静脉瘘手术后实施内瘘专业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 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实施内瘘专业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分娩护理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住院分娩初产妇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分娩服务模式,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第一、二产程耗时、统计新生儿(1min及5min)Apgar评分及产妇围产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的围生期并发症,如产褥感染、产后大出血及软产道损伤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分娩计划对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安全性,减少产妇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房排药及发药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10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更好,P<0.05。结论西药房用药患者通过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对肾移植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60例收治的肾移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延伸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比较中,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说明延伸护理模式应用于肾移植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应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并发脑卒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2017年这一年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这文章的研究对象,并且将这120例患者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组,一半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另一半患者接受高血压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这段时间内脑卒中发生率,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血压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两样本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应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脑卒中发生率,适合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房排药及发药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10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更好,P<0.05。结论西药房用药患者通过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模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60名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行为干预模式。干预6个月后对患者的行为干预后体重,合理饮食的习惯,坚持有氧运动的时间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行为干预模式对患者干预后体重,合理饮食的习惯,坚持有氧运动的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行为干预模式应用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日常康复中,使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消毒供应室护士实行不同管理模式,对其防护意识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选取院内消毒供应室的20名护士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两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10名。对照组接受分散管理,实验组接受集中管理,对比两组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良事件发生率、管理内容评分、管理模式评分。结果经比较分析,实验组自我防护意识、不良事件发生率、管理内容评分、管理模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将集中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士管理工作中,能够使其自身防护意识水平不断提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 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房排药及发药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12月 10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 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更好, P< 0.05。结论:西药房用药患者通过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