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通络法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功能的效果。 方法: 择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66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33 例患者行以氯吡格雷 + 喜辽妥软膏辅助治疗,研究组 33 例患者行以活血化瘀通络剂 + 舒筋通脉膏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内瘘动脉瘤、栓塞、硬化、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活血化瘀通络法可以改善其内瘘血流量,避免栓塞现象出现,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COPD稳定期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法、放射免疫法测定66例COPD稳定期患者服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3个月、6个月后和正常对照组(60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的变化。结果COPD稳定期CD3、CD4、CD4/CD8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D8+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IgA、IgG、IgM均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IL-2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NF-а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各种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COPD稳定期存在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细胞因子的异常,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能改善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
简介:建立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模型,胃饲补肾活血方药,观察造血调控因子IL-2、IL-10、IFNγ、TNFα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介导型再障小鼠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补肾活血中药组IL-2、IFNγ、TNFα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10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说明补肾活血方药可通过抑制造血负调控因子的分泌,减轻免疫因素对机体的损害,恢复机体的造血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联合月经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将于我院住院的62例PCOS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克罗米酚口服,观察组进行补肾活血法联合月经周期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月经量化评分及T、E2水平来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化评分(1.08±0.67)分、T(0.43±0.14)ng/ml、E2(45.32±17.42)pg/ml较对照组(1.72±0.83)分、(0.52±0.13)ng/ml、(65.37±17.66)pg/ml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治疗PCOS患者,补肾活血联合月经周期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调节患者月经,改善患者激素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时应用补肾活血法+温针灸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入选84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骨科,入选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根据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应用补肾活血法+温针灸治疗的中医组(42例),与常规西药和资料的西医组(42例)。结果:与西医组相比,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2.86%更高;中医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低于西医组;并发症比较情况来看中医组为9.52%低于西医组23.81%,上述结果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应用西药治疗KOA,补肾活血法+温针灸效果更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化痰熄风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恢复治疗提供相关的优质治疗措施与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录的3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5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熄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体征评价评分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熄风汤用来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效果更高,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动症疗效观察。方法以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动症,每日1剂,每周3-5剂,每月为1个疗程,结合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治疗本病。结果治疗60例患者,症状消失24例,占40%;显效30例,占50%;无效6例,占10%。总有效率达到90%。结论本病多发于4~15岁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欠佳,需长期服药治疗,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并且症状错综复杂,且与心理、劳累、疾病、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故临床上必须标本兼治,另外加强心理疏导与生活指导等其他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