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近年来,激光已用于疣的治疗,而且已成功治疗某些类型的疣。在一些激光研究中,已应用剥脱剂来增加激光的穿透力。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脉冲染料激光(PDL)疗法与应用水杨酸(SA)后再应用PDL疗法的效果。应用水杨酸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寻常疣的角化过度以增加激光穿透性。方法:本对照研究包括入选研究的19例患者的66个皮损。33个皮损先外用30%SA,2次/d,5d后再应用PDL治疗,其余33个皮损直接应用PDL治疗。两组患者PDL疗程1~5次,每次间隔4周。两组疗效用疣的尺寸改变比较,记录长×宽×高(mm3),治疗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在PDL组和SA+PDL组,治疗5个疗程后,与治疗开始相比皮损变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5疗程结束时,两组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451);然而在第二个疗程后SA+PDL组的清除率显著高于PDL组(P=0.049)。在第二个疗程后,SA+PDL组的完全清除率是54.6%,而PDL组在第五个疗程结束后完全清除率仅为66.4%。在2.2个疗程后SA+PDL组即观察到完全清除,而PDL组在3.1个疗程后才观察到完全清除(P<0.05)。结论:尽管在...
简介:摘要:高铁作业天窗均安排在夜间,综合检测车定位病害精准度还不能具体到那根轨枕,为精准定位病害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减少对运输的影响,而进行基于动检数据精准定位和精准整修病害的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DPL)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0例玫瑰痤疮患者,男11例,女49例,年龄(28.24±3.41)岁,年龄范围为23~47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DPL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DPL进行治疗,4周后重复治疗一次,连续治疗3次。DPL治疗后,DPL治疗组外用维生素C乳剂,联合治疗组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早晚各1次,持续使用2周。拍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在相同条件下的治疗局部照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6.6%(26/30)]显著高于DPL治疗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L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47.1%(8/17)]高于联合治疗组[11.5%(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L联合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是治疗玫瑰痤疮较好的方法,安全有效,皮损恢复稳定,不易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波长强脉冲光(Intensepulsedlight,IPL)联合0.33%酒石酸溴莫尼定(BrimonidineTarate)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I型及II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IPL组及0.3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治疗组。联合组及IPL组采用双波长IPL治疗,每3周1次,共治疗3次,同时,联合组及0.3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组,每日1次,连续12周。分别由两位专科医生对患者的皮损状况作出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共12周。结果治疗第12周后,联合组、IPL组及0.3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组治疗前后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0%及2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0.3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治疗玫瑰痤疮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并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简介:2013年,成都市在结束前两轮农村扶贫开发任务的基础上,围绕2017年全市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打响了以二三圈层14个区(市)县及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为主战场的第三轮扶贫攻坚战,着力创新机制、瞄准相对贫困,深入推进了到村到户两个层面的扶贫开发。通过两年来的帮扶,全市第三轮第一批100个相对贫困村均培育和建立了各自的优势特色产业。成
简介:【摘要】精准扭矩控制主要与螺纹的类型、联接件的材料强度,拧紧工具的选用等方面有关。如何在使用冲击扳手或开口扳手凭经验将螺纹拧紧后,不需要用定值扭力扳手手动复拧。是我们需要不断改善的方向。由于冲击扳手或开口扳手在拧紧过程中会出现过度拧紧、力矩不足而导致联接失效、松动等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尤其是关键部位的力矩控制。因此优先选用定扭矩工具,定扭矩工具本身不仅能保证装配质量,同时减少了对于工人熟练度、技能素质的依赖。定扭矩工具再配置数据信息传输功能,更加有效的防错,控制扭矩精度,而且拧紧结果可追溯,搭建了一个装配过程动态记录的平台,进一步完善了装配及整机的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