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从警前,我对待工作不是那么认真,也许是因为太年轻,总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入警后,我渐渐不敢大意了,马马虎虎的毛病也慢慢改掉了。所长通过我办理案件发现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注重细节,哪怕是个标点符号,我都很较真,于是,就有意让我帮他整理卷宗。我也很珍惜这次机会,每一本卷宗我都会仔仔细细

  • 标签: 注重细节
  • 简介:杨靖,男,汉族,1972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靖同志先后参与北京市天宁寺危改小区(10万m2)、石榴园小区(50万m2)、回龙观文化居住区(800万m2)等项目的开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前期开发、住宅小区建设、商品房开发工作经验。

  • 标签: 北京市 勇于创新 获得者 建设者 回龙观文化居住区 商品房开发
  • 简介:北京市顺义区是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首都重点建设新城、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6万,下辖19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426个行政村。近年来,共青团北京市顺义区委员会紧密围绕全区党政中心,以大局为重,

  • 标签: 基层团组织建设 北京市顺义区 现代制造业基地 创新 街道办事处 高端产业
  • 简介:以“复杂多变”描述当今国际形势的表征,以“多极化”概括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的走势,这是经过多年凝聚集体智慧而形成的科学概念,言简意赅,精当得体。尽管体现“复杂多变”与“多极化”的具体形态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也会不断得到丰富,但其实质内涵是相对稳定的。值得关注的是,

  • 标签: “环保” 期待 国际形势 世界格局 冷战结束 科学概念
  • 简介:2007年10月《组织研究》杂志刊登了由约翰.蔡尔德、袁路和特伦斯.蔡撰写的《中国环保体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一文。文章探讨了从1972年到2001年间中国环保体系发展历程中的制度创新问题。文章广泛汲取了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中国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对比中,研究中国环保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具有的个性特点。文章认为中国环保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逐渐形成了法规、规范和认知三个制度支柱体系。现将该文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国环保 中的制度 体系发展
  • 简介:如果说文明和谐的环境是一幅多彩的画卷,那团员青年的身影一定是其中最亮眼的颜色。11月23日,海淀团区委依托全区90家市级示范社区青年汇,组织全区广大团员青年,来到香山、圆明园、颐和园、北京植物园四个公园,以四个不同的主题开展青春·文明·环保行活动,为社区青年人提供一个交友联谊平台的同时,也为营造文明清洁的游园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 标签: 文明和谐 环保 青春 区委 团员青年 圆明园
  • 简介:2007年6月,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在校园内做蜉蝣动物调查时,意外地发现校园内的双枫湖内有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群漂游。桃花水母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桃花水母群对环境要求极高,一般在我国少数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水的地方才有发现。桃花水母群出现在南昌大学双枫湖,从一个侧面说明南昌大学保持了极佳的生态环境。

  • 标签: 南昌大学 生态校园 环保理念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环境 生物进化
  • 简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环境问题的社会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充分动员政府、社会和个体等多元力量的参与。城市青年作为城市生活中一个重要群体,其环保意识和行为对于城市的环境和生态有重要影响,并在不同性别、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对不同特性城市青年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描述性和相关性实证分析,探讨其具体的相关性、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这对于从政府层面对不同群体有针对性的进行环保教育宣传和制度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社会治理 城市青年 环保意识 环保行为
  • 简介:河南省三门峡市环保局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工作的全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力争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强化法治.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了环保事业跨越发展。2005年.三门峡市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排名中,较2004年向前跃进了30多个位次.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三门峡市环保局局长金明记作为河南的先进个人代表出席了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

  • 标签: 三门峡市 环境保护 环保局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
  • 简介:苏联政府环境治理的失败,成为20世纪80年代公众大规模参与环保的直接诱因。随着苏联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加速,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绿色”新思维对公开性、民主化的倡导,原本单纯的环保公众参与渗透进越来越多的追求民主变革的复杂政治诉求。持不同政见者借助政治敏感性较低的环境议题持续向政府施压,环保公众参与日渐带有强烈的泛政治化倾向。环保公众参与影响和“掩盖”下的民主民族运动,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颠覆和国家解体的重要推动力。

  • 标签: 环保公众参与 政治参与 非制度化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