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进出口产品多样化可以减轻贸易冬件波动、分散风险和发挥“国际保险体系”效应,从而对产出波动产生平抑作用。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不同进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下贸易开放对中国制造业产出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影响制造业产出波动的方向和程度存在产品多样化门槛效应,当进口产品多样化水平越过最高门槛值后,贸易开放对产出波动将起到平抑作用。但是,出口产品多样化尚未有效缓解贸易开放对制造业产出波动的冲击。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得到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实行积极的进口种类扩张政策,充分发挥进口产品多样化对产出波动的平抑作用。第二,调整高度依赖传统比较优势的出口增长模式,提高出口产品多样化的质量和效益。
简介:即墨市农副产品加工出口,走"国际市场联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联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带种养农户"的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新格局。到目前为止,农副产品年出口交货值达6亿多元,占全市外贸出口交货值的30%左右,产品出口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额达5400多万美元。近年来,这个市顺应改革开放大潮,审时度势,选准切入点,采取激励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目前,全市蔬菜总面积达13.2万亩,年总产量4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6.8万吨,花生年总产量10.9万吨,全市年肉食鸡出栏1千万只,生猪出栏30万头,林果总产量5万吨,全市初步形成了"东部抓鱼虾、海珍品,西部抓畜、禽、林、菜、粮,中部
简介:摘要:与其他贸易壁垒相比,基于知识产权制度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更具隐蔽性和有效性。美国“337调查”作为美国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典型手段,经常以知识产权权保护为由,限制或禁止进口中国机电产品,给中国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总之,我国企业机电产品的出口因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巨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先简单介绍我国接受美国337调查的背景,接着就知识产权壁垒的含义以及中美贸易中美国实施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影响的理论机制进行阐释。最后,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美国对华实施的知识产权壁垒的确会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产生消极影响,并根据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简介:本文梳理了欧债危机对出口贸易影响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我国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从出口的目标市场、细分商品分类以及贸易方式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外需冲击是欧债危机影响我国出1:2贸易的最主要因素,国外需求对于我国总体出口的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分别为2.1和3.1,说明欧债危机引起的国外需求下降对总体出口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2)汇率和融资成本因素在本轮欧债危机中,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则相对较小。(3)外需冲击对不同目标市场、不同产品类别以及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影响程度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此外,国外需求是我国出口贸易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简介: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可以用于衡量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转型。从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视角,深入制造业内部结构探究不同能耗行业和不同技术水平行业的贸易结构碳排放效应差异性,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高端技术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出口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将制造业按照技术研发度和能源消耗度的不同进行分组,对比不同类型行业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总体上,出口结构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出口结构转型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外资流入对碳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不同。(2)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增加行业总体碳排放,不同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对于高技术行业、中高技术行业和高能耗行业来说,结构效应更加明显。(3)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外商资本流入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但行业间存在差异性。总体而言,产业结构是限制制造业碳减排最主要的原因。
简介:运用48个经济体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差距、本土市场需求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和优化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供给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同时利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中的收入差距内生性问题之后,研究发现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收入差距存在适度范围。适度收入差距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相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低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水平。适度收入差距因经济发展水平而异,对于发达经济体,培育中产阶级强大的市场需求更为重要;对于发展中经济体,适度收入差距所激发的产品质量分化更为有益。因此,旨在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收入差距优化方向对不同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有差别化的政策含义。
简介:入世之后,中国面临的市场规模、市场准入、经贸规则等发生新变化,作为中国外贸主力的制造业,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影响其升级进程。本文对2002、2005、2007和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1水平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提高,但趋势在弱化,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更高。随后结合相关指标和对制造业的细分,分析入世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和产业内升级状况,结果显示产业间升级有所改善,而产业内升级经历了进展、逆转和再进展的波折变化,这有别于以往的研究。通过计量模型实证验证国际分工对制造业两种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了产业间升级,各制造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与产业内升级同向变化,且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内升级作用最大,对资本密集型的作用次之,对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作用最小。最后,对上述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未来制造业升级的建议。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经验是否能够促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FDI)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简述了出口经验与对外投资活动的潜在关联,进而详细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宏观环境。借助宏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结合统计分析和实证模型,本研究对出口经验与FDI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积累的出口经验对于企业的对外投资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文的结论不仅丰富了出口与FDI关系的理论分析,也为企业制定海外投资战略和政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