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公司如何跨国投资?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走出国界后面对的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政治与法律环境,而且往往是不同的文化,这个话题涉及到的问题太多,我们不妨讨论其中关于安全与成本的两个问题。首先,选择什么投资结构安排来确保海外投资安全、规避海外投资风险?这里讲的“投资安全”更多指的是财产权会不会被剥夺、被直接或间接地侵蚀。而不是通常所指的“行业风险”、“市场供求风险”等较客观经济和商业风险。在本期封面故事首篇文章和《跨国产权秩序的历史变迁》文中,本刊学术顾问陈志武教授分别讨论了在现今的国际秩序不如何操作跨国投资和跨国财产保护所需要的国际秩序架构等制度性问题。第二个问题,如何降低跨国投资的成本?正如本刊研究员孔鹏、魏巍分别研究的两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海油、京东方案例所揭示的,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着种种风险,海外扩张的“成本”到目前似乎还不是第一,甚至也不是第二考虑因素,“走出去”本身似乎比“走得合不合算”更重要。当然,跨国投资的“学费”肯定要交,甚至头一批或几批跨国投资项目中不少最终可能要失败,但问题是,由不同企业去“交学费”,其成效与收获会差别极大。
简介:为高频交易数据构造的价差指标寻找低频的替代性指标是当前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有研究表明,Corwin和Schultz构造的高低价差指标在刻画买卖价差的横截面特性方面要优于其他指标,但该指标能否用作资产定价研究中买卖价差的代理变量还没有得到相应的检验。以A股上市公司1992年-2014年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高低价差指标和期望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常数收益率模型的框架下还是在CAPM模型的框架下,抑或是在Fama和French模型的框架下,高低价差指标都与期望收益率不相关,且股权分置和"季节效应"都不是两者之间不相关的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低价差指标不能作为资产定价中买卖价差的代理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