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科护理对于社区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社区接受全科护理的112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时于我院接受护理的,将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将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全科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为61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而且患者的复发率以及恶化率更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也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科护理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而且在护理的过程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在护理中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关节腔注射 PRP 与 SH 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KOA ) 的疗效,分析 PRP 治疗 KOA 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90 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 PPR 组和 SH 组,各 45 例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 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的变化。结果: PPR 组总有效率为 86.67% ,明显高于 SH 组的 6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两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PPR 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 SH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PRP 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且疗效优 SH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孕妇血浆 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应用于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以提升分娩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 2018年 1月所收治产妇 106例,其中,正常晚期妊娠产妇 59例为对照组,晚期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产妇 47例为研究组。均予以 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中, PT为( 10.23±0.26) s、 APTT为( 25.41±2.66) 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034、 5.241, P< 0.01);研究组 FIB为( 5.27±0.51) 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25±0.37)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034, P< 0.01)。研究组 D-二聚体水平为( 727.05±38.19)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164, P< 0.01)。结论: 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应用于孕妇产前检查中,有利于帮助晚期正常产妇,特别是妊高症产妇了解凝血状态、纤溶功能变化,防止分娩过程中发生血栓性疾病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减少分娩意外发生,可作为产前筛查主要指标推荐使用。
简介:目的观察各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以及hs-CRP、Hcy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85例老年EH患者(EH组,其中1级37例,2级30例,3级18例)血清hs-cRP和血浆Hcy水平以及血压等指标.另选取同期18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浆Hcy水平在EH组各级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各级EH组患者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水平在EH组1级患者中升高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H组2级和3级患者中显著升高(P〈0.01),且EH组2级和3级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对照组和EH组1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r=0.809,P〈0.01).结论血清hs-CRP、血浆Hcy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老年EH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hs-CRP和Hcy水平变化提示二者之间可能相互调节、相互作用,共同参与EH的病理生理过程.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胸腺五肽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对患者疗效和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84例肺结核在本院治疗患者,(时间起2018年12月,止2021年08月),行对比性治疗研究分析,数组电脑排列分组,对照组(常规化疗,n=42),实验组(胸腺五肽联合左氧氟沙星,n=42),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治疗有效率、肺部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3+、CD4/CD8)。结果:(1)临床数据: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肺部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显著改善,(P<0.05);(2)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比:实验组CD4+、CD3+、CD4/CD8,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疾病,疗效显著,以及改善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总结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创伤与骨折手术,制动,感染,血容量不足,下肢静脉置管。护士要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开展早期正确评估其症状体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治愈5例,有效1例,轻度肺栓塞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