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手术成功率为95.45%,其中完全血运重建率为47.62%,部分血运重建率52.38%;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死亡率为4.5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汤药物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讨论。方法从在我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100人,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同时,配合以冠心汤治疗,对两组患者跟踪观察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治疗无效率为8%,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无效率16%,有效率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有效率为24%,对照组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冠心汤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常规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02至2014-01期间由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送至医院急诊的拟诊ACS的急性胸痛患者。根据院前是否运行无缝连接模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83例,实验组342例。对照组由120医生根据临床经验独立作出初步诊断并立即给予急救措施,实验组救护车上装有网络信息双向传输系统,由急诊科医生在线指导120医生在院前对患者实施抢救。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CS高危因素及院前诊断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二组在院前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硝酸酯、镇静镇痛的治疗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入院后实验组仅有3.8%的患者最终排除ACS,明显低于对照组(18.8%);STEMI患者中实验组行院内溶栓及急诊PCI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入院至开始溶栓时间及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无缝连接模式使ACS患者院内救治前移,提高了院前ACS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早诊断、早治疗赢得了时间,所以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急救模式是值得推广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心内科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对组给予常规溶栓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结果在经过为期7天的临床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三方面的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6个月的临床治疗后,实验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分数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值表,对患者急性型梗死病症的治疗具有良好作用,安全可靠,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诊断心律不齐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79例心律不齐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行CT冠脉成像检查后1w,给予患者DSA诊断。结果DS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136段,冠状动脉正常488段。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151段,冠状动脉正常473段。以DSA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脉狭窄敏感度94.67%,特异度为91.91%,准确性91.03%。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心律不齐的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结果与DSA结果较为接近,均可用于心律不齐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不同临床谱的血清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T(TnT)的浓度变化及两者间关系。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入住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的ACS患者200例,ACS患者按临床谱不同分组,对比分析不同组别的BNP及TnT水平差异及二者关系。结果BNP及TnT水平均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不稳定心绞痛(UA)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00-0.017),全组BNP及Tn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28,p<0.001)。结论ACS患者血清BNP及TnT水平变化,可同步反映心肌坏死及心功能变化程度,对临床诊疗策略制定及预后评估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9例确诊为变异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分析冠脉狭窄程度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39例患者中,27例患者冠脉造影狭窄>50%(狭窄组),12例患者冠脉狭窄<50%(对照组)。27例狭窄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比例(19例,70.37%)高于对照组(3例,25.00%),狭窄组的平均年龄(54.53±4.82岁)高于对照组平均年龄(49.65±6.24岁),狭窄组发生各类心律失常的例数(19例,70.37%)高于对照组(4例,33.33%)。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变异性心绞痛临床上多伴有冠脉狭窄病变,且一般年龄较大的男性患者冠脉狭窄的风险较大,并且在合并冠脉狭窄时更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缺血预处理(RIPC)和心内缺血预处理(ICPC)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灌注压、血流储备分数的急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2支冠脉主干血管狭窄70-85%)稳定型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RIPC组和ICPC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缺血预处理前后冠脉楔压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差异。结果缺血预处理后两组冠脉楔压和FFR均显著升高,且(P<0.05)。结论下肢远距离缺血预处理与心内缺血预处理均可提高严重病变冠状动脉的冠脉楔压和血流储备分数,改善侧支血流,但下肢远距缺血预处理方法简便、无创、安全,更易于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功能四项检查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双抗治疗中评估上消化道出血风险中的应用并根据其阳性结果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心内科住院患者行冠脉PCI术后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且进行血清胃功能四项检测的患者385例。根据胃功能四项检测结果再分为HP及PGI、PGII、PGR均阴性组、单纯HP阳性组、HP阳性及PGI或PGII、PGR异常组共三组,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并给予HP阳性及PGI或PGII、PGR异常组患者兰索拉唑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行胃功能四项检测患者中HP阳性及PGI或PGII、PGR异常组患者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出血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HP阳性组及HP及PGI、PGII、PGR均阴性组(P<0.05)。HP阳性及PGI或PGII、PGR异常组较HP及PGI、PGII、PGR均阴性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明显加大,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后其疗效确切(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后双抗患者行胃功能四项检查可有效评估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如早期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护胃及根治幽门螺杆菌可有利于降低肠溶阿斯匹林和氯吡格雷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及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参麦冬提取物干预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50)和人参麦冬提取物干预组(n=50),各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予常规药物治疗,人参麦冬提取物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3天至术后7天加用人参麦冬提取物干预,每天一次;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eGFR)在冠脉造影前后改变。结果人参麦冬提取物干预组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eGFR)的变化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人参麦冬提取物对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明显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