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D-二聚体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相关性,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被分为脓毒症组、重脓毒症组和感染性休克组。同期选择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在60例脓毒症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时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随病情严重度增加而升高。随着治疗的进行,各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相比之下,血小板计数和宽度在脓毒症组与对照组之间未显示显著差异(P>0.05)。结论:D-二聚体水平的监测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为早期风险评估和治疗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有助于提高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管理水平。
简介:有研究指出,机体发生感染时,人体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RP水平会升高[1-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相关数据,评价CRP、PCT、D二聚体在胆囊炎中的诊断价值。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日本肝胆胰外科学会发布的急性胆囊炎及胆管炎治疗的指南标准,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分为轻、中、重3组。重度急性胆囊炎组、中度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急性胆囊炎组(P<0.05)。但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从病理学分型角度区分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时,D二聚体水平在化脓性及坏疽性胆囊炎中明显升高(P<0.05).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 D-半乳糖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 Rho/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 ROCK)通路的影响。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及蒸馏水喂养,模型组给大鼠 150mg/kg*d皮下注射 D-半乳糖,连续 42天,制备 AD大鼠模型。造模 14天后,第二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第三组给予 0.04%EGCG2mg/kg*d灌胃,连续 28天,前后分别采用 Morris水迷宫检验大鼠的行为变化,制作 HE染色切片,免疫组化检测 β 淀粉样蛋白和 ROCK的表达。 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 EGCG组和西药组。 对照组、 EGCG组和西药组大鼠的 β 淀粉样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 P < 0.05); 对照组、 EGCG组和西药组大鼠的 ROCK蛋白的表达显著高 于模型组大鼠。 模型组大鼠的 SOD、 GSH-Px水平显著低于 EGCG组和 西药组( P < 0.05)。 结论: EGCG可能通过抑制 β 淀粉蛋白和激活 ROCK的表达水平,增加 SOD、 GSH-Px表达来改善其认知障碍。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型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手术设计,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模型进行手术设计,两组都给予微创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钉道感染、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vs.25.6%,P〈0.05).术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7.4%vs.74.4%,P〈0.05).结论3D打印个体化模型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地区3~6岁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的水平,就正常体质指数儿童与超重肥胖患儿间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进行差异性分析。为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门诊诊断超重/肥胖儿童50例(超重/肥胖组),随机抽取正常体质指数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收集性别、身高、体重数据,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本研究100例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31.369±7.21)nmol/L,其中男童为(31.278±7.08nmol/L),女童为(31.460±7.42)nmol/Lnmol/L,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体质指数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3~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的较低水平,超重/肥胖儿童较正常体质指数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更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清25-羟维生素D在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为对照组,再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佝偻病患儿60例为实验组,所有儿童均进行静脉采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钙、以及碱性磷酸酶的变化,观察其检验准确率。结果选取不同的儿童,对其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血清检测,实验组的指标变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佝偻病儿童,采用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提高了检测准确率,为诊断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在胃癌D2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在胃癌D2根治手术中使用Ligasurew血管闭合系统组(78例)和传统手术组(42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液总量、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Ligasure^TM组手术时间为(155±22)min,较传统手术组的(180±27)min明显缩短(P〈0.01);Ligasure^TM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7d腹腔引流液总量分别为(240±65)ml和(669±78)ml,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309±83)ml(P〈0.01)和(868±212)ml(P〈0.01)。在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死亡方面,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是胃癌D2根治手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技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腹腔引流液总量。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0月,深部真菌感染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另外在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平均值为(5.74±1.35)pg/ml;而观察组的平均值为(268.28±101.07)pg/ml。观察组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可以在早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感染消息,是一种实用的早期诊断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EREC3D系统制作全瓷修复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牙体缺损患者共计70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制作方法,试验组35例患者接受CEREC3D制作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及检测龈沟液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MMP-8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制作方法进行制作修复体后,牙体缺损现象基本得到改善,患者牙体缺损症状基本得到改善,其中试验组的TNF-α及MMP-8含量与正常牙齿含量没有差异(P>0.05),且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且试验组在当时、三个月后、半年后的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体缺损患者来说,应用CEREC3D系统制作全瓷修复体修复的临床疗效较高,修复的紧密性较高,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满意度较高,临床效果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和血浆D-二聚体(DDIC)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观察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和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的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对血浆D-二聚体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健康体检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与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检测对于判断冠心病的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水平对孕妇阴道微生态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9月门诊进行产检的孕妇350名,其中正常对照组46例,细菌性阴道病组144例,霉菌性阴道炎128例,滴虫阴道炎32例,进行阴道微生态及血清维生素A和25-(OH)D检测,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5-羟维生素D在正常对照组、BV组、VVC组及TV组分别为22.23±5.44 ng/ml、18.06±6.65 ng/ml、21.58±6.87 ng/ml、18.99±4.92 ng/ml,其中BV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磁共振3D-ASL(三维连续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成像技术联合DWI(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卒中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作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联合DW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70例患者经DWI检查提示高信号表现位于DWI梗死区域,低信号改变位于ADC图像上。58例患者的3D-ASL的CBF图像梗死区低灌注,6例患者梗死区域无灌注异常表现,6例患者梗死区域表现为高灌注。58例低灌注表现患者中有28例患者的低灌注区域超过DWI高信号范围,低灌注区域和DWI高信号范围相同。梗死区域和对侧区域的ADC值、rCBF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联合DWI在急性脑卒中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显著,可全面观察梗死附近的高灌注情况和侧支循环情况,可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并为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