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手足口病(HFMD)患儿睡眠质量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HFMD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PSQI量表进行评估,然后比较其中不同性别、年龄、体温、严重程度、家长文化程度、病毒类型及居住情况者的PSQI量表评分结果,同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研究因素与HFMD患儿睡眠质量状态的关系。结果:120例HFMD患儿的PSQI量表评估结果较差,不同性别及及居住情况者的睡眠质量较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体温、严重程度、家长文化程度及病毒类型者的睡眠质量较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温、严重程度、家长文化程度及病毒类型均是本类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FMD患儿睡眠质量状态较差,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HFMD患儿睡眠质量的改善。
简介: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合并颅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合并颅脑疾病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CT或MRI检查发现19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在30ml以下者11例,给予保守治疗。血肿量大于30ml的患者8例,其中出血量超过60ml,并伴脑疝形成的4例,3例行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1例放弃治疗;其余4例1例行脑室外引流,3例行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剖宫产25例,阴道产8例,其中利凡诺引产8例,新生儿死亡5例,死胎6例,其余均存活,存活的最小新生儿胎龄28周,重约685g。8例肾功能不全者经血液透析后6例临床治愈,2例经对症处理后治愈。14例脑梗死患者均给予扩管、小剂量脱水、低分子右旋糖苷等保守治疗,均未手术干预。33例孕妇中恢复良好26例,3例轻、中度偏瘫,2例癫痫,1例不全失语,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子痫前期及子痫具有易发生肝肾损害、脑卒中等危险因素,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后配以脑卒中相应治疗措施,及时终止妊娠,积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
简介: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中hMena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表达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标本65例(WHOⅠ级9例,Ⅱ级16例,Ⅲ级19例,Ⅳ级21例),其中6例胶质母细胞瘤(GBM,Ⅳ级)患者术中在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在肿瘤实体区、肿瘤与脑组织交界区和瘤周1.5cm处取材,另取同期5例因脑出血行减压术患者的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染色与Westernblotting检测标本中hMena蛋白的表达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对照脑组织中无hMena阳性染色,胶质瘤hMena阳性染色定位于胞浆,不同级别胶质瘤中hMe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935,P=0.000),hMena的表达与胶质瘤的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s=0.682,P=0.000).Westemblotting检测发现不同病理分级的胶质瘤中,hMena的表达水平随病理级别升高而逐渐升高.结论hMena蛋白可能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发挥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大型动脉瘤的方法、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我科经血管内治疗的109例颅内人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99例(90.8%),功能障碍8例(7.3%),死亡2例(1.8%)。101例(共105枚)大型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00%闭塞73枚,90%-95%闭塞21枚,80%闭塞11枚。8例患者行载瘤动脉闭塞术。107例术后随访8~36个月无出血病例。58例患者经血管造影或MRA随访,9枚动脉瘤再通。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安全、有效,中期疗效肯定,长期随访结果尚待进一步完善。
简介: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发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4例.监测入院后7d内血压,收集详细病史资料,对病程中伴发疾病进行评分,记录入院后血压的管理方式及干预时间等.运用简单和多因素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并且存在自发下降趋势,8h内下降最明显,36h趋于稳定.其中脑梗死患者血压在入院30h内趋于稳定,脑出血患者血压在入院96h内趋于稳定.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要高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TOAST分型和OCSP分型间血压无显著差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响入院时和入院后36h内血压.独立影响入院时收缩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入院时NIHSS评分、心脏病史、高血压史,其中心脏病史与入院时血压成负相关.独立影响入院时舒张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年龄、入院NIHSS评分、高血压史.年龄与入院时舒张压呈负相关.独立影响7d内平均收缩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入院NIHSS评分、伴发疾病评分、心脏病史、高血压史、既往史评分.心脏病史与7d平均血压呈负相关.影响入院7d内舒张压的因素有卒中类型、年龄、伴发疾病评分、入院NIHSS评分、心脏病史.心脏病史和年龄与7d平均舒张压呈负相关.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并有自发性下降趋势.卒中类型及高血压史与血压呈正相关,心脏病史及年龄与血压呈负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分期及代偿机制.方法对20例经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成人型烟雾病患者(〉16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分期及代偿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烟雾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发病,以脑出血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失语及一侧肢体瘫痪.CT和MRI显示:脑出血12例(60%),脑梗死3例(15%).DSA造影示: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0例,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9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1支,单侧大脑前动脉闭塞5支,单侧大脑前动脉狭窄9支,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6支.在20例患者、40个(侧)大脑半球中,共有39侧大脑半球受损,根据DSA结果将烟雾病分为6期分别为:第Ⅰ期到第Ⅵ期分别为3(7.7%)、9(23.1%)、16(41.0%)、7(18.0%)、3(7.7%)、1(2.5%)侧大脑半球.颅内血管代偿:软脑膜动脉、脉络膜后动脉及胼胝体背动脉代偿增粗25根,眼动脉代偿增粗7根,脑膜中动脉代偿增粗11根.烟雾病合并动脉瘤2例.结论成人型烟雾病的发病高峰在40岁,以脑出血多见,双侧病变为主,大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处于第Ⅱ~Ⅳ期(烟雾状血管旺盛期),大多数患者存在丰富的颅内外血管代偿.
简介:目的比较神经髓鞘和脱脂神经髓鞘诱导多发性硬化(MS)T淋巴细胞系(TCL)对11种神经髓鞘成份的增殖反应.方法以2种人神经髓鞘在体外二次致敏,诱导MS-TCL和正常人TCL,用MBP、PLP及其合成多肽等抗原检测PTL的增殖反应.结果与非脱脂TCL相比,脱脂髓鞘使MS组的免疫反应性显著改变.尤其对PLP6种多肽反应性的改变有统计学差异,总平均阳性孔比较P<0.001(3.41±4.83vs5.49±5.31).结论髓鞘脱脂使MS组增殖反应显著增加,二组的差别更明显.提示在髓鞘脱脂方面MS和正常人反应的异质性,此点对理解MS的病理机制可能很重要.
简介:目的报告1例儿童颈内动脉颅外段巨大梭形动脉瘤的诊治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患儿女性,13岁,以“左颈部搏动性包块1年,突然增大2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无颈部外伤、感染病史。入院查体:左颈部近下颌角处可见一3.5cm×6cm包块,随脉搏搏动,听诊无血管杂音。DSA、CTA检查示左颈内动脉起始段至近颅底处呈囊袋状扩张,边缘完整。术中见颈内动脉动脉瘤呈梭形,长约6cm,最大径约3cm,将动脉瘤切除后用人工血管(内径6mm)与颈内动脉两断端行端端吻合架桥保持颈内动脉通畅。结果病理检查见动脉壁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并粘液变性、玻璃样变性及慢性炎细胞浸润,局部钙化。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年CTA及彩超检查左颈内动脉形态、走行正常、管腔内血流通畅。结论儿童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瘤十分少见,其常见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外伤及继发于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等,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搏动性包块,可引起脑缺血或动脉瘤破裂致颈部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法有切除后用自体或人工血管重建或血管内放置支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