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幅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书作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一位卓越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一伟人毛泽东的手书诗稿《沁园春·雪》。我们纵观毛泽东的这篇诗稿,用笔有方有圆,方圆变幻莫测。运笔以中锋为主,

  • 标签: 毛泽东 书法 政治家 革命家 沁园春
  • 简介:事业发展的希望在青年,这已成为一种共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国民对传统文化的怀旧并由此生出的审美心态的回归,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关注传统京剧艺术的发展。而那些身在梨园中的当事人,则更为看重京剧的未来和发展。上海京剧院在近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些年来,不但创排出了如《曹操与杨修》、《狸猫换太子》,《贞观盛事》等精品力作,

  • 标签: 《贞观盛事》 剧目建设 京剧艺术 《曹操与杨修》 上海京剧院 十年
  • 简介:20099月5日,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炜炜道来”周炜相声专场拉开了帷幕。这也是中国曲协为庆祝建国60周,向祖国汇报系列活动的开幕演出。当晚的演出名家荟萃,众星捧月,高潮迭起,赢得满堂喝彩。姜昆、赵炎、李金斗、潘长江、句号等都来为周炜这个年轻人加油助威,嘉宾们和周炜合作的节目让现场的观众捧腹大笑,

  • 标签: 相声艺术 周炜 新生代 潘长江 年轻人 演出
  • 简介:每隔10,好莱坞便会涌现出一批年青的男演员来充当这个时代的标签。50,以迪安-布兰多-纽曼-克利夫特为代表的一,展现了战后的焦虑和叛逆。德·尼罗-帕西诺-霍夫曼一群,则成为60反战反英雄的典型。80的“布拉特一群”,传达出一股漫不经心的空虚感。

  • 标签: 好莱坞 新生代男演员 美国 电影艺术 电影事业 艺术创作
  • 简介:六十年代初.在上海戏剧学院“熊佛西楼”周边总有种不寻常的气氛。与它毗邻的小楼.楼上正是学生广播台。作为广播员,那曾是我每天课余必到的地方;楼下住着表演系教师陈耘老师。当时我听说在表演系冯老师和朱端钧老师的主持下.一个有关青年课题的剧本正在酝酿,执笔的就是陈耘老师。

  • 标签: 《年青的一代》 话剧 上海戏剧学院 六十年代 广播台 老师
  • 简介:这一短文记载了我家三人的钢琴情结,我叫张林(就是文中的毛毛),是第二,母亲林洛(洛儿),是第一,女儿鲁欣悦(悦悦),是第三,她今年8岁,上小学二级,钢琴4级。

  • 标签: 第三代 钢琴 小学二年级 第二代 第一代 情结
  • 简介:文化热中,喜好分类梳理的学者精英们根据地域特征创制出这“派”那“派”的文化,但对于电影这一不可忽视的文化领域,却似乎没有作过地域分界,人们更多地谈论此“”彼“”。一个是空间上静态的划分,一个是时间上动态的区别,其间差异引人深思。上海文化有较明确的“海派”概念,在影人大谈“第四”、“第五”、“新生”之时,上海电影是否可凭藉经济发展之东风而自封自立为“海派电影”?客观情况是:问及对“海派电影”的看法,人们应答的多是上影厂,是谢晋、吴贻弓、杨延晋、黄蜀芹、张建亚这些上海影人。而这些只是上海电影与其它地区电影创作在外部特征上的差异而非“派别”意义上的本质特征。比之“海派文化”中所包含的上海人的文化气质、思维方式、行为观念及审美趣味方面的特殊性,上述对“海派电影”的描述只能是一种答非所问。

  • 标签: 上海电影 海派电影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海派文化 审美趣味
  • 简介:<正>魏晨的新专辑《破晓》自10月发行以来一直受到高度好评,市场反响十分热烈。凭借《破晓》的大热,魏晨也活跃在各大颁奖礼上。2011度音乐先锋榜内地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最受欢迎先锋歌手五强、年度十大金曲奖"音乐先锋榜"是华语流行乐坛榜龄最长、最权威的排行榜之一。当晚魏晨的竞争对手是容祖儿、古巨基、林峰、光良、Twins等众多华语一线歌手。

  • 标签: 古巨基 光良 先锋歌 容祖儿 颁奖礼 林峰
  • 简介:凡·克,杰出的佛兰德斯油画家,鲁本斯的弟子。他的绘画给予17—18世纪的欧洲绘画极大的影响,其作品被列为17世纪最宝贵的古代文物。

  • 标签: 鲁本斯 18世纪 古代文物 17世纪 油画家 绘画
  • 简介:琢磨玺印乐无穷,腕底通融三风。时有老妻来细问,今天捉了几条虫?这首七绝是林剑丹先生所刻古玺『捉虫』的边款。五十多岁后,他把书法和篆刻创作兴趣更多倾注于战国三晋古玺文字。古玺文字不太多,为创作需要,往往还须参照商周文字,『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如果没有经过严谨的古文字学术砥砺是很难融会贯通的。

  • 标签: 三代 创作兴趣 古文字 融会贯通
  • 简介:本文考察了近期阿根廷有关后独裁时期的电影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倾向:由第二电影人2000后创作的虚构类电影回到了儿童或青少年视点和90以前的"过时的"形式。通过对一部能展现这一近来趋向的政治惊悚片——加斯东·比拉文的《禁锢》的关注,这些电影(笔者称其为"标志的虚构")不应该被读解为当下第二叙述的常规案例。相反,笔者认为他们恰恰证实了对近代史的表现上存在内矛盾(尤其是关于20世纪70政治活动的表现)。在这些电影中,虚构(及儿童或青少年视角)的使用多考虑象似性(iconicity)而超过指称性(indexicality)——这一象似性的主导地位牵涉到对当代阿根廷来说很关键的意识形态内涵,而且也需要再次审视通过儿童或青少年的镜头来描绘历史这一做法的有效性。

  • 标签: 第二代 儿童 青少年 后独裁 象似性 虚构类电影
  • 简介:兄弟于学问界未曾为系统的研究,在学会中本无可以表示之意见.惟既承学会诸君子责以讲演,则以无可如何中,择一于我国有研究价值之问题为到会诸君一言,即"以美育宗教"之说是也.夫宗教之为物,在彼欧西各国,已为过去问题.盖宗教之内容,现皆经学者以科学的研究解决之矣.吾人游历欧洲,虽见教堂棋布,一般人民亦多入堂礼拜,此则一种历史上之习惯.臂如前清时代之袍褂,在民国本不适用,然

  • 标签: 以美育代宗教说 演说词 民国本 此则 宗教家 美育论
  • 简介:每一时的艺术都具有与其他时代迥异的鲜明特征,因为每种艺术都与时代发展、宗教、社会密不可分。从宏观发展来看,这种文化、艺术犹如生命体一样,在应对种种挑战,做出应战的过程中,存在着自身兴衰、甚至消亡的规律。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衍生物,戏曲艺术的发生、发展是否也如此?

  • 标签: 中国戏曲 现象研究 戏曲艺术 思想文化 鲜明特征 宏观发展
  • 简介:历史现象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常常令人们的主观判断捉襟见肘、窘迫难堪,人们很难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设置一条由此及彼的线型因果链,以致于很多时候需要藉助辩证法的律条加以衡定和解释。作为跨越共和国两个重要历史阶段的特殊群体和特殊事件,知青和知青返城既不是逝去的社会现象,更不是静止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知青的过去和知青的现实都不能单方面赋予知青精神以质的规定性,只有将知青和知青返城置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下作历时、共时的全景式考察和解析,才能臻于知青精神的内核、直抵知青精神的本质。30集电视连续剧《返城年代》在央视播出后,“知青返城”这个钤烙着特殊年代印记的名词重新回到时下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议的焦点话题。人们突然意识到,“知青返城”这个看似久远的历史学名词以及它所包蕴的特定文化内涵,依然存在于今天的中国,不但在物质层面影响着当今中国的发展趋向,而且在精神层面影响未来中国的价值取向。电视剧《返城年代》中的绝大多数知青曾被特定时代无情地丢弃,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付出巨大精神代价的一。林超然、何静之、张继红、王志、罗一民们曾以少年的天真沐浴过五十的清纯,以青年的单纯领教了“文化大革命”的狂热,以中年的成熟投身于改革开放大潮。作为一种不能忽视不容否定的历史存在,他们书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人生传奇,铸就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青春神话,只要我们环顾和打量那些刚从事业巅峰荣退下来的,曾经牛一般耕耘、马一般负力、虎一般行风、龙一般叱咤的人,就会发现他们中很多人都具有知青背景。

  • 标签: 精神生活 电视剧 知青 “文化大革命” 历史现象 谢幕
  • 简介: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于19世纪末叶传入中国,至20世纪初叶,中国便有了自己的电影产业和故事影片.20中期,世界电影由默片发展到有声片,不久,中国的有声故事片也随后出现.

  • 标签: 上海 艺术形式 文学剧作 电影艺术 电影创作 剧本创作
  • 简介:《纯真年代》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品.这部影片由著名导演马丁·斯科西斯进行改编,于1993搬上银幕.笔者在这篇文章里着重描写了故事中梅与艾伦两位女性形象,进而阐明了她们是父权社会中的牺牲品,她们在父权社会中备受折磨与压抑,无法独立追求爱情的事实,揭露了当时纽约上层社会的浮华与冷漠.

  • 标签: 《纯真年代》 艾伦 女性形象 父权社会
  • 简介:2011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家黄绍芬诞辰100周。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回顾这位从影六十多年,在中国电影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曾为摄影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艺术家,具有重要意义。黄绍芬的电影摄影创作,从20世纪20的默片时期开始,一直延伸到20世纪末,在中国银幕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记。

  • 标签: 诞辰100周年 中国电影 宗师 20世纪 摄影创作 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