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剥内术和自动痔疮套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运用随机数字法抽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间收治的58名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案的选择差异,将患者分为常规、研究两组,每组29例患者,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参数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时间指标均要短于常规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也要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期间,采用自动痔疮套术方案,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病症,促进创面恢复,减少愈合时间。

  • 标签: 外剥内扎术 自动痔疮套扎术 环状混合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羊膜腔注射与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注射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成功率、宫缩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以及VAS评分。结果用药后24h、48h以及72h,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以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非司酮联合比较,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引产产程时间更短,患者疼痛程度较低,引产成功率较高。

  • 标签: 利凡诺羊膜腔注射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艾滋病治疗应用替福韦片、拉米夫定片和洛匹那韦托那韦片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艾滋病患者50例,以其治疗方案异同,均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洛匹那韦托那韦片,观察组予以洛匹那韦托那韦片+拉米夫定片+替福韦片,对比组间生化指标。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D4+T 淋巴细胞数值较高,血清谷转氨酶、血淀粉酶、血清甘油三酯等数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福韦片、洛匹那韦托那韦片及拉米夫定片联合使用,可改善艾滋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血脂代谢水平,并有效地抑制HIV病毒的复制,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 标签: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 艾滋病 替诺福韦片 拉米夫定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博恩康与雷得在治疗子宫腺肌症取得的临床。方法选取曾经在我院治疗过的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共140例,分为两组,每组70人,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患者给予雷得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博恩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月经来潮是否得到抑制、痛经的状况是否得到明显改善、雌激素下降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对照组使用博恩康和观察组使用雷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都得到了抑制,并且痛经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两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雌激素下降水平都有所下降,但是对照组中患者的雌激素下降水平要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使用博恩康和雷得治疗子宫腺肌症在临床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痛经,但在降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方面,雷得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 标签: 博恩诺康 诺雷得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自动弹力线痔疮套器配合外剥内法治疗痔疮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抽取我院于 2020年 1月 -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配合痔上黏膜套术对比单纯外剥内术运用到治疗混合痔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出2014年10月—2017年7月来医院进行医治的混合痔患者58例,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配合施以痔上黏膜套扎手术,对照组29例单纯施以外剥内扎手术,并比较调研两组治疗后的成效、创面恢复时长、住院时长等。结果通过调研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的成效、创面恢复时长、住院时长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配合痔上黏膜套术比较单纯外剥内术运用到治疗混合痔患者具有更好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 标签: 痔上黏膜套扎术 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两种手术方式直肠粘膜套吻合术(RPH)+外剥内术与外剥内术对混合痔的治疗,对比研究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体疗效、术后并发症,进而探究直肠粘膜套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术在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釆用直肠粘膜套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术,B组(30例)则釆用外剥内术。分别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伤口水肿、尿潴留、感觉性肛门失禁、疼痛等。实验结果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直肠粘膜套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术)在治疗混合痔上具有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肛门感觉性失禁、创面水肿及尿潴留发生率低的优势。结论:通过对直肠粘膜套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术与外剥内术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术后并发症对比研究表明,两种术式治疗混合痔均能起到一次性治愈的效果,但直肠粘膜套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RPH 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艾滋病治疗中联用替福韦片+拉米夫定片及洛匹那韦的疗效。方法:纳选对象为2020.01至2022.12在院治疗的138例艾滋病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组内均69例患者,对照组采取拉米夫定片+洛匹那韦,观察组采取替福韦片+拉米夫定片+洛匹那韦,比对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用药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替福韦片、拉米夫定片与洛匹那韦予以联用治疗,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提升体内CD4+淋巴细胞水平的同时,还有着较高治疗安全性,建议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替诺福韦片 拉米夫定片 洛匹那韦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伐沙班和依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本院12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组(60例)使用伐沙班抗凝,B组(60例)使用依肝素抗凝,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平均血小板计数均少于术前,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输血、伤口渗液、血肿、关节腔感染发生率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半年A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3%,B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伐沙班和依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 标签: 利伐沙班 依诺肝素 骨科大手术 深静脉血栓 疗效和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替福韦片联合拉米夫定片和洛匹那韦托那韦片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片联合匹那韦托那韦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替福韦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时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甘油三酯、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淀粉酶、CD细胞阳性率(CD4+)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福韦片联合拉米夫定和匹那韦托那韦片治疗艾滋病,不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对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艾滋病 替诺福韦片 拉米夫定片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 联合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部分,受到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广泛重视。第68届ADA大会上,进行了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的专题发言,并探讨了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价值,也有多篇报道公布了对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双时相门冬氦酸胰岛素30(和锐30)疗效和安全性的最新研究结果。这些临床研究拓展了对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认识,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双时相门冬氨酸胰岛素30 用法 用量
  • 简介:酮类药物是一类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广谱抗菌药,作为合成类药物,它的优势体现在它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耐受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早期的喹酮类药物仅对泌尿系统和胃肠道感染的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有活性.新的喹酮类药物具有更广泛的运用和更广谱的抗菌活性.新喹酮类药物中有的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腹腔感染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尽管某些新喹酮类药物是FDA认可的用于多种适应症的药物,但由于喹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耐药菌逐渐增加,因此它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开发更为有效而安全的喹酮类新药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很有必要.

  • 标签: 作用机制 喹诺酮药物 药物作用
  • 简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1年2月23日批准了首个初步检测罗病毒的试纸——Ridascreen第三代罗病毒EIA试纸。该试纸为检测罗病毒提供方便,可以起到早期预防和有效控制病毒传播的作用。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该试纸敏感度不够,只能在大量人群同时发生已知途径的病毒感染时(如共同饮食导致的胃肠炎暴发流行)使用,而不能用于单个病人的诊断。

  • 标签: 诺罗病毒 FDA批准 试纸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病毒传播 早期预防
  • 简介:摘要:氟喹酮属于喹酮类,又称吡啶酮酸类,属化学合成抗菌药。临床用于治疗尿路、肠道、呼吸道以及皮肤软组织、腹腔、骨关节等感染,取得良好疗效。氟喹酮类药物因其药物成分中都具备喹酮结构而得名,是临床运用于急、慢性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随着药物研发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等新型药物,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了氟喹酮类药物的种类,对相关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概述,以便全面了解其优势,拓展其应用前景。

  • 标签: 氟喹诺酮 诺氟沙星 培氟沙星 依诺沙星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抗菌药物的研究也得到飞速发展。在众多抗菌药中,喹喏酮类药物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拥有越来越广的抗菌谱,越来越强的抗菌活性,更重要的是不同病原微生物目前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仍很低,医药界人士甚至正在发掘其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因此,该类药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喹酮类药物及其各种新药、新制剂大量涌现并进入临床应用,由于其各有优点,且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亦多,所以如何既安全又有效地合理应用喹酮类药物尤为重要。

  • 标签: 喹诺酮 作用特点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