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污水处理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有限和基础设施不足,高效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污水处理方面的现状,包括处理能力、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接着,探讨了影响这些国家应用高效低成本污水处理方案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法律环境、技术适用性与可行性、经济资金支持和投资回报以及社会接受度与参与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推广高效低成本污水处理方案的策略与建议,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应对污水处理挑战。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相关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推动污水处理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应用。
简介: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及森林退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重要议题。从该公约的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COP11)以来,各缔约国就此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除在方法学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外,在激励机制和毁林纳入清洁发展机制(CDM)与否上也存在分歧,巴西、中美洲及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基金的方式获得额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发达圈家却更倾向于CDM市场机制。结合中国森林管理方面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在此议题上可能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了谈判的对策建议。
简介:内容摘要:在二十世纪里,人口寿命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均预期寿命从 1950年延长了 20年,达到 66岁,预计到 2050年将再延长 10年。这一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口老龄化即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预计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人口将迅速老龄化。在 2050年年底以前,老人所占比例预计将由 8%上升到 19%,但儿童所占比例将由 33%下降到 22%。这种人口变化对于资源是一重大挑战。显然,发展中国家没有做好准备面对老龄化,它们同时面临发展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同样也面临老龄化迅猛来临的问题,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应付不足。把老年人送去养老机构养老成为可选择项。而对于和中国的传统养老价值观相悖的养老结构养老,中国人态度暧昧不明。在研究的后半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人口特征的中国人的态度如何影响了老年父母的机构护理支持选择。
简介:同样的改革,为何出现不同的结果,这是传统的研究对于“华盛顿共识”疑惑的方面。当然,对“华盛顿共识”的其他一些传统研究往往是基于意识形态的批判,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其实初始的制度和人文条件造成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结果。在初始制度和文化背景越深的国家,观念的变革越慢于制度的变革,这是主要原因。而拉美不仅观念变革较慢,而且拉美在经济体制变革的同时实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既得利益者更可能通过民主制度阻挠改革,让改革的政策虚设。国家的发展事实上没这么多“共识”,所有国家发展到最后。凡是富国的模式和制度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都一样,都是民主制度、市场经济、保障体系完善、开放自由的国家;相反穷国则各有各的制度模式和所谓的“共识”。中国当前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同样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对有可能妨碍自己利益的进一步改革层层阻挠,成为进一步制度和文化变迁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