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态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内开展此次研究,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接受对比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神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在BPRS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为缩小心理健康性别差异、促进两性健康公平、制定分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无锡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主城区18周岁及以上的成年人2 600例作为调查对象,最终2 396例完成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一般健康问卷(GHQ-12)。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男女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2 396例调查对象中,男性1 143例,女性1 253例,年龄(48.46±16.47)岁。女性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19.23%(241/1 253),高于男性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14.87%(170/1 143)(P<0.05)。在GHQ-12心理行为特征的表现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过于担心而失眠、更容易觉得自己没有决断力、更容易感到痛苦忧虑、更容易感到失去自信,而男性比女性反映更不能享受生活(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女性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外来人口、中老年、无配偶、小学及以下学历、有躯体疾病、有睡眠问题(均OR>1,P<0.05);影响男性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为老年、无配偶、初中及以下学历、1万元以下年均收入、吸烟、饮酒、不主动获取健康知识、有躯体疾病(均OR>1,P<0.05)。结论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性别差异,在制定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时,除考虑男女共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外,还应按性别差异制定分类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心理健康促进效果。
简介:摘要:新时代未成年人更需要父母陪伴,不仅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自身需求而且是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时代需求;父母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只是家庭之事而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文将从新时代的未成年人更需要父母陪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少年强则国强”,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之际,探讨本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期望能给予大家提供借鉴与参考!
简介:摘 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其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如何健全保护制度,完善保护机制,健全保护体系,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简介:【摘要】未成年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同时由于他们的心智尚未健全,明辨是非能力差,容易行为失范甚至犯罪。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逐步发展起来,但是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简介:[摘要]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加强未成年人全方位司法保护、促进未成年人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新思路新举措,持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人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