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抽取古交市区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感染患者320例,采集其血液、脑脊液及其他体液标本进行鉴定,菌种分离结果作为菌株来源,分析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结果320例患者标本共检出54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24株(59.78%),革兰阳性菌186株(34.32%),其他菌种32株(5.90%)。324株革兰阴性菌中位居前五位者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2.90%,139/324)、肺炎克雷伯菌(18.21%,59/324)、铜绿假单胞菌(14.81%,48/324)、阴沟肠杆菌(9.57%,31/324)、鲍曼不动杆菌(6.17%,20/324)。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81.00%~88.00%,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93.22%),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耐药较高(>85.0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83.00%);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21.00%,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65.00%)。结论医院革兰阴性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占绝大多数,且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普遍耐药。
简介:目的:研究部分东南亚国家青年人群中马拉色菌菌种构成。方法采集285名青年人(分别来源于中国、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面部正常皮肤及皮损区标本,接种于Leeming&amp;Notman培养基后进行培养分离,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到种。结果共分离出8个菌种,共计501株马拉色菌,以球形马拉色菌为主,占40.5℅(203/501),其次为合轴马拉色菌19.0℅(95/501)、糠秕马拉色菌16.0℅(80/501)、限制马拉色菌11.0℅(55/501)、斯洛菲马拉色菌6.2℅(31/501)等。各国家间未见明显的地理学差异。结论东南亚地区青年正常人群及马拉色菌相关疾病患者中的主要菌种为球形马拉色菌。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肤科疾病患者的感染病菌种类以及原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针对本次研究工作,样本选取为我院从皮肤科患者感染伤口中分泌的165株病原菌,对这些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同时采用K-B法琼脂扩散方法对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测试。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在这些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据了50.91%,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据了42.42%,真菌占据比例为6.67%,不同菌类的耐药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对于皮肤病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其中以革兰式阳性球菌为主,而萘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特殊原病菌的检出率较高,对此,皮肤科需要加强对感染性标本的医学原理分析,并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
简介:对悬钩子皮下盘菌(Hypodermarubi)15个菌株进行RAID分析,从RAPD-PCR扩增结果得知此菌种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DPS软件,根据类平均法(UPGMA)对各菌株构建遗传距离聚类图。结果是15个菌株在遗传距离4.84水平上被分为3大类:第一类包括8个菌株,寄主相同的菌株和采集地相同的菌株分别优先聚在一起;第二类包含3个菌株,它们均采自同一地点,亲缘关系相近的菌株被优先聚类;第三类包括4个菌株,也是寄主相同的菌株优先聚在一起。该结果表明,寄主和采集地对悬钩子皮下盘菌种内亲缘关系均产生影响,且寄主的影响较大。另外,菌株间差异与寄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简介:摘要:草莓为宿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和重要浆果,它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收益高、味美质优等特点,且其上市期间正值水果淡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笔者从2018-2021连续3年通过设施栽培品比试验选出适宜我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并总结出关键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红颊、红颜两个品种表现比较突出,适合在我地进行设施栽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特点及菌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NTM病临床-影像-病原学资料,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32例,这些NTM标本来自453例患者,符合诊断标准,有确切病历资料并进行菌种鉴定有75例,男38例,女37例,年龄(50.8±16.2)岁,分析统计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菌种鉴定及治疗情况。结果75例NTM病,鸟/胞内分枝杆菌43例(57.3%),龟/脓肿分枝杆菌18例(24.0%),堪萨斯分枝杆菌7例(9.3%)。64.0%患者存在合并症(48/75),最常见的是既往结核病史,占25.3%(19/75),其次是支气管扩张,占18.7%(14/75)。最常累及的器官是呼吸系统,占82.7%(62/75),其次是血流感染,占25.3%(19/75)。除呼吸系统外,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常常合并血流感染,而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GM)更常见淋巴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咳嗽/咳痰是NTM肺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77.4%(48/62),其次是发热、呼吸困难。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结节41.9%(26/62)、支气管扩张37.1%(23/62)和纤维空洞24.2%(15/62)。播散性NTM病中,94.7%(18/19)存在基础疾病,89.5%(17/19)合并长期免疫抑制。结论NTM病最常见的菌种是鸟/胞内分枝杆菌,最常累及呼吸系统,既往结核病史可能增加NTM病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真菌感染和指导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2018年间疑似感染真菌的患者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利用ATB-Fungus 3的药敏试剂盒对真菌进行5种常规抗真菌药物的药敏检测试验。结果共检出9 668株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球拟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4.88%(6 273/9 668)、20.51%(1 983/9 668)、7.29%(705/9 668)、3.66%(354/9 668)、1.03%(100/9 668);9 668株真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氟康唑、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总耐药率分别为25.11%、19.25%、5.31%、5.02%和0.33%(P<0.01);8年间真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6.67%、6.75%、12.39%、12.51%、13.77%、17.50%、14.50%和15.91%(P<0.05)。结论真菌感染率不断上升,临床应该加大真菌检查力度,加强对真菌感染与耐药性的监测,以指导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简介:目的探讨丽水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种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丽水地区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株,用PNB/TCH生长试验初步鉴定菌种,利用基因芯片对分离的NTM作进一步菌种鉴定;对鉴定为NTM的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6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鉴定分枝杆菌属671株,其中NTM81株(12.07%)。NTM共检出9个菌种,以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龟.脓分枝杆菌为主,占比分别为59.26%、16.05%和9.88%。NTM耐药率总体较高,特别是龟一脓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对6种药物全部耐药。结论NTM的耐药率高,根据药敏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简介:为了研究A2N-SBR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内亚硝化细菌和短程反硝化聚磷菌的培养驯化,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试样,对A2N-SBR系统内N-SBR反应器和A2-SBR反应器的菌种分别进行培养驯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6~28℃,pH值为7.5~8.0,DO质量浓度为0.4~0.8mg/L的条件下,经过38d的连续运行,在N-SBR反应器内驯化出了亚硝化细菌,氨氮的去除率和亚硝化率分别达到97.0%和96.5%在温度为25~26℃,pH值为7.0~8.0的条件下,采用先厌氧/好氧后厌氧/缺氧的运行方式,经过78d的连续运行,在A2-SBR反应器内驯化出短程反硝化聚磷菌,COD和PO4-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6.2%和96.4%,NO-N的质量浓度也由29.9mg/L降为0.35mg/L.研究表明,通过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在A2N-SBR系统的N-SBR反应器和A2-SBR反应器内能够分别培养驯化出亚硝化细菌和短程反硝化聚磷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