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检查,探讨穴位埋线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挑选自2022年9月起至2024年8月止,在我院所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中的64位患儿,实施了一项临床对比研究。以随机方法将对象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特定穴位(包括背部的脾俞穴、肾俞穴,臀部的秩边穴、环跳穴,两臂的肩髃穴、手三里穴以及双腿的承筋穴、飞扬穴)进行埋线治疗,而对照组则根据目前西医的康复指导方案实施标准的康复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及红外热像检查,记录治疗前后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差异,以及同一穴位在治疗前后的温度变化。结果:试验组在双侧肾俞和脾俞的穴位区域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P值小于0.05);同样,粗大运动能力的评估得分也显著超过对照组,统计上同样具有显著性(P值小于0.05)。结论:固定的穴位埋线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对剖宫产切口及会阴切口愈合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研究对象,共200例,均为本院分娩的产妇,分娩时进行会阴侧切或以剖宫产手术分娩。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共100例产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共100例产妇。对比切口愈合情况、切口周围微循环状态。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等级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毛细血管管径、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粘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对剖宫产切口及会阴切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可缓解疼痛,调节微循环。
简介:摘要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伤口清创换药治疗压疮的有效性,为加快压疮的愈合、缩短疗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心医院2016年5月—2019年2月Ⅱ期压疮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伤口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伤口清创换药治疗联合红外线照射。两组患者均于处理后的第2天分别测量压疮创面大小、深度、肉芽组织新鲜程度、周围皮肤颜色等,以评估压疮的愈合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的治愈率为60.0%,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为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1.45±1.12)d,比对照组愈合时间(16.72±2.54)d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压疮伤口肉芽组织分级及周围皮肤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红外线联合伤口清创换药治疗压疮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能有效促进压疮的愈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属于祖国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范畴。该病主要的病理特征是突然发病,在发病皮肤上有集簇性水泡,呈带状排列。水泡沿着一侧的周围神经分布出现,病人会感觉灼热感和刺痛感。该病起因通常是由肝郁全滞,久而化火,感受毒邪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同时该病常会引起神经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了探究刺血拔罐联合红外线照射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7例(90%),显效3例(10%),总有效率100%。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红外线照射对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促进疱疹痊愈和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作用,疗效理想,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红外线热疗治疗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3月~2011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352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14例,头孢唑林1-2g/次与甲硝唑0.4g,1次/d静脉滴注,在此基础上采用高频红外线热疗治疗,对照组138例,采用头孢唑林2g/次,1次/d静脉滴注,甲硝唑0.4g静滴,1次/d。结果治疗组21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86%,对照组13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6.09%。两组进行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年轻女性患者的重复性感染较高。结论采用高频红外线热疗法进行治疗反复发作性盆腔炎,具有疗效好、方便、安全、患者易于接受等,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纳米相陶瓷远红外线对截肢术后幻肢痛的治疗效果,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58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单盲的方法,A组为治疗组(30例),采用残端相对侧外贴纳米相陶瓷片两片,大小3cm×7cm,弹力绷带包扎。B组为对照组(28例),采用残端手法按摩拍打,中频电疗,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在治疗结束后残端弹力绷带包扎。两组治疗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以下指标:①SF-MPQ疼痛问卷评分表。②残肢皮肤微循环。③外周血前列腺素E2水平。④假肢代偿功能(小腿假肢病人)。结果:①治疗组30例治愈16例(53.3%),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9例(37.1%),总有效率6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皮肤微循环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③外周血PGE2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④治疗组在步速和步长的提高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后两组行走能力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相陶瓷片能够有效治疗截肢术后幻肢痛,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纳米相陶瓷对PLP的治疗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具体的机制尚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